旗下微信矩阵:

美元LP的中国策略:人民币基金让美元LP困惑 多元化+专注是共存之道

原来在中国PE、VC里,几乎作为PE、VC都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的出现让美元LP是困惑和震撼,通过对中国政府市场的了解,对GP和VC的解读,接受了人民币和美元并存的现实。
2015-06-18 16:24 · 投资界     
   

美元LP的中国策略:人民币基金让美元LP困惑  多元化+专注是共存之道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上海办事处主任 李家庆

  李家庆君联15年只做过2次战略选择,现在面临第三次选择

  李家庆:我是君联资本的李家庆,君联资本01年成立,算是国内身份,管理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到目前为止一共管理六只美元基金和三只人民币基金,主要投资还是在早期的互联网、消费、智能装备和医疗方面。人民币主要是互联网创新消费和现代服务领域。

  君联15年只做过2次战略选择,现在面临第三次选择

  君联资本在十五年前,没有人给我们人民币,那时候全流通、新三板这些东西都不存在,所以坦白说中国很多国内VC是十几年前依靠美元LP的支持成长起来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这个历史大家还是忘记!

  第二件事情,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事情来得容易一波一波的,记得07年、08年全民做PE,后来突然A股市场停了一下之后,又很冷,最近一两年的时间或者两三年的时间,在募股权大潮以及二级市场的推动下,人民币本身的资金量供应非常充分,一下子人民币又显得非常热。作为我们来讲的话,我们是这样看的:

  作为以前的君联或者联想来讲,我们十五年间只做过两次战略或者战术选择,第一个是04年的时候依托美国LP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进得早,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这是一次战略,是个选择。第二个是在07年、08年的时候判断国内A股市场本身或者国内A股LP会相对进入比较活跃和成熟的阶段,资本市场更加开放,所以我们的决策从08年开始同时管理美元基金和同时管理人民币基金,这两次决策对我们来是非常重要的。其他中间过程对GP而言顺势而为,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就能取得一定该取得的东西。

  现在对我们来说,确实面临第三次选择的问题。我们要判断一下现在外部的媒体也好,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好,包括上午正东几张PPT都传递出强烈的信号,人民币市场以及国内A股在未来会成为主导型。作为我们来讲,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就是说阶段性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初始化的过程,折合到几十年前,完成初始化的时候都是这样。初始化的过程就是说短时间内有一大批的人民币项目会上市,回头来看,这时候只要能上市和非上市的项目就是天壤之别,赶上了这一波大潮就是能赚钱,赶上了创业板刚开时候的大潮就是能赚钱,说那一波是不是最好的项目,不一定。

  对作为管钱的人来说不抓势头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可能阶段性被边缘化。但过去怎么办?要抓这波势头,要借助这样的势头完成人民币基金上规模,或者自己要在资本市场不被挤出去,而且占住位置。但长线来看,大部分的项目,IPO都出不去,八倍、十倍、十几倍的IPO十分正常。几年之后,资本可兑换或者国际化,以往我们认为五年、八年、十年要出现的东西,比我们想象来得快,如果来得快会进入一个状况:即人民币和美元本身不再有那么强的币种差异,其次,资本市场更加开放。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是人民币自己在自己家里把墙垒起来,自己玩,而且是散户,我们所说股市上散户占绝大多数,这如果强拆掉,机构占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并且人民币被打通,不再有VIE行业限制的时候,又会恢复常态。那时候就是说到底什么样的LP是合格的LP,什么样的钱应该投早期,什么样的项目投资以后该去美国上市还是国内上市,它会回到自然的状态,我们觉得这种状态是正常的。

  如果说把未来的现状描述清楚,那么今天简单放弃美元是不对的,因为中国的LP市场,本身要进入长期的、持续的、成熟的状态,我们认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为了做好这样的准备,我们自己的判断是顺势而为,不用太纠结,该拆的时候就拆,该管的还得接着管,该投的还是要投。在这种情况下,不轻易放弃近期的机会,但也绝不能走向极端,说今天只有人民币的LP,只能管人民币的基金,所有好的项目都只能在A股上市,这样来说不符合资本市场全球化、流动性的趋势。所以,对我们来说,短期顺势而为,长期进入比较平稳和中级状况考虑问题。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积累大量VIE结构和互联网创新型项目源该如何处理?

  我们一只手有人民币,一只手有美元,而且在历史上,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市场积累了大量VIE结构和互联网创新型项目源,大概就是这几年,像我们、红杉IDG这些,俗一点话说就在我们手上。货源在我们手上,到底怎么办?

  第一个原则就是说要和被投企业拆分,第一类机构就是说相对成熟的公司,甚至在海外已经上市的公司,业务模式也能确认,行业也比较确认,完了之后在海外本身就有相对公允的价值标准,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原因造成他遭到打压或者不能体现充分价值,这时候体现出来,确实整个过程都是市场化的。

  第二类已经到了C轮、D轮了,并没有上市,按照以往的做法来说,就是持续融资,还是融美元,然后去美国上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有一批在持续融资过程中,融美元困难,它必须融人民币,没有美元接盘的人,不像嘀嘀打车,有人持续给他钱。因为这个项目要继续往前发展,有人拿着人民币给你,那边融美元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站在GP的角度,对LP负责的角度来说,有可能也要选择接受人民币,因为如果这个时候,同时也有美元摆在那儿说,愿意给你美元,支持这个项目继续往下走,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帮助企业分析这件事情。就因为是阶段性的,因为国内的市场要拆回来,但等你拆回来四到六个月,拆完了准备好,无论是借壳或者买回来,要一两年,未来资本市场怎么样都不好说,但另一只手是有人给你美元,帮助LP理性判断融资,是GP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说简单的说拆,怎么样都拆,一鸡两吃,这是无论如何目的接受的。

  第三,这个项目本身有风险,拆回来也有风险,拆回来不改变项目实质,这种情况下,确实现在已经看到了很多你不拆别人来拆你,我不想拆,问题是旁边有一堆人民币基金来拆你,而且公司里的CEO确实被说服了,就是要拆,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尴尬,如果不配合公司这么做,基本上就是翻脸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几个原则:第一,早期美元投的,周期相对比较长的,尤其是还有一部分短期之内看不到非常明确的在海外市场退出的,但是中国确实给了他非常好的退出渠道,这种会好解释一点,因为美元投的时间长了。第二,我们肯定不会去扮演非上市企业的拆红筹或者拆VIE的领导,作为美元基金,我不会去发起这样的事情,尤其是我自己的项目。但是别人发起,一定要往拆的方向走,我们不会强行阻止他说否决,在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之后,宁愿折腾掉了,也不让你拆,这种事情我们做不出来。那么好,就是公允的市场价格,必须有第三方定价,肯定不是拆就可以了,在公允定价的情况下发其。第三还是要和CEO讨论得很充分,让他认识到,未来两年、三年,无论是后续的融资或者是后续资本市场的上市或者退出,对他是合理、长期的、不会后悔的选择,在这种标准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做红筹的事情。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06/2015061838436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