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美国《福布斯》于2011年4月初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归来”。文章是该刊记者采访创业投资家吉姆-布莱耶(Jim Breyer)的报道。作者称,布莱耶的创业投资活动,似乎在6年前就已告终结。但是,经过不懈努力和抓住机会,他今天仍引领着业绩表现*的创投基金。
布莱耶在6年前被普林斯顿大学的投资团队召唤到该校。他的公司Accel Partners当时正在很不利的情形下完成新基金筹集。Accel设立的前3个创投基金都在亏损,投资者付出了数百万美元的管理费而颗粒未收。管理着普林斯顿大学失败的、与网络泡沫相关的投资组合的其他基金管理公司,迅速缩小基金规模。但Accel认清形势较晚,普林斯顿最终解除了与Accel达成的委托投资的契约。Accel后来还错过了创投业史上*投资机会之一—投资后来上市的谷歌公司。
备受打击的布莱耶当时奔波于美国的东西海岸,寻找新的投资者。虽然哈佛大学此前抛弃了Accel,但麻省理工学院接受了它。然而,先后导致3家名声显赫的教育机构的捐助基金亏损,通常意味着进入了创投业所称的死亡下降通道。更令布莱耶感到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最有希望的一位年轻合伙人已决定与布莱耶分道扬镳。
一些常青藤名校虽打来了令人寒心的电话,但布莱耶筹集规模达4.4亿美元,名为Accel IX的基金也开始踏上成为业界表现*基金的大道。*讽刺性意义的是哈佛大学的例子。被该校视为落魄的辍学生的马克-扎克伯格正是Accel IX基金表现如此之好的原因。Accel公司2005年向估值为9800万美元的创业企业Facebook注入了1250万美元。其现在拥有6亿用户,企业市值达500亿美元。Accel在去年11月,仅通过出售所持的很少一些股份,就向基金投掷者支付了数倍于本金的投资收益。它现仍持有10%股权,是仅次于扎克伯格的第二大股东。
Accel的情形,遭到抛弃然后又通过努力构建投资网络和实施投资约束,外加一些运气转为成功的罕见的商业成功案例。它目前被业界视为收益和名声都在*期的企业。布莱耶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福布斯》财神榜(Midas List)的*科技投资者。
布莱耶2008年时位列财神榜第90位,2009年时甚至未上榜,但他今天成为了榜首。正是因为2005年把自己的100万美元投到Facebook,他才可能成为像著名的约翰-杜尔(John Doerr), 迈克尔-莫瑞兹(Michael Moritz)和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一类的创业投资家。他个人持有Facebook 1%的股权,现价值5亿美元,且还在上涨。
布莱耶现在是大忙人。记者在采访他时,他应忙于处理向传奇影业公司(Legendary Pictures)投资4000万美元的事宜。该公司是时代华纳制作的《黑暗骑士》的共同制片人,与前者已合作了7年。
布莱耶除了担任Facebook董事外,还身兼沃尔玛和戴尔电脑的董事,肩负着制定世上最有吸引力的公司、销售额最高的企业和第二大个人电脑企业的战略重任。他除了要参加与奥斯卡颁奖活动有关的会议,又要去Facebook面试招募到的广告销售团队候选人,以及飞往达拉斯出席沃尔玛的董事会,巡视即将准备推出iPad 2的仓储设施和销售店面的情况。
布莱耶看起来总是毫无倦意。年近50,面相年轻的他总像是个大男孩。他会与记者谈论最喜爱葡萄酒和艺术。他甚至会把经过大浪淘沙,发掘真正艺术世界大师作品的历程,比作指导他寻找最有成长潜力企业的准则。
显而易见,布莱耶找到的最有潜力的毕加索就是扎克伯格。Accel除了在Facebook投资外,还投资于另一些创业企业。公司最开始投资了团购网站Groupon,其他成功的例子还包括被谷歌2009年以7.5亿美元收购的移动电话广告网站Admob,以及随后被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以4亿美元收购的社交游戏网站Playfish。
Accel在欧洲的*一笔高达4亿美元的创投收益,是去年上市的瑞典QlikTech公司。Accel在2009年还成功地演出过将4000万美元投资翻了5倍的惊人一幕,它当时以3.5亿美元将一笔在BBN Technologies公司的投资出售给航空航天巨头雷神公司(Raytheon)。这是继动漫企业惊奇娱乐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以40亿美元出售给时代华纳后,不到24小时内完成的另一笔大交易。布莱耶主导着BBN交易,以个人名义支持时代华纳收购Marvel,并在后来担任这两家企业的董事。
Accel已是真正的全球性创投企业。公司10年前的合伙人仅9位,但今天在加州总部有7位,在中国有7位,在印度和英国分别有4位和5位。公司在全球管理着60亿美元资产。它在华与*创投企业国际数据集团(IDG)合作,与后者合资经营的创投基金的业绩,几乎超过了所有在华经营的美国创投基金。公司在欧洲是占据泛欧创投市场的5家*创投基金之一。公司在衰退即将到来前,结束了募集规模达5.3亿美元的最后一只投资欧洲的基金。布莱耶刚结束募集两只在华投资的新基金,并很快结束另两只在美投资的基金,这些基金使得公司可动用的新资金规模达20亿美元。
当绝大部分创投业仍处在萧条时,布莱耶的活跃行为更引人注目。创投业被抛弃,还伴随着众多企业无法在最后上升阶段成就自己。即使像克莱因纳-伯金斯创业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这类实力雄厚的创投企业,在蜕变为网络公司前,早已看起来像是游说经济政策类的组织。
造成这样局面的因素主要是经济环境不佳。创投通常具有在兴旺8年后便进入一个6年期的巩固阶段。这也是布莱耶的人生引路者,Accel的共同创始人亚瑟-帕特森(Arthur Patterson)称之为的帕特森周期(Patterson cycle)。人们如何掌控像过山车一样的投资环境,为多个和多代创投基金发展合适的经营策略,将反映出优质和平庸基金的差别。
布莱耶1979年前往斯坦福大学学习计算机和经济学。他在大学二年级时,决定涉足在校园周边的硅谷事业。他寄出了50份求职简历,但仅得到惠普提供的工作机会。他在当年的整个夏秋两季都在惠普工作,并感到公司还有开发更多新产品的潜力。这位年仅20的毛头小子计划与惠普当时的首席执行官John Young共进工作午餐。他回忆称,自己向CEO建议的最重要内容是进军个人电脑市场。他告诉John Young,附近有一家名为苹果的企业就在制造PC机。
当布莱耶在看到乔布斯上了《时代杂志》封面上后,认为他不应错过加入PC事业的机会,马上给后者写去了求职信。乔布斯接受了布莱耶的请求,他从1982年夏进入苹果的PC业务部工作。苹果股价在当年夏季末,从每股11美元暴涨至60美元,这让布莱耶首次体验到在硅谷工作的喜悦,但这种体验再次出现,是到了1990年代出现网络泡沫时。
布莱耶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咨询巨头麦卡锡(McKinsey & Co。)工作了两年。他在麦卡锡的工作经历并不愉快,这让他想在咨询业发展的路走到了尽头。
布莱耶决定到哈佛商学院去求学。到他毕业时,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去了华尔街,去追逐一轮进入没落的牛市。布莱耶决定到硅谷去闯天下。他在创投业界的求职,曾被两家著名的创投企业克莱因纳-伯金斯和红杉基金(Sequoia)所拒绝。他还接受过甲骨文老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ion)和汤姆-西贝尔(Tom Siebel)的面试。
布莱耶遂通过了甲骨文的面试,但他未到该公司去工作,而是去了花旗银行前员工帕特森和吉姆-斯沃兹(Jim Swartz)两人开办的创投作坊Accel公司。当华尔街在1个月后崩盘时,创投界也变得一片消沉。创业企业的死亡率达到了年均20%。这还意味着竞争性低,有更多观察和洽谈投资时间的局面。布莱耶称,在这3-4年内,公司在未进行过3-4个月的尽责调查之前,决不会进行任何新投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