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35.5亿美金完成私有化,457亿估值刷新A股借壳记录
2005年,分众传媒众作为海外上市的“中国传媒第一股”,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中概股在纳斯达克的IPO纪录,曾创造机构的盛宴。2013年5月24日,江南春与凯雷投资、方源资本、中信资本和光大控股,共同以35.5亿美金的交易金额,完成私有化。报价为每股存托股票(ADS)27.50美元,合每股普通股价5.5美元,造就了亚洲企业历史上最大一起MBO(管理层收购)。
2015年6月2日,宏达新材(002211.SZ)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资产等方式,实现分众借壳上市,分众交易作价457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Media Management(HK)将持有宏达新材145497.8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达24.77%,成为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分众传媒CEO江南春也将成宏达新材实际控制人。
退市之前,分众市值约为26.46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65亿元。两年之后回归A股,分众传媒的估值达457亿元,是在美国退市前的2.77倍,更有部分券商给出分众了千亿规模的估值。
作为第一支回归A股的中概股,虽然目前宏达新材因涉嫌违规被证监会调查,但分众传媒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也是值得其他中概股回归的参考样本。
2005年3月,分众传媒建立相关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的VIE架构,其原海外母公司FMCH于2005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刷新纪录。2011年,分众传媒遭到浑水做空,股价一度跌至8美元左右。机构做空及公司价值被长期低估,成为分众传媒私有化的动因。2013年5月,其完成从纳斯达克退市。
私有化之后,分众回归A股的核心任务是拆除VIE架构。据公告披露,2010年8月及2014年12月,分众的相关主体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解除了协议控制。经过一连串复杂的交易,2015年1月,江南春将其持有分众传播85%的股权转让予分众数码。至此,分众传媒的VIE架构拆除,分众传媒通过股权控制的方式持有相关经营主体的股权。
2015年4月,FMCH将其在分众传媒的部分股权转让给Media Management(HK)等香港注册的投资机构,其中Media Management(HK)系江南春控制的公司,其余机构的控制方为当初襄助江南春完成私有化的方源资本、凯雷集团、中信资本、光大控股、复星国际等伙伴。
从纳斯达克上市到私有化,再到A股借壳上市,分众背后的大股东可谓赚得盆满钵满。2013年5月26日,曾为分众第二大股东的复星国际,呈交并注销其实际拥有的约767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获得2.11亿美元的现金。据媒体透露,复星国际当年在入股分众时价格极低,在后来的减持中早已拿回成本,现在则是净赚。目前,复星国际仍是分众传媒股东,持有新控股公司17.41万股股份,且未失董事会重要席位。
分众传媒完成私有化时的股权结构为:江南春持有Giovanna Group 30.9%的股权,凯雷与方源各持股19.7%,原分众传媒股东复星集团将持有17.4%的股权,中国光大、中信资本等其他股东持有剩余12.32%的股权。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黄梅娟,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06/201506243845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