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行业正在经历第二次裂变。第一次裂变发生在2005年前后,沈南鹏、张磊、徐新自立门户,诞生了如今声名显赫红杉、高瓴资本、今日资本、经纬中国……这批当年的新生代投资机构迅猛成长瞬间改写了中国VC行业格局。
2014年到现在,一大批知名投资人自立门户,第二次裂变明显比第一次声势来得更为浩大,很多机构为了留下优秀的投资人,增加晋升机会,调整激励机制,但是这波离职创业的热潮似乎难以阻挡。
毋庸置疑的是,这波裂变无疑也将诞生一批优秀的投资机构,未来的红杉、高瓴或许就在这些VC2.0中。与第一次裂变的前辈不同的是,他们拥有更充裕的募资环境、更多的项目选择,当然也有前辈们当年无法想象的激烈竞争。
VC2.0批量化诞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去年,仅仅中关村就有40000家企业诞生,融资需求暴增,相应地,VC也在批量化的诞生。
几乎每个月都有明星投资人离职单干的消息传出。
7月1日,原CA中国董事总经理戴周颖启用了他的新身份:引力创投创始合伙人。6月24日,原经纬创投中国投资董事胡海清和陌陌高管成立浅石创投。2008年,胡海清追随张颖从美国中经合出来,7年后他自己自立门户。5-6月,IDG合伙人“90后明星专业投资人”李丰被传出离职,创办FreeS资本。3月31日,原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二海,正式从供职了12年的君联资本离职,创设愉悦资本,跟刘二海一起离开君联资本的还有他的老同事原君联资本投资副总裁李潇和戴汨。
另外,一些投资机构一分为二,分拆成2-3家机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江苏高投,2014年,国资背景的投资大鳄江苏高投国企改制,拆分出毅达资本和邦盛资本。毅达资本承接江苏高投以往全部投资业务,邦盛资本另起炉灶,独立募资并于年初接下了规模百亿的新基金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任务。两家机构在投资决策和回报分配上都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机制。
青云资本分家的消息2014年放出,实际发生在2013年末。青云资本是清洁能源和环保领域知名的一家专业化投资机构,同时拥有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由于投资导向不同,虽然在同一行业,但是协同作用并不明显。青云资本的人民币基金分离出来,取名青域基金,分家后双方获得了更多自主权以及灵活度。
这些2.0VC机构的特点是,创始合伙人通常拥有非常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漂亮的投资案例。长期在一线看项目,风口敏感度高。新机构投资决策机制灵活。
另一个趋势是,2.0VC对于投资领域有一定的聚焦,并逐渐走向行业专业化。比如,鼎晖高级合伙人王晖和软银中国合伙人赵刚创办的弘晖资本、华兴资本执行董事刘浩和联想之星投资副总裁丁亚猛创办的浩悦资本,都是专门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化基金。
“这是市场上供需匹配的自然选择。”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岑认为,不少新基金的诞生其实是投资市场的补位,当原有的机构无法满足新兴创业者的需求,就会诞生新的供给方。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李梅,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07/201507203858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