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势
“如果没有创新工场,我们也肯定会融资,但是不会那么顺利。”许朝军说,点点在2011年3月的融资,也是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给出的建议。
许朝军记得,2011年春节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汪华告诉他,赶紧开始融资。
“我说我们的产品还没出来,他说赶紧搞出来发布,因为他能感觉到这个热度,他说这一波会来得快去得快。”许朝军说。
汪华问许朝军需要多少钱,许说1000万美元,汪华说行。“但是我当时就觉得500万美元也行。没有工场的话,我觉得以我的能力在A轮可能只能融到500万美元。”许朝军说,他说了价格,就全部托给创新工场了。
产品做出来了,项目也公布了,红杉跟许朝军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他们给许朝军一个Term Sheet,许朝军不要,周逵非要给,搞到晚上12点钟,许朝军当时没答应,第二天周逵去武汉出差了。下午,联创策源的冯波就跑过来了,因为不久前许朝军去包凡处讲项目的时候,包凡给冯波和启明创投的甘剑平也打过电话。
冯波和许朝军很早就认识,聊了两个半小时,冯波说,别人给他什么价格,联创策源就给什么价格。
最后双方都往上提了价格,共同进行A轮投资。私下里,冯波对许朝军说,家和万事兴,三家机构关系不错,这个组合还行。
“我很感动的是, A轮结束的时候,汪华跟我讲,今天多了两个投资人,但是工场永远会站在我这边,并且会是最后会陪我陪得最远的一个投资人。”许朝军说。
许朝军认为,创新工场的竞争力会让他得到*的项目和*的创业者。“因为我是创业者,我也一定会追随创新工场,因为在他的上面平台会更大。”
2011年8月底,创新工场*支美元基金募资关闭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8亿美元,今年2月底又关闭了一个4亿左右规模的人民币基金。
许朝军觉得创新工场很聪明,对时机把握得很好。
“他们判断很准,如果去年在整个资本的热潮退下来之前,他们没有融到基金的话,会很危险。为什么?因为钱都投的差不多了,要支撑整个体系的运转,需要更多的资本管理费。基金的规模越大,管理费越多,孵化服务越好。”许朝军说,他记得当时创新工场要募资的时候,他们新的基金有一些找他们来做尽职调查,问他对工场、对开复、对汪华的看法。
“他们也是创业者,如果把创新工场看成一个创业公司,他成功的原因就是:方向是正确的;时机是最早的;团队是牛逼的,创新工场旗下团队都很棒;还有一个是,运气也不错,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这两年发展的太快了。”许朝军说。
李开复“攻略”
我的“*”:
是否处于爆发式成长的领域,而且要在大领域里挑小领域;
我们只投能够成就巨大价值的公司,具体说是10年后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在这些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刚开始就要看它所在的领域跟方向是不是爆发式成长,它转换成收入和营业额的可能性有没有;
创业的成本投入一定要非常低。如果说你要建立一个巨大的渠道或者要开工厂,或者要复杂的物流什么的,我们就不会投;
一定要可本地化,在中国是有希望的;
要有差异化。团购是*的例子,虽然增长是快的,它的价值和营业额未来也可以很高,*可以本地化,但是在差异化和成本投入上,让我们觉得不能跟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