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天使投资“蜂拥而至”:寒冬之下,长了翅膀的未必是“天使”,可能是“鸟人”

11月13日,2015全球天使投资论坛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北软天使王童、AC加速器创始人徐勇等就“当下中国的天使投资:蜂拥而至的生与死”展开讨论。
2015-11-13 11:00 · 投资界     
   

天使投资“蜂拥而至”:寒冬之下,长了翅膀的未必是“天使”,可能是“鸟人”

  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秘书长 徐勇

  徐勇:刚才几位都做一件事,我做三件事:去年我们做了天使成长营,第二,今年六月份做的VC加速器,我们也是向北大学习,我们做了重度投资和孵化相结合的空间。第三,我本人也是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副会长。三件加一起其实也是一件事,就是服务天使行业,帮助创业者。

  中国的目前天使投资与其叫泡沫,还不如说叫不均衡

  真的确实感觉到大家很多高净值,成功人士想做。我们现在正在招第四批,之前基本是10比1。而且之前报名的是正式的企业家。但是有一点我觉得也要声明,我们是一定公平竞争的机会。

  我的感受跟前面的一样,但是也有不同的感受。在我看来,与其说目前中国的天使投资叫泡沫,还不如说叫不均衡。我们看,第一,中国的天使投资大概50%,去年的话2013年度60%恩的投资额和项目数发生在北京。包括其他的领域,即使是离北京不太远的,有这么的热吗?有那么多的投资人吗?有那么多的投资项目吗?第一,我们的区域不均衡。第二,我们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天使投资,可能接近90%的资金投到了泛MIT,或者80%是投移动互联网。在美国最好的是加利福尼亚,我们的领域有那么热吗?第三,在美国主流的天使投资是个人来投的,这个可能也是中国和美国的定义不同。在中国天时投资是阶段,在国外可能是机构还是个人的行为,美国经典定义,天使投资指的是个人投资。所以在美国天使投资范畴里有一些是靠后的投资,当然里面大多数是偏早期的项目。所以我觉得可能这里面我们有三个特别大的不均衡:就是投资地域不均衡,投资产业领域的不均衡和机构和个人的不均衡。

  创业者的冬天?投资人的冬天?

  我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讲,不用说显然是冬天。之前蛮有意思的,我们很多商业模式是TO VC,就是向死而生,就是为了死掉长经历。对于投资人来讲,我觉得叫做水火交融,就是冬夏相伴。好的地方在,现在项目可以从容的来选。因为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伟大的创业者,而且最牛的企业来自于相对冬天成长起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可能以较低的价格投好的企业。难的在募资,像前面投了几十个项目,帮你投的项目找下一轮钱,这个比较难。

  可能历来会有天使机构死掉,比例是多少不敢说。因为目前中国VC投资金额和美国的VC的投资金额大概相当,大概都是三百万美元左右这样的一个量级。但是美国的话,只有大概不到一千家的VC机构,中国的话接近一万家。现在中国的天使基金,我做了多年的天使基金。从几年前三五家,到了现在三五百家,甚至更多,我们看到从这里出来很多无知无畏者,我们选基金会选择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不止一轮,我们非常希望有这样成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但是现在坦率的讲,真的发现周围有这样的天使,管着机构钱的人,在这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对于互联网还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当你同样拿钱的时候你拿谁的钱?因为往往早期开始机构规模比较少,它的转化成本也没有那么高,做不下去他干别的事了。如果拿到机构的钱,死了机构钱的话以后会很满足。所以找比较优秀的机构,感觉可持续的机构也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选择。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11/2015111339034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