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关于十年后科技发展的畅想
王晓东:从您开始,科学的发展进展,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比如说10年以后你每天的生活跟现在比,你认为有哪一件是最不一样的。
徐小平:就像周教授说的,我就每一天吐一口吐沫,看看我有没有得脑残。刚才邓锋说他的脑科学能够治疗中风后遗症,为什么不先把中风问题解决,让人类不再中风,我估计10年以后我也进入中风的高危人群了。我的想象是能够获得免除得四大疾病的自由。
周郁:我做了10年诊断的技术,跟很多的医院医生合作。实际上在有病之前有很多身体的蛋白显示你要发病了,原因是你没有办法测,而且现在测的办法灵敏度都不够,又很贵,所以没人测,所以等你脑中风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我们的技术你自己在家里就可以测,这样就可以监测这些蛋白,所以在中风之前你会知道你马上就要中风了,你可以决定是不是要改变你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不是天书。
沈向大:我大胆预测一下,讲10年,从科技的角度来讲,我相信第一台真正可以使用的量子计算机会出现。对日常生活来讲,我自己还是比较相信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我刚才想了一下,对我个人来讲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就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让所有人学习的速度至少快10倍以上。
潘建伟:10年之后我非常希望向洋讲的能够成为现实,因为现在信息这么多,什么东西都能做了,为什么雾霾治不了,其实能源是重要的问题。如果量子计算机能够造出来,在我们每天消耗这么大能源的情况下,有了量子计算机能源就会省几十万倍,我们就不用戴口罩了。量子计算机造不出来,10年后我们坐在这里颁奖的时候可能每个人都得戴口罩。
刘积仁:我认为10年后技术和医疗的结合会达到更高的阶段,也就是说,在未来医生水平的差距会极大的减少,医疗要做到从治病到预防的改变,个人的医疗大数据上将会形成个人参与医疗的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更低的成本,今后去医院就像到餐厅点餐一样,糖尿病多少钱,高血压多少钱。
李开复:一批老年人每个人都谈医疗,我也继续。我先谈一下必然的事情,我对人工智能充满了信心,对于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癌症这些问题我觉得基本都会被解决,心脏等等都会治疗的很好。我昨天跟哈佛医学院的院长吃饭也谈到了人体基因的检测加上更精准的治疗应该可以活到120岁,所以我们人生才过半。但是他提到了一个很严重的病我们还没有克服的是老人痴呆,超过85岁,当我们再过30年,都85岁的时候,1/3坐在这里的都是老年痴呆,而且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在这里呼吁一下,未来的二、三十年才活的更健康。
丁磊:10年后蛮恐惧的,我非常担心计算机技术发展那么快,我们人能干什么。我相信未来10年,不管在材料科学还是通信技术上都会有巨大的飞跃,而且我们都能看得到,我也希望每个人在技术面前能够活的更加开心。我在城市生活中最讨论的是堵车,非常希望在10年内看到更便捷的交通工具,不管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飞行器都能出来,让我们能够真正的实现插上翅膀的愿望,这是我最希望能看到的事情。
邓锋:我觉得10年以后我对科学可能比今天更恐惧,因为我觉得它对人的改变不仅仅是一些方便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生活形态上,比如虚拟和现实变得越来越模糊,今天看的虚拟可能是现实,今天的现实可能是虚拟的,包括性爱都可以是虚拟的,婚姻都可能变化。今天很多很多数据,你任何时候干什么想知道都会知道。这是一方面的恐惧。再一个方面的恐惧是科学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很多方面发展很快,但是很多方面并没有解决问题,比如社会的问题,技术越发展我发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也是我的一个恐惧。
周郁:我加一句为什么不用到10年,几年之后就会非常恐惧。实际上你的血液里,所有生物的信息都在变,原因是很多东西含量太低测不出来。几年前我发明了一个技术可以把测量的灵敏度增加100万倍,这样就可以把你所有的历史,得过什么病,什么时候得的病,通过化验都可以知道。
丁磊:我有一种担忧,计算机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发展的太快,再加上今天摄像头的技术,以后可以是我要分析一个人,人工智能很快就可以帮你分析出来,每个人变得非常的透明。你有什么行为嗜好,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或者是图像的采集分析等等得出来,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徐小平:由陈刚来解决。
陈刚:讲一下我对10年后的展望。第一,电动车一次充电可以从美国东海岸开到西海岸。第二,是把我每天花一个半小时、两个半小时开车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也有恐惧,对AI我自己心里是恐惧的,做个比喻,我觉得是一个黑武器。如果黑武器用的好对人类帮助,但是用的不好对人类是毁灭。
王晓东:我希望10年之后早晨醒来能够给各位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的简单的早餐。
徐小平:真正的恐惧是恐惧自身,我们要直面人类的挑战,科学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未来,我对未来的总结是十年后、百年后充满欢乐。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今天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Adi,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701/20170115408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