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阿里长期是“死对头”,但可能因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赚钱,两家有时候还是很高调地“在一起”的!能统计出来的案例,居然高达8个之多:
智能出行领域: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经过长期的烧钱大战后,在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宣布合并,滴滴投资方腾讯与快递投资方阿里平均持股,宣告了在打车软件的局域,“二马”的“烧钱补贴”军备竞赛时代已经结束;Uber全球扩张之势迅猛,滴滴见招拆招,联合阿里、腾讯共同投资了Uber在美竞争对手Lyft。
O2O领域:由专车“补贴大战”可见O2O也是一个烧钱的领域,但资本巨头的合作,会加速O2O行业的淘汰赛,树立行业寡头。去年10月,58同城宣布旗下“58到家”获得A轮3亿美元融资,背后“金主”包括腾讯和阿里。
文娱领域:2014年,华谊兄弟募集资金36亿元,阿里、腾讯及中国平安,三家公司合计认购了其中的35亿元。2015年,阿里、腾讯和苏州元禾出资筹建了“华人文化控股”,成立“华人文化基金”,专注文娱领域投资,总融资规模逾百亿元人民币。随后,阿里腾讯又斥资数亿元人民币投资了“华人文化基金”旗下的智能硬件初创公司“微鲸科技”。看来“文娱”这块大蛋糕怎么分,阿里腾讯是最有共识的。
金融保险领域:“二马”共同注资过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公司。
结语
BAT量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正在逐渐告别内生式增长,走向“投资驱动增长”这一道路。拼到最后,拼的其实是谁更会“赚钱”。据悉,2015年,阿里投资金额超400亿美元,市值1560亿美元;腾讯投资并购金额超55亿美金,市值达到2000亿美金,首次超越阿里。
从投资手法、布局、结果来看,相比于马云“30亿以下的项目绝不投”的霸气范儿,马化腾其实更符合“战略投资人”这一称谓,风格冷静、细腻、前瞻性强。腾讯的投资都是围绕业务进行,都是为了解决当下最迫切的问题。
腾讯的投资更像是在玩拼图游戏,从“游戏”为大本营向电商、O2O、金融等领域扩张壮大。其投资战略意图也非常清晰——自身不强,投资来补。正如马化腾得力副手、腾讯副总裁彭志坚所说“我们的投资逻辑最核心的就是战略价值,大部分案子都是以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但第一位的永远是战略价值。”
延伸阅读
《投资界100》人物评选由清科集团旗下,中国创业与投资第一门户——投资界(http://www.pedaily.cn/)发起,私募通数据库和清科研究中心提供数据支持,历时数月,系统整理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来的数据,综合考评六大方面因素:个人投资企业数量、个人投资金额、被投企业退出回报、未退出企业估值、被投企业行业影响力,个人及其所在机构行业影响力等,最终评选出100位投资业绩卓越,同时对于中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行业作出巨大推动作用的杰出投资人。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范文茜,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7/201607063992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