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云:鼓励企业上新三板 新三板是试金石
高杰:做市商就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中国的做市商制度运行了以后也有很多问题,还有一个做市商制度会不会在中国水土不服,这个请刘总给我们分享一下。
刘建云:大家好,我们是一家VC,99年成立,到目前投了190家企业,我们的企业里面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有80家,通过新三板挂牌的有30家,我们本身也是在去年的12月份挂牌了新三板。应该说刚才高总讲到的关于做市商这块,客观的说我们的体会是目前的中国新三板制度下的做市商的制度,和纳斯达克相比来说有很多的便利,也就是说这个制度应该说没有达到它本身的这样的一个预期。
比如说我们现在挂牌的近30家的新三板企业,做市商它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会出现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这个交易的方式。甚至单纯的采取了比如说低价买进来,然后把自己的股票卖出去,对于这个招标的促进是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作为从业人员我们是这么想的,就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任何一个制度从出生开始没有尽善尽美的。
从我们自身的认识来看,还是非常的鼓励我们的投资的企业挂新三板的。这个原因在哪里,尽管目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大家现在比较多说的是流动性的问题,也包括做市商的设计,似乎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但是应该看到,新三板它确实是未来的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的企业的数量含个体工商会大概是7700多万家,这里面包含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数量是6000多万家,在6000多万家企业里面目前7000多家的挂牌的新三板的企业,这个比例是非常少的。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应该说第一这个制度还在改。第二个,既使是在目前的制度下,我们认为小微企业上新三板的好处显而易见的。比如第一个,在6000多万家的小微企业,除了个体工商户,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小微企业有6000多万家,这个里面能够挂牌新三板,认为企业的团队尤其是董事长他希望做强做大,这个意愿是有的,也就是说他有上进心,这点是值得鼓励的。第二点,上新三板就意味着他是愿意规范,尽管新三板的规范程度和主板还是有差距,但是毕竟他还是有一定的规范性。就是说上新三板在投资机构里面认为它至少反映了这个企业愿意努力,愿意规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二个,尽管目前的新三板的制度还有多缺陷,但是毕竟它给很多的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比如说融资的机会,比如说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机会也给了很多包括并购的机会。你想在1000多万家的企业里面,你在新三板上了,你既使是流动性弱一些,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背景,不用我们认为,就是说事情总是在发展,有总比没有强。
我们关注科技类中早期项目的投资,新三板对我们来讲不是投资的主战场。比如说在VC阶段,天使阶段,我们投资的项目是非常鼓励企业的挂牌新三板的。为什么呢,因为新三板毕竟提供了一个企业更想实现更大发展的一个中间中间的阶梯。如果说一个企业连规范都不去做也很难去上新三板,所以说新三板也是一个试金石。另外由于考虑到我们的投资的一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之后的一些运作,我们也成立了小规模的新三板基金。我们的新三板的基金呢,应该说另类一点,我们不投在新三板上,而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投资项目。我们可能只投我们过去做天使,做VC已经投资的企业,在它挂牌新三板之后或者挂牌新三板之前通过新三板基金来投资。
这样的好处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作为老股东对这样的企业更熟悉。第二个就是布局方面更合理一些。我们对于新三板如果说完全靠数据来投资的方式,我认为在未来可能要面临短则浮亏,长期来看还是有很多考验的地方。
刘敬霞:西部创业企业要抓住新三板的机会
高杰:我们第三位的嘉宾是来自京都律所的合伙人,我想就请她就在新三板的制度建设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刘敬霞:从三个方面我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成熟。第一个想说一下新三板观念和机制的问题。第二是制度和创新的问题。第三讲一下新三板企业的生态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来说,西部其实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也有非常好的企业,在制约我们的最大的因素实际上是观念问题。当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马上开始研究,抓住机会可能就会去上。但是西部人往往是我先看看,看看别人做的,往往是别人走了好几步了我们还在观望还在思考,会看到它的弊端和坏处,不是抓住新生事物。但是往往市场在起初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机遇,如果我们始终是在观望,那可能到了后来,实际上是别人的先发优势就会制约我们的后发机会。我觉得这点是我们最受制约的,就是观念问题。
很多企业是怎么看的,他们看到新三板跟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有好多,你看上去有好多企业也不是不好吗,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也有很多纠纷,也没有融到很多资金,也没有增加市值。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很多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要议论别人,就像现在有人说马云有多痛苦,但是我们没有进入到那个俱乐部,我们去谈别人的事情有多大的意义呢?因为只有到了一个俱乐部,进了这个圈子才有资格谈这个问题。新事物出现了我们先进来,先抓住这个机遇再谈后面的问题。
然后就是制度和创新的问题。制度总有不完善的地方,对于咱们的国家来讲,90年代才有了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展的时间非常短,很多制度都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制度给了我们一些大方向,一些大规则,在这个制度的创新它本身也是双向的,需要监管主动的去进行创新,另一个方面,制度的参与者,就是企业,也需要在自己的具体的游戏规则当中,来看到制度哪些地方是不完善的,哪些地方有漏洞,主动的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的机制。通过互动的方式,让监管者来看到制度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大家共同来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
新三板也是一样的,比如起初的时候,它实际上把退市的企业放在里面去,在13年开始完善制度,有更多的企业进来了,大家也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有些制度确确实实在往前推进,因此制度是有一个动态调整的一个过程。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对于西部的企业,确确实实制度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来,然后再去完善制度,最终成为制度的受益者。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生态化的市场,新三板的市场也是一个生态化的市场。能够看到2014年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咱们国家因为4万亿的资金政策,当时活跃了市场,让我们可能暂时的缓解了一下矛盾,很多企业在往前走,我们也有很多机会。但是大家都明显的感觉到,2013、2014年原来有很多机会的企业也很迷茫,但是15年下半年开始,我就感觉到包括今年,实际上市场表面上来看好多地方依然不是很好,暗流涌动。因为有一些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的机会,他们在抓住这个机会去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可能最不好的时候反而是有些人最好的机会,我们应该是在经济还没有明显的这个迹象的情况下,抓住机会然后我们进来。
高杰:新三板的估值体系没有完全的建立,包括分层对估值可能也有比较大的影响,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从您的角度您是怎么认识的?
刘敬霞:作为律师我认为我在新三板中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当企业去挂牌的时候我们是一个法定的机构,我们给参与到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挂新三板,走到资本市场,是我们企业的目标,但是不是我们企业的目的,也不是在座的投资机构的目的,而是他们的目标。所以从整个的过程中,我们相当于作为一个中介机构,我们的身份可能会稍微独立一些。我自己的一个感受就是说呢我们作为企业以及作为投资机构我们怎么样能够结合起来,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什么呢,往往好多企业想方设法的去找投资机构往往不能成功。投资机构往往是手里面有大把的资金难以找到非常好的企业。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什么呢,企业的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首先要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规范的发展。如果我们自己自身作为企业我们自己的能力起来了,我们的业务非常好了,我们的发展非常有方向,而且我们有一个长远的未来,好多时候我们去选投资机构,根本就不是难事。而且就是我们如果自身我们完善了,我们能够做到,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才能够跟资本有一个非常好的对话的一个环境。因此呢就是说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在中立的这一方来看,就是好多时候我们怎么做作为企业来找到这个机构?首先是我们自己把自身能力建设起来,同时我们能够跟资本的有一个非常,去理解资本的意图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结合起来。
另外一个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开倒车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也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5/201605183974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