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经济下行期新思考:避免畸形借壳 并购注重双赢

在会上,借壳上市、并购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IPO迟迟不开闸,多元化退出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终极命题”。只是,借壳与并购真的如看起来美好吗?
2013-10-18 10:42 · 投资界  宁咏微   
   

  2013的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VC/PE与企业家们面临的挑战依然未减。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严重不足。从国内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难度加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10月15日,在达晨创投企业家俱乐部2013年会上,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如此说道。本届论坛以“经济下行中企业增长新动力”为主题,也体现了达晨达晨企业家俱乐部在资本寒冬时期的思考。

  在会上,借壳上市、并购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汇。IPO迟迟不开闸,多元化退出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终极命题”。只是,借壳与并购真的如看起来美好吗?

  借壳,一种畸形和扭曲的交易

  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刘晓丹在会上表示,“IPO不是企业终极目标,公司能否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持续成长才是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借壳是一种“畸形和扭曲的交易”。

  据介绍,目前,借壳上市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矿业资源类企业、金融类企业(证券业)、文化传媒业等。

  “很多客户来找我,希望我们能帮忙找一些合适的壳帮助他们上市,我都拒绝了。” 刘晓丹介绍说,国际发达市场虽然也有借壳上市,但并不是主流。相比之下,国内资本市场并没有国外完善,甚至并不存在发达市场意义上的“壳”公司。

  国内所谓壳公司一般指无法持续经营或面临财务危机、需要进行重组的上市公司。“国内一般壳公司也有一定资产,市值规模也较大,加上市场喜欢追求重组概念,所以国内借壳上市公司成本非常大,对重组方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也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刘晓丹看来,借壳上市其实并不是企业登录资本市场的最佳选择。

  并购,实现双赢最重要

  优质壳资源的稀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今年并购市场的“风生水起”。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介绍,2012年,深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发起713起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1689.42亿元,较上年增加32.16%。中小板、创业板均出现了一些金额较大的并购事件:蓝色光标东华软件英飞拓新大新材等。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也显示,2013年截至8月中国市场共发生654起并购交易,同比上升1.2%,涉及交易金额486.98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大幅上涨约50%。

  “从产业并购整合来讲,买卖双方需要志同道合、门当户对。”刘晓丹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讲,要寻求有产业协同和交易协同的标的,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价值创造和公司成长。对于卖方来讲,还要考虑上市公司未来持续增长能力,否则其价值实现会受到影响。

  刘晓丹建议,企业在做出资本战略选择时,要综合分析多种要素。首先要明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其资本战略核心不同。“初创时期要掌握核心技术,建立竞争优势和安全边界;行业初创阶段后的企业要重视规模,降低成本。而成熟垄断阶段的企业要考虑行业潜在颠覆因素,如新技术、互联网等。”

  另外,要考虑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如果空间不足够大,则应该考虑相关多元化,打开企业经营的天花板。”(宁咏微)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宁咏微,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10/2013101835594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