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PE“补血”新招:借道公募基金子公司 结构化创新

PE产品想要进入四大行私人银行部的产品线非常困难,以招行为例,对于PE公司的产品有严格筛选,截至2012年,其发行的产品不会超过10家公司,而且这些产品只针对投资金额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2013-07-08 08:39 · 经济观察报  胡中彬   
   

  在PE募资的重重困境下,募资渠道、募资方式、基金架构等都成了“补血”的救命符。

  目前业务扩张迅速的公募基金子公司成为PE开拓募资渠道的新途径,这一最新创新的案例是,国信弘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信弘盛)日前在新募集的一期基金中,成功借助公募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渠道募集到部分资金。

  事实上,近年来,PE机构在募资方面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通过设立结构化基金、双GP基金等诸多模式的创新,创新了募资的方式。此外,很多本土人民币PE机构也在积极寻求募集外币基金,尤其是在当前市况下,许多本土PE已经有了一定的业绩记录,从资金充足、投资理念成熟的美元投资者手中募资成为当下另一项重要任务。

  借道公募基金子公司

  国信证券旗下的PE投资平台国信弘盛最近成为了PE圈关注的热点,对它的关注来自于其近期募集完成的新一期基金。

  今年6月,国信弘盛募集完成,20亿元的目标规模基本实现,该基金是由国信弘盛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国信弘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

  据悉,此次国信弘盛吸引到了国开金融等多家机构LP,这些机构LP的承诺出资达到了11亿元,而国信弘盛同时也作为LP,出资6亿元,而最为令人关注的,则是其中还有3亿元是通过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财富)进行募集。

  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招商财富是由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21日,目前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务合作区。招商财富正是目前数十个公募基金子公司之一。

  在大资管时代,业务扩张的公募基金子公司成为了此次PE募资中的另一个主角,这在此前的案例中尚未出现。

  据悉,此次国信弘盛通过招商财富完成3亿元,均是面向高净值客户个人。国信弘盛和招商财富专门设立了“招商财富-国信弘盛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面向不超过50位投资人进行募集,起点为600万,期限为“5+2”。

  这也凸显出了当前公募基金子公司无所不作的灵活性。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募基金子公司成立不久,本身尚无自身的募资渠道,其募资能力一般还是依托于母公司的渠道,实际上主要还是借助银行、第三方财富等渠道。而此次国信弘盛通过招商财富募资,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该项目依旧是靠银行或其他第三方渠道才最终完成募集,招商财富在此过程中仅充当通道的角色;另一种可能则是招商财富较为积极的参与了该基金的募集,将其客户资源导入到该基金中。

  国信弘盛总裁龙涌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事实上,银行渠道有着先天然的优势,此前也一度是PE机构高度依赖的渠道之一,包括九鼎投资达晨创投等众多大型PE机构都通过银行渠道完成过募资,但是,在此前银监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上,有关负责人要求“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即PE)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此后银行渠道由于政策原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民生银行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实际上目前银监会对于银行代销PE的限制仍然还处于一个模糊地带,通过正规途径和银行合作的PE产品实际上很少。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银行体系也对PE产品的销售兴趣不大,固定收益类产品横行理财市场,现在要向客户推荐纯股权投资类产品难度也非常大。

  PE产品想要进入四大行私人银行部的产品线非常困难,以招行为例,对于PE公司的产品有严格筛选,截至2012年,其发行的产品不会超过10家公司,而且这些产品只针对投资金额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结构化创新

  PE行业近年来一直是资金高度饥渴,在其他金融投资同业的大资管业务高歌猛进之时,却一直备受煎熬。国信弘盛借到公募基金子公司募集资金方式的探索新增加了PE募资的可行途径,事实上,PE机构们也一直在寻求着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来化解当下的募资难题。

  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来募资,便是当下许多PE机构们尝试和探索的新模式之一。

  这一募资方式将LP分为优先及劣后两个级别。一般来说,在结构化出资过程中,优先LP与劣后LP按事先约定比例出资,当投资退出时,优先LP享有优先受偿权,而劣后LP则在本金全部偿付之后得到较高的收益。从该结构来看,劣后级LP和基金的GP为优先级LP提供了“安全垫”,即劣后LP及GP用本金来作为保证,使优先LP可以先行收回投入的本金,并获得一定比例的固定投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提供了“安全垫”,且晚于优先LP参与投资收益分配,这两类出资人所承担风险加剧,对于投资收益预期也更高,劣后LP在剩余投资收益分配时将获得*比重,而GP也较传统的82/20分配方式获得更高收益。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出现此类创新型的投资收益分配模式主要归因于不同情况下的LP、GP风险、收益诉求,主要针对有意愿参与VC/PE投资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人。当然,在所承担风险相对降低的同时,其获得回报也相应减少。对比传统的80/20投资收益分配模式,优先LP可以尽快收回本金并获得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然而在基金整体回报达到某一水平后,此类LP的回报将低于其在80/20模式下可能获得的投资收益。GP方面,在创新模式下推迟参与基金投资收益分配,但一旦其开始参与,所获得投资收益将显著高于80/20模式下获得的回报。

  此前,已有大型PE机构成功进行了此类基金模式,而据记者了解,现在许多中小型的投资机构按照这种模式操作者较多,而这种模式往往在房地产基金中出现得更为普遍。

  允许LP“跟投”也是吸引LP资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LP的收益,另一方面还能为被投企业提供额外的资金,促使其快速成长,从而实现GP、LP的共赢,但是要注意LP的跟投额度,防止LP投资过大影响GP在被投企业中的地位。

  很多大型PE机构希望能够获得机构型LP的青睐,而这些机构LP中有的本身也有直接投资的业务,因而,这些机构也有意愿获得PE机构推荐的直接投资机会,而这也成为了吸引投资人加入的条件,如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便有这样的意愿。

  与此同时,清科研究中心也注意到了,一些诸如“双GP制”方式、团队跟投等其他创新方式也有出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