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松禾厉伟:盲人摸象创投玩拼图游戏 不投对员工刻薄企业家

由深圳第一家规模最大的民营创投——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松禾资本,成立不过6年,却年年上榜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这其中有何心得,对目前深处寒冬的创投业有诸多借鉴之处。
2013-04-17 09:03 · 新浪财经  曹磊   
   

  不投对员工刻薄的企业家

  问:前些年是企业追着创投,现在这些年,创投蜂拥而起,企业有很多选择,你怎么让对方选择松禾。你用什么独特的优势去说服企业家?

  厉伟:企业家接受投资人,我们这些年总结下来,他通常有这么几个角度去考虑。*个是投资人是否拥有一定的品牌,第二个创投出的价格,第三个创投对企业帮助的可能性,所谓对企业服务的可能性,第四个就是对企业的干预程度,第五个就是企业领导班子觉得跟投资人是否谈得来。等等吧。这些都会是企业决定引进一个投资人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企业家会有不同的排序,不是所有的企业家把价格放在*位。像我了解很多企业家,他更多在乎的是他的感受,他的感觉。跟人谈得来的话,同等价格下肯定找你嘛。还有的企业家,比如我跟张三谈不来,给多少钱我都不想让他进,这也有可能啊。

  所以,松禾自始至终对企业家的一个态度,至少是我本人,包括我们核心团队表现出来的是:*,企业家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之一,最敬重的人之一,这点已经形成松禾的一个文化;第二我们去跟企业家接触,首先带着学习的态度,人家是我们的老师,是行业的佼佼者,是那个技术的发明人,而这些恰恰都不是我们的专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们首先过去是学习。当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像是人家的参谋。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以我们外来人观察各个行业累积的经验,给企业做好参谋,可以做哪些事对企业发展更好,你就是企业家的一个参谋;第三点,在企业家交流过程中形成共识,和谐是生产力,和谐创造资源。

  问:我们现在投了那么多企业,有没有企业家跟你成为很好的朋友的?

  厉伟:有很多啊,不是有几个。应该说,松禾投的大部分企业家,都跟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遇到困难遇到问题都会跟我们交流,有好事会跟我们分享。我们有自己的公益基金会,有好几个企业,一些上市的企业,上市之后拿钱来捐给我们的基金会,要跟我们一起做公益。

  松禾跟这些企业家关系,一定不是某些人想的,一起去卡拉OK,一起去喝得烂醉形成的,吃吃喝喝我们很少。松禾很少跟企业家去大吃大喝,去娱乐场所,我们基本上没有。

  像齐心文具的陈钦鹏、中航健身的王岚、筑博设计的徐先林啊,这些企业家,大家在交往过程中就变成很好的朋友。很多我们投资的企业家,跟我们一起加入公益组织,像阿拉善环保协会、深圳红树林保育基金会包括松禾自己的基金会。

  问:形成企业家的一个文化圈子?

  厉伟:对,就是公益圈子吧。做好事,大家相互带着点吧。大家都很开心。

  问:你刚才说有的企业家选择创投,很在乎自己的感受,顺眼了价格都好谈。那反过来,你有没有遇到一些企业家,自己感受不好不喜欢对方的?

  厉伟:我这么多年,很少有我不喜欢的企业家,基本没有,可能有个别的企业家,我不喜欢他们的一些做法,包括我们没投资的一些企业。其中不投资的原因,至少有一个原因就是不喜欢企业家的某些做法,比如对工人很刻薄。有几个企业,我们就是因为这种原因放弃的。我们选企业家也关注经营之外的东西,着重对企业家本人的感受。

  问:也就是说他利润再好,也不投?

  厉伟:他对工人很刻薄,本身利润也不是特别好。这不是资金层面考虑,而是一个态度问题。对下属也很刻薄,完全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啊。自我为中心的企业家很多,我们也有投资,松禾投资很多企业家也都是这样的,但是只有那种对弱势的工人,刻薄程度我们无法忍受,也遇到过这种企业家。

  问:怎么发现这种情况的,比如对工人很刻薄?

  厉伟:过程中你能感觉到的,言语交流、现场观察从一些细节可以知道。比如他在讲话中说,工人加班3小时算2小时,这样就可以省一点钱。我不会当他面说你这样不对,但对这种人心里是放弃的。可能我就说,还是要按国家规定办,这样长期来看是会出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会从道德角度批评他,但会从法律角度建议他要小心守法。做创投的,是很少当面去指责人的,但从心里面我们会很慎重的跟这种人打交道。

  做企业家的学生怎么做好参谋

  问:你刚才讲,企业家选择创投,会考虑对方对企业帮助的可能性。那你也说了,这些企业家本身也是行业佼佼者,你怎么给他们提供有优势的帮助?

  厉伟:创投行业是一个经验累积的行业,有越老越吃香的味道。这些帮助更多的是靠你的经验,靠你自身的积累。很难有具体化的东西,因为企业遇到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

  比如企业要跟律师打交道,他过去跟律师打交道少甚至都没请过律师,但要上市请律师来了。中介机构一贯的做法,我们都很清楚,都是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的成功。那我们作为企业家的参谋,一定要想方设法要求他务必物有所值,甚至物有超值,当然希望中介机构多干活。

  问:具体怎么做呢?

  厉伟: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律师,在向企业索要一系列文件方面,律师就一定是尽可能的多要文件,只有当你实在提供不出来的时候,他才会帮你想其它办法来解决。我们的经验就告诉我们,有的文件给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就不用再给了。再给对企业来讲是成本,他要翻箱倒柜他要自己去政府部门调。那我们就可以给企业提出来。而且中介机构这种过程会给企业家带来很大的烦恼,一定要注意若干年前的很多东西,有必要吗?很多东西是没有必要的。

  又比如企业在跟券商打交道,对同样一个财务现象的解释方面。因为很多财务现象是可以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解释的。

  比如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企业,社保支出前后发生了一点变化,前半年交得多后半年适当的下调了。这个现象,对财务会计师来讲,他就提出异议了,说你这个不对的。那我们的经验就会告诉我们,我们会把券商、律师、会计师都请来,来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因为08年宏观经济集体下滑时,企业调整了工资结构,一部分工资算基本工资,更多跟效益挂钩。那企业当然就按基本工资那边去交社保了,奖金部分是不用交社保的,反应到个体身上,社保就下降了。但公司还整个扩招了人员,整体的薪酬支出是高的,还高过原来的员工整体收入,并没有下降。

  这样一来,会计师也说,哎,这是合理解释,不存在涉嫌调节利润的问题。

  问:好,现在企业家和创投连同中介都搞定了,但IPO暂停了,这退出渠道好像一下断了。

  厉伟:其实,我觉得,下一步,投资要考虑的是多管并重。除了IPO之外,当企业发展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并购是一个可能的选项。一切投资的前提是企业要好,企业一定要好,这是核心。当你投了好企业之后,IPO只是其中一种途径,并购是一种途径,新的投资人进来把你的买走也是一种途径,只要企业足够好。所以,你投了好企业,退出不是问题,只是回报率可能有不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