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联想资本化传承:曾面临养猪还是养孩子抉择

对于联想集团的巨亏,很多报道都谈及中外的管理冲突和企业文化的难以融合,但如果深入了解整个事件之后你会发现,资本意志的选择可能也是背后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会越来越多,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如何处理与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募基金的利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0-12-13 14:06 · 英才杂志  梁海松   
   

  一切如复出时承诺般美好,柳传志三个字就像充满魔力,一年之内就让2008-2009财年巨亏2.2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0992.HK)恢复了生机,业绩直线飙升。

  11月最新发布的联想集团2010-2011财年二季度报告显示:联想集团继续保持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二季度净利润达7658万美元,同比增长 44.2%,销售额达到了57.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已超出联想集团2007年的历史*水平。据今年7月分析机构IDC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数据,联想集团的全球市场份额首度超过10%,达到10.2%。对此,柳传志用了“三个满意”表达了对杨元庆等管理层的充分肯定。

  自去年复出以来,就不断有媒体来采访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不断地有新的报道见诸媒体。对此,柳传志告诉《英才》记者:“我觉得企业越透明越安全。”

  然而,事实却并非报道那样轻松。在被问及:“为何必须复出,而不能幕后指挥”的问题时,柳传志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国际并购哪有那么容易,我哪有能力在后台坐着,让Jim Coulter (JamesG. Coulter,TPG的创始人之一)听我的话。”从中,《英才》记者能够感受到其间的难度。

  就在《英才》记者采访柳传志一个月后,11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作五年多的三个战略投资者:TPG、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新桥)和General Atlantic LLC(以下简称GA)三家私人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第四次套现,共向香港市场投资者配售2.8%的联想集团股份,已悉数沽清所持联想集团的股份。粗略计算,本次套现金额应在15亿港元左右。

  对于联想集团的巨亏,很多报道都谈及中外的管理冲突和企业文化的难以融合,但如果深入了解整个事件之后你会发现,资本意志的选择可能也是背后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会越来越多,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如何处理与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募基金的利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2005年,借助资本的力量,联想集团完成了对IBM PC业务的收购。联想集团向TPG、GA和新桥三家私募基金定向增发了联想优先股和可转换为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融资3.5亿美元,并对外资股东增加了三个董事会席位。这令迈向全球的联想集团拥有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国际化董事会,不仅在资金,使公司品牌、国际化视野和经验方面亦有所获益。

  但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三家私募基金注定拥有其财务属性,除了借助此次收购扩大在华影响之外,投资处于升值期的人民币资产并希望联想尽快拉升业绩从而套现退出,是三家外资股东最实际的利益。从2007年开始,三家私募基金经三次大规模减持后,所占联想集团的股份从当初的12.4%锐减至2010年7月的 2.8%,共套现约44.5亿港元。以现有信息来看,分四次套现后,三家机构的总投资回报率超过200%。

  而以柳传志、杨元庆为首的中国管理团队则更看重企业长远的发展,希望持续资金投入,在继承IBM商业客户优势的同时开发个人消费市场。

  资本选择的不同也让董事会成员在CEO的选择上出现过讨论。中方认为原CEO缺乏更长远的战略规划,这导致联想集团失去了进军全球个人消费市场的*时机,在柳看来:“次贷危机”中业绩“巨亏”只不过是一条导火索,引爆了积存许久的诸多问题。

  在解救联想集团危机的同时,柳传志仍然要忙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股权的变革。而柳传志这次选择了多年老友——中国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

  当时,联想集团业绩的巨亏让母公司联想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加困难,而驰骋资本市场多年的卢志强却凭其敏感的嗅觉,看到了参股联想控股中难得的商机。在最危急的时刻,对柳传志无比信任的卢志强通过旗下的泛海集团接手了中科院持有的联想控股29%的股权,这为联想控股未来的IPO铺平了道路,也将为卢志强带来更大的收益。

  中国把灾难称为“劫”,此次“历劫重生”,让联想整个管理团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柳传志的角色不只精神*这么简单,一个新的联想正在一场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变革中重生。

  联想集团——与资本对话

  接任CEO一年以后,杨元庆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2011财年,联想集团连续两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如果按照这一势头增长,全年业绩将超200亿美元,增幅25%以上。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2009年2月,杨元庆接替阿梅里奥担任CEO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相信联想能如此迅速的摆脱窘境。

  在更换CEO前的数月之中,柳传志费尽心力与外资董事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听取他的意见,让杨元庆出任CEO,但联想业绩的下滑以及巨额的亏损,让外籍董事们对此颇有顾虑,也因为此,当决定换帅时,外籍董事依然提出了由柳传志来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柳配” 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让国际董事信任管理层,支持管理层的工作,这是比较难的。如果不信任,很多东西未必能够给予那么大的支持。”柳传志告诉《英才》记者。

  在柳传志心中,“在中国打的就是国际战争”,联想集团能够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同时能够并购IBM PC业务,说明联想集团管理层本身对行业就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当时,之所以用外国人当CEO,一是考虑跨国公司的形象,二是让杨元庆能有时间“了解国际市场上水的深浅”。“虽然杨元庆对业务很娴熟,但跟那些大资本打交道的时候,对如何把控董事会,有些经验不足。”

  但这或许并不应该是杨元庆的承担的责任,在联想集团引入外资股东的时候,出于投资目的的迥异,早就埋下了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即使有柳传志作保,业绩已经有大幅改善,2009年9月9日,TPG、GA和新桥三家联想外资股东依然选择了财务性出售,以每股约3.56港元出售了2.915亿股联想集团股票,套现约10.4亿港元。受此影响,联想股票当日大跌5.7%。

  在市场日见起色的今年2月,联想集团股东TPG依然以每股5.35-5.45港元的价格出售1.008亿股联想集团股份,套现额约为7000万美元。

  其实,外资股东套现也并非针对中方对管理层的调整,三大外资股东最早的一次套现是在2007年11月,那时正是原CEO阿梅里奥执政联想集团的业绩鼎盛期,TPG等三家私募基金以每股8.16-8.33港元的价格出售了3.5046亿股联想股票,套现约28.56亿-29.15亿港元。此后联想集团股价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在2008年累计下跌达到了70%。

  财务投资者退出并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来说,如何能够更好的借助国际投资者的力量,拓展国际市场,则成为未来更深入的话题。

  和“野蛮人”握手

  当年竞购IBM PC业务的不止联想一家,TPG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势在必得。

  TPG全称是TEXAS PACIFIC GROUP,中文译为德州太平洋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美国知名的私募基金,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80亿美元。TPG的创始人有三人:David Bonderman、JamesG. Coulter、William S. Price,其中的James G.Coulter就是联想集团的董事之一。

  与知名的KKR黑石相似,作为驰骋美国资本市场的知名国际私募基金之一,TPG喜欢冒险,特别喜欢在市场低迷时进行收购,其目标往往盯住高风险的棘手公司。一旦收购成功,TPG往往引入新的管理团队,对公司进行“换血”式改造,当公司运转良好以后,再高价卖掉,这种收购型私募基金也因此被称为“野蛮人”。

  对于IBM PC业务的收购,TPG非常感兴趣,据其他媒体报道,当时TPG的最初报价为2亿美元。但是由于联想的加入,TPG低价收购的计划未能实现。作为联想集团的竞购对手,TPG最后报价抬高至10亿美元,最终无力再出更高的价格,而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PC业务。之所以联想可以报更高的价格,在当时联想集团的谈判代表马雪征看来:作为战略投资人,联想集团购买IBM的PC业务具有协同效应,但是TPG没有,联想集团并购后,从采购成本中每年就能省下1.3亿美元。

  虽然TPG没能收购成功,但是作为深谙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老手,TPG并没有放弃,TPG立刻通过中间人找到马雪征,希望进入联想集团的这项收购,即参股联想集团,借联想集团来获得收购IBM的溢价效应。所以,竞购出局后,谈判对手一下变成了合作伙伴,这种迅速的转变正体现了资本的利益诉求。之后,TPG的创始人 David Bonderman和James G.Coulter专程从三藩市飞抵北京,目的就是会见柳传志,据马雪征回忆:“在谈判间隙的午饭中,董事长级别的David Bonderman对其他人说:我看就是他了,柳传志这个人不简单,是值得合作的,下面你们慢慢谈吧。”

  柳传志也没有参与下午的谈判,但临走时,柳传志留给马雪征一句话:“雪征,谈判你照谈,但是别给我谈跑了。”

  从联想集团的利益来说,能够通过股权融资,获得收购资金,这对于缓解联想集团的收购压力,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联想的报价为12.5亿美元,其中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但此外需承担5亿美元的债务,同时未来三年还要支付给IBM共计7.05亿美元的服务费用。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通过增发股权融资,获得并购资金,能够保证日后整合充足的现金供给。此外,借助TPG在美国的影响力,并购IBM也更容易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批。

  当时除了TPG之外,美国的GA私募基金也有意参与此次融资,但TPG不仅在声望和资金实力上超过GA,而且TPG作为全球科技领域主要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其投资的企业还包括硅谷晶元厂商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安森美半导体、希捷技术公司等。对于联想集团在美国市场的拓展和获得美国商业订单,会有更多的帮助。

  在马雪征看来:“TPG成了3.5亿美元投资的Leader,GA就跟了”。

  而同时进入的另一家私募基金——新桥,其实也受控于TPG。新桥成立于1994年,由TPG和另一个私募基金Blum Capital共同发起,管理的资本约为17亿美元。

  作为中国公司成功收购美国公司*宗案例,私募基金特别是TPG的进入,美国媒体给予肯定,称之为“信心的一票”。而且事后证明,TPG的经验对于改善联想供应链和降低成本也发挥了作用。

  而由此,通过并购IBM,通过与TPG的*次握手,联想和柳传志也开始与国际私募基金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英才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