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与英雄
熊晓鸽常以“lucky”来形容IDG资本最初的成功,一是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起飞,二是赶上了以IT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周期的兴起。作为风投,与这样两股大势相逢,经历国家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黄金盛年,已然是最大的幸运。
搜狐、腾讯、百度、搜房、当当、8848、3721、易趣……这一长串投资企业名单,让IDG资本成为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时,难以绕过的名字。
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与IDG资本的携手,常在后来被描画为创业英雄的传奇,但细究当初情形,却更像是互联网与风投两个行当的拓荒者相识于微时的彼此成就。
IDG资本遇到的,是第一笔“天使”融资消耗殆尽,靠着10万美元“桥式”贷款度日的张朝阳;是拿着改了6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踏上寻找风投之路的马化腾;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寒冬中进行A轮融资的李彦宏……而这些创业者遇到的,是单笔投资百万美元上下,采用“广种薄收”策略,常以合作投资者身份出现的IDG资本。
他们相识的细节,在功成名就的日后曾被媒体反复提及:腾讯要融资时,曾李青透过刘晓松找到IDG熊晓鸽。林栋梁那时问马化腾,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马化腾以ICQ的用户量和出售价格类比,说腾讯现在有多少用户,所以就值这么多钱。IDG后来向腾讯投资110万美元,获20%股权⑦。2000年夏,周全与杨飞在北京恒基中心IDG公寓里与李彦宏第一次会面,李彦宏告诉杨飞,百度准备10个月融资1000万美元。杨飞告诉李彦宏说没这么多钱投,但一定要投。
他们相处的情形,却少有人知。譬如融资成功后“烧钱”的浮躁是否充斥企业。用户数量达到相当规模时,企业与风投如何费尽心思赚取真金白银。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企业是否足够幸运赶上上市的时间窗口,又如何在寒冬里挣扎求存,曾一度携手的投资人选择了留下还是离开。
但总体来说,与背负着“原罪”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和跋涉于产权改革之路的国企老总相比,这一批创业者无疑是羁绊最少的。他们得以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领域,避开其他行业中常见的高度管制,相对自由地成长。
规制他们的力量,更多来自于市场和资本。
而风投,作为资本力量的代表,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为了维护自己作为少数股东的利益也好,为了符合海外上市的严格要求也好,自觉不自觉地希望企业产权清晰、治理规范、信用良好。
他们共同向公众呈现了“阳光”财富的创造过程,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成功路径。
这个过程,后来往往被更为夸张与戏剧化的词语修饰,在当时其实是寻常的创业活动与投资行为。正如马化腾获IDG投资不久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的“象我们的这样的小公司仅在深圳就有上百家之多……腾讯的故事其实就是他们的故事”。“英雄传奇”的背后,是一个庞大而沉默的“创业群落”,这个群落栖身在深圳赛格科技园的写字楼里、聚居于北京双清路清华创业园的格子间中……,以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日渐改变着世界,IDG和其他活跃于中国的风投在过去的18年里所做的,就是从中找到自己的合作者,彼此成就。
季琦,这个携程、如家、汉庭三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的创始人,便是其中的一员⑧。今年年初他在一篇名为《携程十周年》的博文中回顾当初,“创立携程时候的我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青年,再普通不过的职业和经历。30刚出头,有外企职员,有民营企业主,有国企管理人员,中国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千千万万。”而今,熊晓鸽与记者谈及他,“到现在为止,VC投资的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创业,7年内3次作为创始人创办的企业都到纳斯达克上市,每家公司的市值都超过10亿美元。IDG也是前无古人,连续3次都投了他。”讲述这样的故事,是身为投资人最具幸福感的瞬间,因为有幸见证并参与,目睹一切发生。
但江湖之上,成败总是并存,只是成功者为众人瞩目,失败者往往销匿无声。对此,熊晓鸽并不讳言,“我们也有失败,投资了200多个公司,19个不见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失败中学到什么,还有把失败的教训和创业者去分享。”
-------------------------------------------------
⑦在2000年第一期的《深圳特区科技》中,一篇名为《“美元”看中了“OICQ”什么》的报道如此描述这轮融资,“几年前还只是网虫一个的他,成功推出了OICQ软件,转眼间招来美国、香港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彼时,腾讯正栖身于深圳赛格科技园众多雷同的写字间中,在那篇报道里,马化腾说“象我们的这样的小公司仅在深圳就有上百家之多,我们希望腾讯的经历为他们提供启发。腾讯的故事其实就是他们的故事。”
⑧1999年5月,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携程旅行网。融资时,季琦找到章苏阳。第二次见面,章苏阳、周全、IDG波士顿总部的技术分析专家与季琦、梁建章作了交流。1999年10月,IDG50万美元首轮投资到账。2003年12月,携程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02年6月,季琦从携程抽身创办如家快捷酒店。2003年2月,IDG资本及梧桐投资出资400万美元首轮投资如家。2003年11月,梧桐投资及IDG资本二轮投资如家80万美元,前者投资50万美元,后者投资30万美元。2005年11月海纳亚洲等500万美元三轮投资如家,其中海纳亚洲出资440万美元。2006年10月26日,如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5年季琦创办汉庭连锁酒店,出任CEO。2007年2月,汉庭向天使投资人吴炯发行400万A类优先股。2007年3月,汉庭向IDG发行总额为400万美元的可转换本票,双方约定该本票在2007年6月转换为B类优先股。2007年6月,汉庭向成为基金、鼎晖、保银资本、北极光创投和IDG发行约3200万B类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价值4100万美元,每股1.27551美元。此时,IDG将之前的可转换本票转为370万B类优先股。汉庭还以1.53美元价格向上述投资者发行1300万B类优先股。其中面向成为基金发行的480万B类优先股的期权,最后转移给北极光创投和吴炯,于2008年6月行权;向鼎晖发行的480万股,鼎晖放弃行权。除此之外,还有310万股B类优先股,价格为1.27551美元,向成为基金、鼎晖、IDG发行,均在2007年12月执行。按照2008年1月的B类优先股股票认购协议,季琦、吴炯等三人又购买1170万B类优先股,价值1800万美元。2010年3月26日,汉庭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锦慧,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007/201007271786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