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医疗界大V于莺:网红开连锁诊所,民众“看病难“能否彻底根治?

医疗是技术行业,它有一部分可以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一些优化,进行一些改革,进行一些模式创新的。但是真正的医疗是离不开医生、离不开一个平台,这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事情。
2016-07-10 01:08 · 投资界     
   

  随着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及创业浪潮的不断发展,现实世界的诸多领域正在发生各种变革:下一代基因技术将如何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医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转型的结合将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企业服务和消费升级会如何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

  7月9日,2016联想之星WILL大会聚焦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主题,通过论坛分享和创新科技展示等形式,呈现嘉宾及星友们对未来世界的期待与实践,给现场参会的600余名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及媒体人带来精彩干货和实用资源。

  会上,美中宜和综合门诊部CEO、微博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以“连锁诊所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演讲。她认为,医疗是技术行业,它有一部分可以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优化,进行一些改革,进行一些模式创新。但是真正的医疗是离不开医生、离不开一个平台,它是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的行业。

医疗界大V于莺:网红开连锁诊所,民众“看病难“能否彻底根治?

  以下为于莺演讲实录(有删减):

  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讲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刚才陆刚老师说了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或者分析了将来的医疗投资市场 ,我是非常非常认同的,当时我从协和医院辞职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你这么大一个网红,为什么不到互联网行业创业呢?你随便忽悠一下,弄几千个医生,这个公司的市场估值就会特别大,一下子财务自由了,想干吗就干吗。其实,作为一个接受正规的传统医学教育的学生来说,我始终认为医疗是技术行业,它有一部分可以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一些优化,进行一些改革,进行一些模式创新的。但是真正的医疗是离不开医生、离不开一个平台,这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事情。所以当时历 尽千辛万苦,也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终于一家诊所在北京落地了,非常的困难。网红在政府上面有什么政商结合的优势,这话根本就不成立。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疗?

  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是从医院出来的。我本人是协和医院的原来的医生,而且是所谓的“亲生的孩子”,协和医大毕业的,原来在协和医院的时候,从来没有觉得看病这么困难吗?不存在体制里的医生认为看病是很难 的事情。但是一旦脱离这个医生身份的时候,同样会遭遇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知道,所谓淡季的时候,就是医生看病人,还能从病人之间穿过去。一定要给自己找出一条路来,才能到病人身

  边。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对医疗环境挑吗?其实不挑。中国的患者,他对医疗的要求高吗?其实也不高。这是协和医院门诊大

  厅挂号的时候,号已经挂完了,如果号还有的话,大家一定不是这样的状态了。大家看过纯洁的春运火车站吧,比那还恐怖 。现在是号挂完了,表情都很茫然。

  我现在做一个诊所,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大小小的社区卫生站特别多,我所在的诊所附近就有三个社区卫生站。他们已经 开始推广服务了,早八点到晚八点,服务时间在延长,但是基本门可罗雀,老百姓就是拿个药,或者测测血压血糖,没有起

  到非常好的基层医疗的作用。现在国家开始说一定要家庭医生签约制,争取在2017年达到30%的签约,2020年达到100%的签约。我们觉得最基础的社区医疗应该更有活性。

  比如说我们有这么多全科医生,但是有没有听过全科医生的群体里都在聊什么?都在骂娘。整个中国的医疗界,最最穷的最 辛苦的就是这批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收入非常低,也没有那么多灰色收入。但是这是香饽饽,领导拿了大头,你根本拿不到多少。我们在这个群体里听到最多的是全科医生在骂娘。当国家制定政策,说要30%、100%签约的时候,那帮全科医生说又是 面子工程,又要填一堆表格,没有用。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觉得商来了。

  另外觉得很奇怪的是莆田系的医疗机构。我觉得应该分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完全行政化命令的前提下,莆田系是给中国 医疗进入商业化,这是个伟大的步骤,不能否认。但是他们在这样一个奇怪的土地上野蛮生长。我们之前都说魏则西事件,这个事件问题到底是哪里?其实是诊疗标准和基础医疗,包括老百姓有没有信仰,知不知道这个疾病到了什么层次、什么程度, 真的应该听一个很靠谱的医生的话。

  另外是缺乏市场竞争机制,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三级诊疗形同虚设,我们也知道,很多时候国家的政策都是好的,它希望 建立三级诊疗,希望医疗资源充分利用。我去过一些南方的社区卫生站,卫生站门口放着一个刷卡转诊机,刷一次卡,政府拨五块钱给这个社区卫生站,其实医生看了吗?没有看,就是走一个形式,到公立医院看病了。我们有很多的医生仍旧在努力把这个收入公开化、透明化、阳光化,但是这一部分的灰色收入依旧是很大的盘。

  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国家的医疗要做到绝对的社会公益属性或者政府福利属性的话,它的效率可能会受影响。在这个效率会受影响的情况下,市场属性就是作为必要的补充部分,不是一定要鼓吹市场化,医疗这两个属性是缺一不可的。任何只强 调公益性或者只强调市场化的人,其实都是把医生、医改还有患者带入了歧途。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呢?其实很简单,我也作为病人,完全没有找过任何的关系,在北京的三甲医院看过病,最后放 弃了,选了熟悉的关系户,因为的确没有办法,连门都摸不着,挂号也挂不上。

  2014年我准备在北京开一家诊所,先是选址,我才知道政府官网上贴出了开一个诊所需要这么多文件,完全需要考验你的逻

  辑思维能力的。我们看很多发达国家,一个两百平米、一百平米,甚至几十平米,台湾一个诊所五、六十平米, 完全可以给周边的居民提供很好的家庭医疗服务,但是在北京、在中国行吗?不行。这样一个行政区域规划,包括诊所的设置要求下面,我们 只能开大诊所,这样投资人就头疼了,你的成本一下子高了。所以最后从想开一个全科小诊所入手,最后开了一个两千平米的大诊所,盈利遥遥无期了。

  我认为,只要有尝试,只要摸清一个产品的闭环,只要这个产品能推到市场,能做到引爆款,能让我们的患者、让我们的客户获利,那时候就不再限于2000平米的诊所,不再限于成本,只是按照原来诊所的经

  营模式,你去考虑看病才能挣钱。这个诊所目前为止,五年之内都不要想盈利了。而且北京的私立医疗诊所,五年一个周期 ,现在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五年也是很乐观的数据。

  固有的规章制度已经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门槛看上去很多,这才意味着个行业有机会。这个时候,你们是不是认为,只要把政府关系搞定,只要找到一些地方,就可以开连锁诊所了呢?其实不是。我发现整个诊所运营当中,找 地方,布置科室,跟卫生局处好关系,包括跟周围的居委会、社区、消防、城管、收垃圾的搞好关系,都不难,真正难的是我们的医生。

  我不只一次说过,中国的医学教育是很畸形的,是60分到100分的教育,每个人从医学院校出来,考试获得了医师执照以后, 一路晋升到专科,升教授、升知名教授,成为专家。体制出来以后,上升的路径在哪里?我们外面很多的医疗机构,包括诊所,你也可以考副高,可以晋升教授,我们说主任医 师,其实都是这样的,这样的路径也是需要提供给医生的。

  所以我们投连锁诊所,到底是投硬件还是投人?人又那么难,硬件又有这么多局限,我认为,你有钱都行,无所谓,现在是 圈地盘的情况。卓正有好几家,在广州也有,现在进到北京了,他们走的是低端的路线,而且比较香港范,比较美式。和睦家诊所,今年开始也独立核算了。又比如说蓝卡诊所,这是扎根于社区的,现在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最后UMP诊所是香港的 诊所模式,他们已经在香港上市了。这个模式在香港 是很成熟的,他们也正在进军北京市场,这个模式在北京能否落地呢?我认为关键还在于人,在于我们自己的北京医生。

  第三部分就是汇聚人的力量。我们既然知道我们医学教育、医院的教育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那是不是这一摊就该放弃了呢!其实投资人早就放弃三甲综合医院了,综合医院怎么跟公立医院抗衡?美发抗衡。真正还是要落地在基层,落地在真正基础医疗的服务。现在很多的大V从科普开始的,也包括很多的比如说小儿外科的裴医生,也在写科普。

  另外是标准化的家庭医生培训。另外建立科学的转诊体系。到了最后,这些人可以了再去想,这个时候连锁诊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许那时候有个实体诊所已经不重要了,

  或者说在北京有两三家实体诊所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我们发现,健康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如果我们侧重了基因,侧重了肿瘤,侧重了一些非常大的手术,如果我们入门 关、健康的守门关、基础关把握不了的话,你会发现医疗费用仍然超支,如果只注重基层的预防,而忽略了技术的发展,你会发现,到最后我们得了重病了,依旧没有好的治疗方案,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环节。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7/2016071039934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