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庆:投资机构管道化、渠道化存在巨大风险
我是2001年进入这个行业,02年的时候,当时形势还是非常低迷,整个市场非常低迷,作为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人来说,*批的资金非常难募资到的,新金融行业的人跳槽都不知道往哪里跳,那个时间点是整个行业初期播种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常煎熬的时期。
2009年左右,我们开始启动*只人民币基金,因为在09年之前,实际上我们一直在管理美元基金,虽然是一个本土的机构,到了07、08年的时候,创业板开始了之后,开始用美元基金投资中国的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的A股市场上市,到了09年正式募集相对比较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社保基金成为了LP,这样就出现了一批国内的人民币的VC和PE基金,而且在那一段时间里面,还是投资一批偏成长型的企业,当时人民币基金对于投资早期企业还是相对谨慎的。
2015年肯定还是非常不确定的一年,过去坐在台上这些人,经历过很多的东西,美元的、人民币的、早期的、中后期的、IPO的问题、并购的问题。之所以作为基金管理人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不同的时期,针对调节自己的投资节奏,投资策略,投资阶段,包括投资领域的调节,核心就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对于投资人的回报。
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第二个是价值投资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的,这一点在15年的时候遭到一些挑战,好像一二级的市场资金被打通了,而且专业机构,投资机构,基金管理机构被管道化和渠道化,甚至变成了一种新的创新模式。
全民创业、创新之后,全民财富管理的诉求,而且大量的资金池,银行的资金池也放不出去,房地产不能做,P2P有问题,海外投资渠道不畅通,直接干二级市场,波动风险非常大。
所以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管理公司,甚至是有很多创业企业本身自己募集资金投自己。现在满天飘的都是一手货,二手货,三手货,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资金是投向哪里,有好的一面,说明中国有钱,大量的资金开始进入到一级市场,来推动创新创业。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毕竟基金管理人是一个资金的稳压器、变压器,或者镇流器一样,是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投资组合的方式、风险控制的能力加进去,而且对他进行其他资源的帮助,来帮助他完成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过程。如果简单的行业管道化和渠道化,直接对接资金,这个风险会非常大。
而这个风险我相信在未来两到三年里面就能够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