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LP之间,GP如何取舍?
张扬:华控基金是专业的LP管理机构,就是GP,机构非常注重LP的选择。基金设立到现在,LP单一投资份额没有低于5千万的。我们倾向于那些成熟的PE投资者,有三个标准。首先,投资者或机构,一定是要非常了解PE行业的投资风险、投资收益的;第二,LP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有非常强大的认可度,保持一致;第三,要求LP是有可持续出资能力的,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三点是我们选择或者倾向LP的主要方向。
郑朝予:台上有六个LP,两个GP,市场上的资金还是比较多的。亦庄的王总讲了,LP很幸福,GP很苦,其实做好的GP不容易。回顾真格基金的发展史,刚开始所有的钱都是徐老师个人出的,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新东方老师出身的人,能够做一个好的金融基金管理者。十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出了2800万美元,投了五年,大概是28倍的回报。真格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逻辑,是首先自己要下苦功,当真格有了一定成绩以后,依然很好地对待LP。早期投资风险很高,对行业发展有耐心,愿意与未来绑定,可以忍受现在的风险,这样的LP我们愿意做投资组合。我们的LP在VC里面放一部分,去均衡分散,我们既然做早期投资,就要把我们的投资哲学、投资策略、品牌做到极致,把基金能力锻炼出来,把系统建出来了以后,很多在座非常好的LP能够和我们携起手来,打造一个更好的创投生态圈。
廖俊霞:台上是两位GP,六位LP,听完两位GP讲完之后,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以张总说的几点来衡量自己是不是合格的LP。
王颖:中国以前都是一些天使投资人,现在向机构化发展,天使投资这一部分的GP,我们非常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作为GP主要发起人,他有对人,对团队的识别。
廖俊霞:不同阶段的基金有不一样的特点,选GP的时候很难有完全一致的标准,对早期、中期,或者是并购,对GP都有不同的区别。让LP觉得很焦虑的一个现象,是发现新基金越来越多。
新基金越来越多,LP如何看待GP在中国的独特现象?
龚彦焱:我们在会议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投了40多个基金里面,30多个GP,分为两个阶段。最开始,GP跟随硅谷银行母基金来到中国,投了一些美元GP,包括在美国成功创业,还有已经在美国有总部,通过中国团队重新招聘投进去的。去年开始投新锐投资人,因为市场在发生变化,有非常多的投资人在自立门户,或者有一些新的独特打法。从母基金的配置角度来说,首先考虑整个母基金希望实现的收益是什么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哪些投资人,哪些打法的布局,使得我们能在这个币种上投到创新经济中最主要的企业。在考察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到哪些GP在哪些领域有哪些擅长的打法,使得能覆盖到这个币种最领先的一些公司。
林旭初:首先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新的GP,13年成立的。LP也看GP的年限,或者团队在一起的时间,过往业绩是很重要的。成熟过程中,如果单单是从做人民币的基金这个定义来说,08年开始才有人民币基金,才有有限合伙法。基金的概念,其实是蛮新的一个词,基金灵活的应用是在急速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不一样的基金,比如说天使基金这个词其实是很新的,过去有天使投资人,但是没有天使基金这个说法。我们作为GP对LP的理解,有很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基础设施,我认为本身也是一个投资品,是可以获取股权回报的领域,但是需要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还没有真正的成熟。
刘英魁:这个问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不要从价值观的角度去看。现在行业很火爆,但是不久前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成立了一家基金,希望我们投资。为什么要做基金?他回答说因为做基金赚钱,这个回答没有错。创业16年,我看到赚钱的人永远是少数,把BAT、京东这些真正赚钱的项目剔除之后,还有谁赚到了钱?选择一个行业创业,赚钱应该是创造价值过程当中一个副产品,如果做一个事情就是跟风,我打赌这个行业是赚不了钱。中天嘉华一个很现实的观点,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上市压力,只是希望我们做的每个项目真正让投资人能赚到钱,作为LP和募集端,都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如果LP和GP都营销,这个市场是有危险的。
王颖:大家都在说创新驱动、双创,实际上股权投资也是双创的一个体现,对新的GP来讲,还是要给他一定的宽容度。新的GP团队要思考你的基因、你的专长跟你投资的领域是否足够匹配。第二,你的团队是不是一个合力很强的团队,要有过基金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再就是你的心态,价值观是什么,是要做一份事业坚持价值投资,还是只是为了短期实现一个财务回报,这些其实是LP在选择新GP的时候,也会关注的一个点。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12/20161208406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