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现在新三板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是一个平台。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还是要有一点耐心,等着新三板进一步的发展,期待着竞价交易实现可能新三板的交易才会活跃起来。
2015-05-28 19:20 · 投资界     
   

  投资界消息5月28日,在宁波市人民政府支持倡导下,宁波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与清科集团再次携手举办的2015中国股权投资论坛在宁波南苑饭店举行。天津海达创投执行总经理刘杰、天星资本主管合伙人何沛钊等就“新能源、新材料演绎新型未来”展开了讨论,以下为论坛实录: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刘杰: 投资机构看淡新能源行业,转向新材料领域

  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海达在材料领域的投资策略。我们一个是国际高分子,另外就是无机金属和无机陶瓷。我们是希望在材料领域筛选出来高附加值的新型材料企业。

  总结刚才各位老总对新材料、新能源行业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概概括起来,其实对新能源行业看来都是看淡,尽管很多老总都在这里赚到了钱。但是不约而同的都把投资重点转向新材料领域,概括起来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三板是现在比较热点的话题。在市场这么火爆的背景下,对于我们这个企业究竟是不是一个好机会?

  总的来说各位老总觉得新三板对于企业不是个坏事,对于好企业就更是一件大好事。

  新材料行业,好多企业都比较小。对于投资机构来讲,怎么对这种小企业进行评估?

  投资的时候是用市盈率定价吗?

  简单来讲,就是高有高的道理,其实不是PE高,是因为PE估值已经过时了。

  概括起来,不管是对行业还是对投资的企业或者企业的投资人,看的都是未来。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何沛钊:好企业尽快上新三板,它是未来VC/PE的主战场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星资本的何沛钊,我们是北京一家民营的VC机构。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围绕着中国新三板进行投资布局。截止上周五,我们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投了205个企业,有140多个是在新三板挂牌,剩下的50多个还在陆陆续续的挂牌当中。我们最大的投资思路,是坚定不移的首先认为新三板是中国未来资本市场的中心。第二,我们认为新三板还会是中国持续发展创新经济的核心引擎。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各行各业的投资是创新性行业、高科技行业一半以上都会从新三板上面出来。我们投资的思路是围绕着新三板把10%-15%的企业来进行批量化的投资,这样能够保证未来国内最好的1/3或者1/4的企业都是由我们投资出来的。

  新三板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布局方向。基于这个,我们划了八大投资行业,新能源是我们投资的非常重要的行业。我们现在投的新能源方面,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配套的整个产业链上面。做电机、做电控,或者是做充电桩站的建设。我们投的都是比较小的企业,但是可以看到这一两年来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业绩增长非常快的。好的连续一年、两年业绩都是几十倍的增长。我们的策略还是系统性的找这种非常好的行业,比如:军工、TMT、新能源汽车。找到一个好的行业之后,就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企业,上下游做一些产业链上的投资,然后把它们批量化的放到新三板上面挂牌。可能2-3年之后,这些企业经过自身的发展。有的好,有的坏。好的能够作为新三板上面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把产业链整合包括资本整合做一些后续服务及成长的动作。

  新三板发展的大趋势刚才我也讲了我的看法,是未来VC、PE的主战场,也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是放大器,好的企业上新三板以后政府给政策,有投资人给你资金,客户也认可你,因为你是规范的公共公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差的企业上了新三板以后由于要付出更多规范性的成本。新三板好的企业肯定是要尽早的跟资本市场对接上新三板,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到底上不上新三板,我认为是一个需要判断的。好的企业尽快上,不好的企业还是需要斟酌的。

  我们的定价方式首先肯定是根据不同行业不一样的,但是截止到目前绝大部分还是用市盈率的方式来定的。因为我们是一级市场做VC的,二级市场基本上也是市盈率反映是最普遍的方法,我们肯定要估值体系接轨,要不然怎么退出收益呢。所以市盈率是核心。第二个,可能市场上认为现在满是泡沫。我们认为不是特别大的泡沫,这是一个。第二个,现在新三板平均市盈率做市的是60来倍,协议转让是40来倍。但是我们投的时候很少有超过15倍市盈率,所以我们是不用担心的。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蒋国云:看好新能源汽车领域,市盈率是很落后的估值方式

  我们主要是以投资新能源和互联网为特色的机构,目前规模80多亿人民币。我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时有比较好的运作,二级市场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在全国排前十名,一级市场也能在全国排前十五名。主要的方向是清洁能源,我们也是去年清科清洁能源十佳投资机构之一。

  我估计大家对于新能源的方向可能也差不多,我们觉得主要的观点还是未来中国新能源领域,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电,还是节能也好,我们肯定最看好的,相对来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个可能大家也是比较类似。我们可能将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相结合,就是所谓的“汽车后服务市场”和新能源服务市场相结合,我们更关注里面所谓的交通要道、关卡,这样的可能是我们投资的重点。

  我们投完之后,可能跟其它的有点不太一样,我们尽快走向资本市场。这里面新三板占一部分,我们有些往并购方向转,这个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还很关注节能领域,就是未来对于像北方和南方汽车上面或者建筑上面节能的薄膜,节能的技术这方面我们比较关注,这也是比较大的一个蓝海市场,与汽车后服务市场相关。我们把汽车后服务市场和新能源汽车相结合,这是我们比较突出的特色,再结合资本市场,就是这个方式。

  刚刚大家都说新能源汽车,包括新材料。其实这两类在资本市场,包括:创业板和新三板表现应该不是最佳的。为什么表现不是佳呢?从毛利率也可以看出来,毛利率普遍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因为与新能源相关的,不管是现在光伏电站、风能、发电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政府的补贴,这种我认为持续性是有问题的。对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存在大量的因素占款。我觉得这在新三板或者说资本市场这两年表现不是很好。一个,大家认为就是一个制造业。第二个,因素占款太多。

  我觉得在新三板、主板、创业板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做不大。你们家生产的和他们家生产的,只要性能差不多,你就很难说比他好。不像手机是消费电子,我们家生产的和你们家生产的即使一样的,还是会买苹果、华为,不会买不知名的品牌,这也是一个问题。  

  坦率的讲,新材料、新能源不是我们配置的重点。我们一级市场做的比较大,二级市场也做的比较大,我们两块市场是联合在一块儿做的。我觉得大家还是喜欢互联网的那种概念。

  我对新能源汽车还是比较看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新能源汽车还是可以用“新”。我认为互联网本质是去中介化的过程,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中介,这个东西应该用电。所以我觉得发动机是可以被替代掉的。新能源汽车怎么跟互联网相结合?可能会存在一些平台机器或者是视觉机器,这个是有可能的。这是我的感觉啊。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投资方法,市盈率本质上是一个很落后的估值方式,因为很多东西解释不了。所有市盈率的估值方法等等,都是基于工业化时代的结果。它解释不了很多,比如:中石化、中石油,或者是新材料也可以举。你说太阳能前两年无锡尚德四五年前没有倒闭之前,可能十几二十倍,很快你就没了。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认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估值方法没有突破。我们没有概念,所以大家也是闷着脑袋投。

  我们投VC和PE跟创业板有点不一样。没有上市的和新三板公司不存在收购别人的权力,但是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隐含着收购别人的权力。所以很多人对于自己公司上市没有信心的,还是愿意卖。这个事情其实单纯从市盈率估值是解决不了的。比如:我是一个垃圾公司,我没有市盈率,业绩很差,他为什么存在。因为隐含着对别人进行收购的权力。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潘海峰:新能源投资除了看企业和团队,还要有耐心

  力合清源创投的投资特点是,我们团队大部分人,包括合伙人和业务人员第一学历都是理工科的背景。所以我们投资科技类的项目比较多,成长期、早期的项目比较多,投资的领域主要是三个方向。第一个是TMT,第二个是先进制造。第三个是跟这场论坛相关的清洁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相关的技术。

  新能源这一块的投资,从逻辑上来说,确实中国经济发展了30多年,这个逻辑下新能源将来的发展应该还是可预期的。我们觉得光伏和风电因为相对比较成熟,我们在新能源这一块投资了一些光热发电的技术。我个人觉得新能源这一块投资,除了企业,除了选择团队以外,可能还是要有一点耐心。新能源这个东西,可能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政府的各种政策,包括电价的政策等等,可能要有一点耐心。这是一个。

  另外,在材料这一块。因为我们基金的周期相对比较长,除了一般的基金以外还有天使基金。我们在材料这一块,2011年的时候天使基金投了石墨芯(音)这种材料。石墨芯(音)作为新型材料,这几年显现出来它在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而且对于现在新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它业务的发展可能有的时候受制于国家的政策。但是现在包括新三板,包括将来的注册制,实际上是为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常州在围绕碳材料研究为核心做产学研结合,科技孵化、产业的孵化。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政府某种程度上不完全是一个裁判员,他很大程度上都会像一个运动员一样参与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是好的。因为现实中国政府掌握的资源最多。他如果觉得需要推动某一个新的技术,新的产业的发展。他能够调动的资源,实际上是比像我们这样的基金,像企业家他们调动的资源要多得多。而且中国有一个特点,个体都在竞争,这也会更快速的推动产业发展。这是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政府的出发点可能从政绩的考虑,他考虑的角度不太一样,很有可能也会造成这种重复投资,然后个体;比如:一个团队落户,你给100万或者给200万这种争抢人才,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一种浪费。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现状我觉得政府对于这种产业也好,对于技术的推动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张云鹏:新能源产业已经不存在了,很大一部分新三板企业价格虚高

  松禾资本做了这么多年,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向是新材料、新能源、移动互联网。我本人本科学的是化学,研究生学的是新能源,所以基本上新能源和新材料工作做的比较多。

  新材料一直是我们的一个重点投资方向。但是我们关注于一些高分子类的新材料,或者金属类的新材料。投了这么多年新材料,感觉国内相对来讲一般都是在某一个方式是一个突破,但是跟美国的杜邦或者是3M这种有矩阵形式的公司,确实还没有找到。我们投的项目,所有加个“新”字的,今天的“新”就是明天的“旧”。所以说其实我们也是在“新材料”这一块也挣了很多钱,有些项目挣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都有。但是几十年以后,又会变成“旧”的了。所以对于“新能源”我是比较纠结的,这两年我把“新能源”从我的投资方向剔除出去了,我认为已经不存在这个产业了。光伏一砸十几二十个亿,也不是我们VC和PE机构玩的事。包括新能源汽车,其实最终还是要回到材料,包括充电桩本质上也是高端制造。所有的东西你说是新材料也好,不是新材料也好,高科技也好,不高科技企业也好,一个简单的净利润率就能衡量。我认为净利润是第一的。所以新能源这一块,在我这一块已经作为目前投资比较少。我现在主要投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和新材料,我这边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我说一说新三板。我不是特别针对新能源或者新材料。对于企业来说,对于项目方来说,我觉得能够抓住现在这样的机会去上新三板也好,或者是创业板也有新兴板块,对于企业方来说应该是有机会上新三板还是要抓住机会去上新三板,尽快的去上新三板。现在新三板非常明显的,对于企业来说上了新三板再去做增发融资。跟没有上新三板一家一家的找PE、VC的难度、估值都是不一样的。多拿一点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肯定是好事。但是就新三板的现状而言,对于投资人而言,企业上了新三板,对于你的退出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容易。因为现在新三板的交易还是很不活跃,我们基金在新三板也有5家企业挂牌。我们想退出,企业一天只有几十万的成交额,那你怎么退出啊?应该说现在新三板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是一个平台。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还是要有一点耐心,等着新三板进一步的发展,期待着竞价交易实现可能新三板的交易才会活跃起来。

  在我眼里新三板、创业板都是一个平台。你说你企业一年有三千万利润,如果咱们俩聊天我会合理的怀疑你有一些吹。新三板其实也是经过中介机构专门审核的,就是把你的公信力会提升。你这个企业对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为你背书,说他说的是真话。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公司肯定是有一定帮助的。另外一个,新三板现在价格这么高,包括我们投资的企业,包括我们看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些虚高?肯定有,或者还有很大的一部分虚高。包括交易不活跃这些问题存不存在?肯定存在。真正的活跃交易就那么5%、10%的企业就把90%的交易额搞掉了。大部分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实际上也卖不出去的。

  我们该不该上新三板?上新三板有什么坏处?唯一的坏处就是你要交税了。一般我们投资企业的时候,要求也要做规范企业。既然是没有坏处,没有坏处就上。你说新三板有泡沫,泡沫啥时候退?其实谁也不知道。中国这个事情也是挺复杂的,所有的制度在没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转板,但是万一哪一天转板制度真出来了呢?我的建议是新三板能上就上,因为它唯一的坏处就是你要交税。

  新材料还是要抓住主要的市场。比如:像我投的科隆,它就是做高分子的东西,其实能用的领域很广。它就抓住两个方面,这两个都是空间非常大的,这个企业做的非常大了。一定要找到自己后面的市场相对大,如果后面市场相对小的,这个事情就很难玩,有可能就做不起来。所以我现在投新材料,就关注它后面的应用领域有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市场。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叶聚利:新三板能上就上,反正上了也没有坏处

  我们近几年投了国家高科技的企业,着重以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

  新能源我们过去投了很多。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赛伯乐在新材料行业这两年做了一些投资的尝试,我觉得还不错。我们在宁波投了一个做高端制备的,这帮人是美国海归回来的。他们做高通量的材料基因制备,通过这个可以快速的加速材料与结构的研究。过去可能花10年时间要研究材料结构,他通过一周时间影射到基因晶片里面马上就可以研究出来。我们早期投的时候估值6千万人民币,我们投了1200万,占比是蛮高的。我们通过投资他,又一起建了中国国际材料基因研究院。通过这个研究院又吸引到美国、俄罗斯顶尖的材料基因专家,包括在硅谷的一些好的公司一起来发现一些新的材料,再把它在宁波孵化,又结合了宁波材料科技城。我们想依托材料基因研究院以及材料基因制备项目,同时我们在硅谷又成立了硅谷的孵化器投资基金。这样整个联动起来,然后带动新材料产业的投资。

  资本市场活跃对于我们创投来说是好事情,我们特别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好的退出渠道。这是我们风投可以有退出的渠道,把钱拿回来再去投更多的企业。我跟张总的观点一样,我们所有的企业,我们就说:第一,新三板是一个很好的资本市场。因为现在你能上就上,上了没坏处。第二,你增发很容易、银行贷款很容易,泡沫的时候赶快把它上去钱拿来,你可以发展,这是一个方面。说不定我们也可以找机会退出,大家都是双赢的局面。另外一个,上新三板才可以规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放心的事情。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说推着他们一定要去上新三板,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根据他自身的战略不同,我觉得有企业家自主跟董事会去选择。我是这样想,我们更偏重于去投初创期跟成长期的企业,因为那个企业是我们认为它的溢价水平不是很高,而且我们真正能帮到他,帮助他们成长,也能体现我们风投价值的地方。同时,我们会帮他做很多增值的服务,帮他成长起来。

  我觉得新三板挺好,大家一起来支持企业上市。这帮企业当中肯定会大浪淘沙,一些优秀企业可以转板。能上新三板的企业我们希望他能上,说不定以后大家就并轨了,注册制以后大家一视同仁。我觉得这个机会要抓住,我们也是支持的。

  每个城市都在找自己的产业方向。杭州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还有很多高科技等方面。宁波做了一个新材料科技城、产业城,做的很大,政府也下决心要把它打造成未来的一个主导产业。为什么呢?他并不是凭空要做这个东西,因为它有它的基础。宁波的高端制造业比较发达,宁波的中科院材料研究所宁波所在这边。还有一个,就是宁波认为可以通过中科院材料所等等一些全国顶尖的高端研究机构的人才,以及宁波的产业基础能够把这个产业做好,所以做了一个新材料科技城。我们是这样觉得的。如果政府能够把人才、产业资本以及科技,还有当地的一些政策如果能够把这个链打通的话,我觉得这还是大有可为的,能够起到产业集聚,产业迸发的这么一个作用。我认为宁波是有这个条件,未来三五年能够在新材料产业上有所作为的。 

新三板10%的企业占了90%的交易额,剩下90%的企业是融不到资的

  尤劲柏:新能源领域已入红海,创业者不要进来了

  目前毅达资本这一块整个业务涵盖了VC、PE,包括不动产投资。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200多亿元,整个投资方向涵盖了我们国家确定的七大新兴产业,另外还有文化产业、服务业等等。

  新能源是毅达资本历史上投资最成功的一个行业之一。新能源发展了十几年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不能叫“新”了。特别是在中国,我们的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去年整个行业形势稍微好了一点,好了一点在新能源领域也是冰火两重天。

  以前我们的风能装备制造行业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去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增加非常大。所以对于我们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刺激作用。光伏,去年也略好于往年。但是由于我们光伏的产能确实太过巨大,虽然国内市场有一些增量,但是很难消化掉巨大的产能存量。今年大家又看到,欧盟又要进行对我们政策上的一些反倾销,整个光伏行业可以预料的,在我们可看的范围内日子不会太好。所以在这些领域,过去讲的新能源领域,目前已经进入到严重的红海竞争的状况。对于创业者来讲,我觉得不适合在这个领域创业。

  刚才有几位老总讲“新能源汽车”。现在显然“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投资机构、投资行业的一个热点。新能源汽车大家还要注意一些风险,目前我们整个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更多的是靠政策推动。实际上去年整个情况下来,我觉得跟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定的层面来讲,中央政府还是被地方推着在动。应当说整个的效果还是跟预期有一些差距。另外一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可能还要关注的就是技术变化的风险。因为各种技术很多,光电池,各方面的技术很多。包括我们的充电桩,去年应当说发展非常快,但是今年就冒出了一大堆的企业做充电桩。现在我们也看了好多做充电运营的企业,想进入这个领域。

  像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还要看国家后续的政策推动力度到底怎么样。而且我们现在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有不利的就是去年以来的原油价格下跌,对这个行业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新材料这一块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重点。新材料这个领域,确实是挺有意思的。新材料我们觉得叫它领域,不能叫它行业。新材料应当说是整个中国制造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我们的制造能力、加工能力很强。但是在材料这个领域,确实始终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非常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最近媒体报道,说:日本抓了一个企业家,日本一个企业家被日本政府给抓了。为什么抓这个企业家呢?他向中国出口了碳纤维,他出了大概有一千多公斤碳纤维绕到韩国卖到中国。这些高端的新材料,其实发达国家对我们是封锁的。这就意味着,应当说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但是新材料呢,应当说它比较分散,附着在各个行业。许多材料实际上很细分、很细分的一个领域,要想做的很大也很困难。所以在这一块,我觉得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来讲,也是对你行业的研究,对你行业认识的深度要求也很高。

  对于新三板总体来讲,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于新能源、新材料、创业的企业或者是对于我们的投资机构来讲,我觉得肯定都是利大于弊的。对于国家来讲,由于有的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逐步的向以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过度,我认为新三板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本支持平台。有一些公司现在一年有一两千万净利润,我们也在推他们进新三板。为什么?因为一两千万IPO不够,上了新三板以后定增,定增价格比IPO还高。现在很多新三板公司一定增,30倍、40倍市盈率,看的吓死人。这是提供了很好的资本补充的渠道,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来讲为什么也说是利大于弊?现阶段短期内的弊端是很明显的。

  短期对于我们来讲确实是带来了一些估值上的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应当说还是利大于弊。利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了新三板以后,让我们有一个短期内能够快速看到退出希望的渠道。虽然现在目前新三板整个的交易量还不活跃,这是有特殊原因。比如:现在做市商很少,只有证券公司才能做市。如果做市开放,将来更多的机构做市的话,交易会不断活跃。有新三板以后,给我们投资早期项目能够快速的退出提供了希望。

  刚才好多同行们讲,新三板因为有了一个平台来帮助我们一起来规范被投资企业。以前我们投的企业如果离上市还比较远,就靠投资机构天天盯着他。现在上了新三板有证监会、证监局、券商等管,有一大堆人帮你监管他,让他规范。还有就是它有价值发现机制,对于并购有一个可参考的估值。我觉得总体来讲,新三板对于我们来讲是利大于弊的。

  我认为未来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因为新三板跟主板比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它现在实际上就是注册制,而且目前来讲新三板的三种交易方式“竞价交易”还没有开放。我觉得你值得去做市,我就可以做市。所以对于这个市场,我个人是前景看好的。

  新材料细分到每个行业都很小。可能你觉得它技术很高端,但是投进去以后发现天花板很低,长不大。新材料领域确实要看后面应用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只有足够大的空间我们才能做。第二个从实务操作,新材料我们会尽量选择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如果是很新的所有的市场都等待你慢慢开发,我觉得那种可能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低。第三个,投资投人。看你这个创业的企业家是不是有很强的市场化能力、产业化能力。新材料领域创业家,往往都是科技人员甚至科学家创业。这些创业人员有一个通病,只讲技术不讲市场。这一类企业,可能相对来讲成功率就会比较低。我们在判断新材料这个企业能不能投资的时候,我觉得这一点可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创业家的评价。他不要是书呆子,不要天天就想着那些高科技,而是要知道什么产品是市场能够接受的。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505/20150528383379.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