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分析一件事不用太复杂,可以用一种*程度简化的思维,典型代表就是那个“把大象放进冰箱”的段子:只需要三步,打开冰箱门,把大象塞进去,关上冰箱门。
所以,尽管风险投资听起来是一门高大上、很玄乎的功夫,其实也只需要两个步骤:*步,看中某项目,第二步,这位创始人恰好愿意被你投资。
回到正题。我们要分析的是一位1985年出生,29岁就完成敲钟的投资人。
2014年,29岁的经纬创投合伙人王华东完成两件大事:结婚和敲钟。
他在2011年11月以100万美元投资了陌陌,随着陌陌一路高歌猛进,经纬破例独自完成了1300万美元的C轮投资。2014年12月12日,王华东和他的同事就与唐岩一同去纳斯达克敲钟了。
入行四年升为合伙人,投资了口袋购物、美柚、Nice、友盟、Tap4Fun、魔方网这些耳熟能详的项目。他的投资人之路,简直顺得不能再顺。
如果用我们自创的投资“两步走”原则去分析,王华东的成功是有道理的,他的每一步都抓住了一些精髓。他真的不只是运气好。
时代红利+人脉发酵
一次,创业邦记者去经纬北京办公室找王华东请教点事情,王华东正沉浸在刚刚看过项目的兴奋中,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一边打字一边念叨,“这个创业者很年轻,但是创业的状态非常成熟,一定要投,最近就会签掉……”
转过年,这个deal就对外宣布,拿到投资的是美柚创始人陈方毅。
而陈方毅那边是这样叙述这次投资过程的:签约之前,王华东和他提到了八九条经纬的增值服务,他几乎都没有记住,总之,他就是愿意接受经纬的投资。
因为他觉得王华东太对路子,太接地气了。有一次在咖啡馆见面,王华东喝着一瓶青岛啤酒,陈方毅看到他就笑喷了:咖啡馆里喝啤酒?作为一枚不拘小节的山东人,其实你还可以手拿一根大葱!然后他脑补了一个让人乐不可支的画面:某著名机构投资人拿一根葱就着啤酒在咖啡厅里,喝一口啤酒咬一口葱。
后来我们将它总结为:好的投资人要有*的相亲能力,一旦看上这位创业者,就要让对方也迅速喜欢上自己,因此要自带cp感,彼此迅速“看对眼”。
回到我们所假设的投资两步走原则:*步是勘探好项目的能力,但是VC脑袋上都有根天线,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容易判断出商业热点与商业价值;第二步,让对方愿意接受自己的投资,这反而是一种隐形实力,好项目渐渐浮出水面,谁都能看到,凭什么最终你能投到,别人却不能呢?
所以,这些项目为何会拿到王华东的投资呢?他的优势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王华东曾是媒体人,在搜狐任网站编辑,2008年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从大公司报道做起,但当时他自告奋勇跑了很多创新领域的采访。他认为移动互联网将会是一件会很“重大”的事情,就主导开设了搜狐移动互联网频道,在当年的门户网站当中这也是最早的大动作之一。同时,他运营了LaRiver创建的一个关注移动互联网的独立博客mobile2.0,并且负责主办搜狐的移动互联网沙龙。
稍稍往前追溯,其实王华东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半个互联网圈子,由于自己一直是搜狐数码公社的粉丝,在西安读书的他趁着暑假期间来到北京搜狐去实习。后来,这个根红苗正的互联网爱好者又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守望者。
*次沙龙是2009年,主题为社交游戏。那时候中国的数码潮人刚刚用上苹果一代,互联网圈子的开放式沙龙也是凤毛麟角。这场活动来了超过100人,回头来看,*个特点是明星率奇高:奇矩互动CEO陈书艺,5分钟COO徐诚,热库CEO刘勇,后来创办了玩蟹的叶凯,智明星通的唐彬森都到了沙龙现场,王华东还和当年正在做社交游戏广告的陈欧换了张名片。
第二个特点是观众与嘉宾之间的认识率很高,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王华东的朋友,几年后,他们都成为了移动互联网圈子的创业主力。
王华东喜欢大家聚到一起面对面讨论问题的氛围。2010年9月他便被当时已经在经纬创投的茹海波挖走。你可以想象,他的工作从聚集一群有创业热情的年轻人讨论问题,变成去创业者所创办的公司拜访、谈投资,真刀真枪地参与到创业大潮当中。
再往后有了微信,大家对王华东有个印象:谈到一些话题的时候,他通常是把大家拉起来建群的那个人。
他的同事和好友,经纬创投投资经理庄明浩是王华东在搜狐mobile2.0结交到的年轻写手之一。庄明浩对王华东的分析建立在十足的了解上:王华东完全享受了时代所带来的红利,在他入行的2010年,移动互联网大幕刚刚拉开,而他与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乃至炮灰式人物都有交集,而且多数都是一对一的认真交流。有几次他与王华东去拜访自认为是行业大前辈的人,没想到人家竟然认识王华东,即使几年没见,打招呼的时候也能立刻想起来。
到后来,这种红利直接促成了一个结果,庄明浩说,基本上新出来的项目都在王华东的1-2度人脉当中,而且大家创业之后也愿意首先找到他。
换到朋友的角度,不得不佩服王华东的社交管理能力。
他说自己有一点脸盲,上周见过的人,这周看到的时候要反映一会才会想起来。而一旦想起对方,他又会立刻回忆起当时见面的场景。这是否算是一种天赋?一种基于空间和聊天内容的记忆力?
而且王华东对朋友的性格和经历的记忆是非常细致的,他还曾经记录朋友的生日,甚至并不以此作为负担。他参与创办了一个关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讨论组,名叫“饭醉团”。
说到这里,让人不由想起技术大咖曹政的QQ群,里面汇集了早年的个人站长和技术控,大多数已经功成名就。不过,饭醉团的成员不是那种广泛意义上的名人,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85后居多,大家友谊*,彼此的交往并没有基于商业上的合作。刚创办的时候,很多人在BAT打工,这两年则很多跳出来创业,也有自然而然组成团队一起创业的几对。
王华东不喜欢主动去结交名人,他与投资同行的交流也并不频繁。我们曾聊过工作与结交朋友的问题:投资人和记者都是那种阅人无数的职业,究竟会有多少人转化为朋友?自己更倾向于与怎样的人做朋友?他的回答是:性格直接和真诚的人。他不喜欢费脑筋去揣测对方的意图。
与他年纪相仿、思维跳跃的85年左右的创业者,在今天不仅是中坚力量,而且是投资热门人选,他所投资的口袋购物创始人王珂1984年出生,美柚的陈方毅是1986年,魔方网创始人王健是1988年。
*次见陈方毅的时候,王华东对他说,我很早就听说过你,只是当时你还在做返还网,现在看你创办了美柚,非常希望见面聊一聊。这其实是一种记者对于人物的敏感度,很早便开始观察,一旦对方去做了件自认为更感兴趣的事情,就迅速找到并一击即中。
这些年经纬和陌陌教他的事
再回头来分析“两步走”原则的*点,关于投资什么领域,投资哪些项目的问题。虽然每一位投资人的脑袋上都有天线,但是每家VC的风格不同。
王华东的投资视角又与他所供职的经纬创投的战略分不开。
经纬是他踏入投资这一行的*位东家,投资阶段主要是天使和A轮。这里允许他用较少的资金量、小团队的讨论和决策方式,去以一种较快的速度去做投资决策,然后等待市场的反馈。其实这与做一款产品是相同的道理——小步快跑和迅速试错。
王华东专注的领域是移动互联网、游戏和社交。他所投资的第二和第三个项目都是手游公司。
不过,这两个项目都很有戏剧性:Tap4Fun那时还是一家软件公司,向他询问市场上哪些项目比较赚钱,正巧王华东正在专攻手游,就介绍了手机游戏。Tap4Fun有过开发游戏的基础,之后就成了一家游戏公司。
上海慕和网络的情况更有趣,起初他要投资的是上海的另一家游戏公司,拿着文件飞到上海,对方却后悔了,说暂时先不要融资,接着他就见到了慕和的创始人,马上决定投资。见面的那天是慕和产品上线的前一天。后来慕和网络被凤凰传媒收购,Tap4Fun成了成都本土最亮眼的游戏公司。
看上去,两个项目的决策太过于轻率。其实当时经纬已经把赛道判断好,甚至是赛道的地势、拐弯等等细节也调查清楚,唯独需要找到优秀的创业者。王华东说,2011年初投资手游的VC并不多,所以,对整个产业没有做很深研究的人可能会觉得经纬太激进。
其实他们还是谨慎的。经纬保持着分小组讨论的规律,最早他和万浩基、茹海波经常聊的是智能机的覆盖量情况,究竟市场大势是否如自己想象中那样蓬勃发展。
而社交的投资又是另一种思路。
在王华东见唐岩之前,经纬已经投资了同样是陌生人交友的“简简单单”。*次见面,陌陌还没上线,他与唐岩甚至聊得一般,但是他没有放弃,产品上线后就拉着几位老大去加深沟通。
在这个项目当中,王华东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初次见面时,唐岩就坦陈了他对陌陌这款产品的阶段论:*步是人与人点对点的沟通,第二步是群组,第三步是做内容的深层沉淀。当时王华东没听懂,后来他发现,陌陌的成长完全符合唐岩当时的设想。
唐岩显得很拽,而且非常自信,王华东提出的建议曾经被他反驳回去。但是王华东非常佩服唐岩,尤其有一点:唐岩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陌陌和经纬谈好A+轮投资之后,阿里巴巴给出了B轮的offer,而且价格是经纬A+轮的两倍。唐岩坚持没有单独拿阿里巴巴的投资,而是先与经纬做完了A+轮,再进行了与阿里巴巴的B轮融资。
经纬会建议投资的公司每周发邮件介绍发展状况,他们只对唐岩提过一次,他便坚持每周执行,这是经纬的portfolio当中很少能做到的。也正因此,经纬对陌陌每个阶段的氛围和状态非常了解,C轮时,在张颖的提议下,基金规模只有超过3亿美元的经纬破例投资了1300万美元。
张颖也教了他太多东西,包括对于融资节奏的把握,1300万美元全部由经纬自己投下去,背后是极大的魄力。当时他们认为,每一次消费者注意力的转移会造就每个时代的几家超大型公司,他们相信陌陌就是那一家翘楚。
陌陌之后,王华东又投资了美柚和Nice。陌陌是陌生人社交,Nice是图片社交,美柚是女生之间的社区,它们可以被看做是社交红利上的不同细分。后来,经纬也投资了其他主题的垂直社交。
不得不说,王华东赌对了大方向,游戏和社交都是长期的生意,游戏基于娱乐这个永恒的主题,而社交产品是一浪接一浪的、历久弥新的话题。
庄明浩说,王华东看社交的逻辑特别流畅,他不停地尝试去投资,再通过市场和数据验证自己当初的判断。开会时,他曾经对同事说出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每个领域的投资其实都有一套逻辑,大家习惯于发现这套逻辑并且把项目套到这个逻辑当中去投资,但是社交不一样,社交当中有一些东西是说不清楚的,这时候要看产品的灵魂。
Nice没上线的时候,王华东就找了过去,刚刚上线就确定投资,半年之后又追加了一轮投资。
对于还没上线,但自己认为有所价值的项目,王华东基本上都没有放过。他还会冒出这样的感慨:不管你信不信,自己看很多项目的时候真的没有竞争,因为别人还没有注意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