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信中利资本汪潮涌:未来金融的行业机会同资产管理相关

投资界10月16日消息,在“2013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上,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表示: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前三十年完成了资本的积累,整个社会的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过去出口加工业的中小企业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自然会产生资本溢出。而产业公司在美国则非常注重资产的管理。
2013-10-16 15:49 · 投资界     
   

  投资界10月16日消息,在由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上,图为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


信中利资本汪潮涌:未来金融的行业机会同资产管理相关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国的角度来讲,产融结合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第一产融结合就是做实业对产业投资,金融产业、金融行业,这是在中国目前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尤其现在加上互联网产业,更多的产业资本都在蠢蠢欲动的进入金融行业。这个行业的趋势20年前就有,我觉得那时候1993年我刚回来的时候,我在摩根史丹利中国区当老总,我们第一个项目是投的平安保险,当然这个是用金融机构的模式,但是那个年代中国刚刚开放保险、银行、证券这方面的一些执照给民营企业做一个尝试,当然平安那个时候并不是把自己定位成民营企业,是一个混合制的或者以国有控股的一个保险公司的试水者。

  1994年的时候平安在筹备,1995年开业,中金公司,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也是1994年储备,1995年开业。民生银行刚成立的时候,那时候参与者并不像现在这么踊跃,当时有一定的政策性的意味,比如主要的代表性的企业,像新希望,万通等等,一半是政府的引导性的投入的民生银行。

  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产融结合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无论是国资的还是民资的,投到保险、证券、银行里都不赚钱,尤其最困难的是2002年,2003年,那个时候国有银行也不赚钱,国有银行或者说盈利的能力不像现在这么强,呆帐的比例非常大。所以,2002年,2003年,朱总理在的时候作为很重要的决策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出22000亿的不良资产,给工农中建让他们轻装上阵,到国际市场引入战略投资人,然后上A股,或者A+H。

  在前十年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大家真的是日子不好过,也没有获得很好的收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日子都不好过。为什么万通那几年卖给了史玉柱,史玉柱做建特现金流比较强。那个十年坚持下来,后来的十年就是黄金时代,2004年到今年刚好十年,中国的金融资产,银行的资产从不到20万亿到今天140万亿,增长了七八倍。盈利的能力从当时银行业两千多亿到现在超过两万亿,完全走出了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十年金融的黄金期。

  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对产业经济的极大伤害,造成的后果是全国的老百姓百分之六七十的都被房贷绑架,造成的后果是现在政府想启动内需启动不起来,造成的后果是百分之九十的股民都亏钱,它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今后的十年,我觉得中国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无论是网络银行还是乡镇银行,还是城市银行,还是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好日子将会逐步的光阴不再,应该准备接受一些寒意,因为如果利率管制放开,如果牌照放开,如果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高利率,高融资成本的环境下不堪重负破产、关门,不盈利,这样的话银行的日子,它的基础会受到动摇,在房地产领域里,过去旱涝保收的这么一个资产的类别也会发生变化,美国的次贷危机,或者是类似于1987年,1986年,那时候我刚到华尔街工作的时候,美国那时候叫ITC的危机,储贷银行的危机在中国也可能会上演。现在我们局部地产的下行已经给一些银行造成了呆帐的隐忧,有很多地方房价跌30%可能贷款人就弃房,这样形成呆帐。这样的情况看长一点,金融的行业,尤其是银行并不会像过去十年这么好的投资机会。

  再反过来说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投产业是不是好机会呢?结构性看,很多的行业,传统型的行业,过去制造业为主的,高能耗的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肯定是不行,对于金融资本通过PE,通过其他的股权的模式投资实业的话,这块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比较回报率的话,1994年到2004年十年,做实业的企业家获得财富的增长超过投金融的这部分的投资的增长,过去2004年到现在倒过来,未来十年产业投金融获得回报高还是金融投产业获得回报高要看结构。我相信未来投创新型的产业,战略型新兴经济的产业回报率肯定高,比如我们2003年到2008年五年投百度,120倍的回报,那个时候中国的金融行业的回报率很高的情况下我们走出了一个超过金融行业平均回报率很多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们做PE,金融做股权资本投资的,我们相信未来的十年还是有机会,比如我们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工程、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这些领域里能找到一些机会,投资的回报率一定超过投银行的股权,这样产融结合也不是一概而论。

  像苹果手里几千亿美金,他为什么不买个银行或者投个银行?因为他觉得他的资本现在是储备,也许他将来要收购别的有创新的公司或者是有新的IT互联网到来的时候,他手里不缺现金。所以,他不愿意把这些钱投到银行、债券或者保险里,但是产业公司在美国非常注重资产的管理,现金管理,我觉得未来金融的行业机会我比较看好的是跟资产管理相关的。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前三十年完成了资本的积累,整个社会的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三万多亿的外汇储备,民间的存款更是高达上百亿。这样的情况在产业产能过剩,传统产业过剩,一些过去出口加工业的中小企业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自然会产生资本溢出。所以,现在投金融的呼声和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产业里退出的资本太多,以后怎么办?你是交给专业机构去管理,保值增值,这个趋势未来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过去中国的一些基金以外,PE基金、共同基金,未来可能还有专项的比如对冲基金,还有房地产基金,艺术基金,利率资产,我想这些可能未来是产业资本应该关注的和金融机会相结合的一个趋势。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10/2013101635584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