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打车软件热闹背后:VC扎堆进入 同质化严重

30多个企业同时赛跑,同质化问题严重;商业模式不清晰,市场尚未培育完成,企业仍靠烧钱度日……这些还不够,就在一众互联网人士争相议论的时候,传说中的“有关部门”出现了。
2013-05-09 07:18 · 投资界  宁咏微   
   

  搭乘着O2O概念的春风,打车类APP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面前。在苹果APP Store里搜索“打车”,相关结果达30多个,企业获得融资的消息也接连传来,嘀嘀打车与打车小秘母公司分别获千万美金融资,快的打车、摇摇招车等也早已获得VC的青睐。

  只是,这个行业真的是想象中的“小而美”吗?也许,用“树大招风”来形容更贴切。

  30多个企业同时赛跑,同质化问题严重;商业模式不清晰,市场尚未培育完成,企业仍靠烧钱度日……这些还不够,就在一众互联网人士争相议论的时候,传说中的“有关部门”出现了。据悉,北京市交通委拟发布《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规范出租车电召服务,并强制统一在线打车应用。

  政府监管态度暧昧不明,面对层层质疑,尚处在“青春期”的打车应用路在何方?这个行业会不会成为继视频、团购之后的另一个泡沫?

  同质化严重 行业发展堪忧

  目前,市面上的打车应用使用方法基本一致:用户用手机免费下载安装软件,通过软件中的定位功能,查看周边空车。点击“打车”键,发送自己的所在地、时间以及目的地,等待司机回复。同时,软件还提供讨论平台,用户可以对司机进行点评。

  在这些应用中,比较知名的有嘀嘀打车、摇摇招车、快的打车与打车小秘。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的嘀嘀打车,投资方为腾讯。成立时间最久的是摇摇招车,曾获得过红杉数百万美元的投资。有快的打车获得了阿里的数百万元融资。最近刚刚发力的“打车小秘”则是隶属于易到用车旗下。易到用车近日从中国宽带产业基金处获得了超过1500万美元B轮融资,即将大规模推广“打车小秘”。

  虽然风投扎堆进入,但是在线打车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各个APP的差异化运营并不明显,距离盈利也比较遥远。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一众打车应用仍处在烧钱阶段,很多企业都在亏本运营。因为司机和乘客均是免费下载和使用,有不少打车APP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甚至不惜狂送“的哥们”手机、乃至送平板。然而,由于应用尚未普及,带来的客单量有限,很多司机都不愿意为了几单生意而掏每月25元的流量包月。

  有业内人士表示,所有的打车软件目前都在培育市场,真正要看到市场格局的变化,至少要到今年年底。可见,“烧钱”的日子仍将持续。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则认为,打车类APP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摸清属于自己的模式。 “高峰期用户即使加钱也很难打到车,而空闲时段不加钱司机也很难拉到活儿。”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打车应用注定是一个小众市场。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宁咏微,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305/2013050834808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