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IPO大门紧闭苦煞PE 硅谷天堂示范并购退出

而这次交易的*赢家正是硅谷天堂,持有斯太尔100%股权的武汉梧桐则是硅谷天堂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通过此次定增,硅谷天堂有望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实现收购、退出,并实现76%的收益。
2013-03-02 09:43 · 经济观察报  胡中彬 李保华   
   

  本该收获的季节,却因IPO大门紧闭苦煞了私募投资人。再加上IPO财务大核查,让一批批经年累积的PE投资项目愁眉不展。如何寻找到操作性强的退出通道,PE们已经绞尽脑汁。

  一系列的尝试之后,通过并购“借壳上市”退出被推上了前台,其中富奥汽车零部件项目便是经典一例。在获得证监会的核准后,富奥汽车零部件项目将借*ST盛润A上市,知名PE硅谷天堂的投资也将顺势退出。除此之外,硅谷天堂至少还有两笔投资如此退出,这无疑让诸多同行刮目相看,也暗自引领一时风尚。

  硅谷天堂发力

  去年年底,深交所上市公司*ST盛润A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广东盛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至此,*ST盛润A重大资产重组已无其他障碍,重获新生已经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吸收合并的对象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奥汽车)的股东中,闪现出了知名PE公司硅谷天堂的身影。公开资料显示,硅谷天堂通过持有富奥汽车第二大股东天亿投资的股份而参与了此次吸收合并。硅谷天堂持有天亿投资18.29%的股份,而天亿投资则持有富奥股份19.64%。

  在获得证监会的核准后,*ST盛润A有望很快变身一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而藉此,硅谷天堂的这笔投资则有望实现在二级市场的退出。

  这无疑让诸多同行刮目相看。IPO冰封的大门依旧未能露出曙光,众多PE/VC仍然在为如何实现投资项目的退出而苦苦发愁,硅谷天堂能成功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投资企业的上市,无疑令人羡慕不已。

  事实上,这并非是硅谷天堂近期首次实现投资项目在国内二级市场的退出,在IPO大门闸门关闭的这段期间,硅谷天堂已经有至少两笔投资落实了在二级市场退出的通道。

  2012年11月5日,停牌4个月的博盈投资复牌并公布了其定向增发方案。根据该方案,博盈投资拟以4.77元/股的价格向英达钢构及长沙泽瑞、长沙择洺、宁波贝鑫、宁波理瑞、天津硅谷天堂5家PE发行3.14亿股,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购买武汉梧桐硅谷天堂100%股权,3亿元向武汉梧桐的全资子公司 Steyr Motors GmbH(下称“斯太尔”)增资,3亿元投向技术研发项目,剩余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定向增发后,博盈投资原*大股东荆州市恒丰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原来的7.18%下降为3.08%,英达钢构以15.21%的比例成为*大股东;主要资产变为武汉梧桐硅谷天堂的100%股权,即奥地利斯太尔100%股权,后者为柴油发动机设计、制造、销售公司。

  通过这次定向增发,博盈投资控股股东更迭、主要资产变化,从而实现了斯太尔的借壳上市。令业界惊讶的是,此次定增规模高达净资产的两倍,却巧妙地规避了重大资产重组;而5家PE、1家实业公司的进驻,大股东更迭,却又算不上借壳上市。

  而这次交易的最大赢家正是硅谷天堂,持有斯太尔100%股权的武汉梧桐则是硅谷天堂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通过此次定增,硅谷天堂有望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实现收购、退出,并实现76%的收益。

  这一精心设计的交易充分展示出了操盘人高超的财技,2月3日,博盈投资的此次定向增发获得了股东大会批准,只差证监会核准。

  闯关并购

  “前几年是PE行业的投资高峰,这两年项目都差不多进入退出期了,退出需求大量积压但没有得到释放,IPO这条路肯定已经不能全部倚靠了(目前仍未能复苏的海外中概股市场情况依然),因为即便是IPO开闸,但PE退出的需求已经超出了IPO市场的吸收能力,因此通过并购实现交易和二次转让将更为常见。”深创投一位投资经理的心声折射出PE的普遍心态。

  硅谷天堂是本土最早的一批PE机构,在近年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单一的创投业务转向了更为复合的资产管理业务。而接连两次通过巧妙的资本运作来实现所投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套现,使得其声名大噪。

  硅谷天堂执行总裁鲍钺此前对记者表示,“创业投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和并购是我们的三大业务板块。”目前硅谷天堂则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产业并购和整合上,上述两个案例便是其产业并购和整合的典型代表。这是硅谷天堂在2010年前后感受到PE行业阵痛时便开始寻找的转型方向。

  鲍钺曾向外界透露,公司并购业务是其转型后最主要的业务,投资占比已超过了50%,主要参与上市公司重组和产业并购整合。

  PE基金沿着并购的方向探索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据悉,本土规模较大的PE机构九鼎投资也在去年下半年专门设立了并购部门,积极发展并购类业务,而其他多家机构也早已在并购业务方向上有所侧重。

  “现在言必称‘并购’,就跟当年满大街都是做Pre-IPO的一样,现在做PE的人都好像转成搞并购的了一样。”一家医药产业基金的负责人称。

  为了让所投资的项目寻找到合适的通道实现退出,PE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而较多的方式便是与上市公司合作,通过上市公司的资金和管道来将自己所投项目变现。这样的案例在近期频频出现。

  1月13日,成飞集成公告称,拟以“现金+股权”的方式收购同捷科技87.86%的股权。这成为了首例在证监会开展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后的从IPO转向并购的案例。而在同捷股份背后,也闪现出了PE机构中科招商的影子。不过,中科招商一位人士向记者否认了该并购退出是由中科招商主导的猜测。

  近日的另一交易同方股份宣布收购壹人壹本,也让置身其中的创投启迪创投君联资本等成功上岸。

  除此种种之外,PE行业也在创新着其他退出的方式。有的机构积极鼓励企业挂牌新三板,先让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一些机构开始主动将自己所投资的项目卖给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还有一些机构主动和上市公司合作,实现定制化的项目收购和并购退出。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对记者表示:“我们今年也会在并购退出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比如在投资的公司进行再融资时也卖掉一部分股权,收回一些早前投资的成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