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海成投资:唯一在追逐政策利好过程中遭遇白条的基金

“财政局工作人员通知称,这个结果不会给企业书面通知,只有管委会内部给财政局的答复,我说能不能让我复印一份,他也说不能对外复印。”
2013-01-15 10:47 · 经济观察报     
   
    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为吸引PE基金落户,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引发了PE一轮又一轮的迁徙潮。PE追逐政策红利无疑无可厚非,但事实上,这些最初非常确定的政策红利却并不是都能那么顺利实现。

    海成投资(化名)是一家注册在天津港保税区的PE基金,在该基金最初注册时,获得了当地管委会、财政局等部门的承诺,将给予该基金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等扶持政策。

    去年底,海成投资的退税申请在经历了提交文件、财政局审核、管委会审批长达将近一年的等待后,该基金等到了天津港保税区财政局工作人员的通知称,有关退税申请未能获得管委会的批准,直至本报记者介入才完成口头答应。

    而在此前,一些PE基金已经因年检等原因遭遇到了政策的变动,以至于影响到了基金的正常运作。这些无疑值得因各地优惠政策此起彼伏而投身到迁徙浪潮中的PE们深思。

    退税“白条”

    海成投资系由一个人LP承诺出资十余亿元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2010年底,在基金寻找注册地点的过程中,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主管招商的陈绍旺副主任及物流局戴局长向海成投资介绍了天津港保税区为吸引基金在该地落地而在税收、房租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承诺将就具体优惠出具政府批文。

    记者看到了2011年5月的一份由天津港保税区物流发展局文件向保税区管委会“关于拟给予海成投资系列项目优惠政策的请示”的文件显示,物流发展局建议称:“考虑到该项目的投资方实力较强,经营管理团队人员经验丰富,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不占用我区资源,经与项目负责人谈判,建议给予其适当扶持。”

    其中的优惠政策包括:“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自企业注册之日起,对企业3名高管个人贡献形成的、区可支配财力部分,前五年给予60%扶持;自企业注册之日起,按照企业利润总额形成的区可支配财力部门,前五年给予70%的扶持;自企业注册之日起,按照企业营业收入形成的区可支配财力部分,前两年给予100%扶持,第三年至第五年给予50%扶持。”而对该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则同样有一系列税收方面的优惠。

    这份文件显示,这样的优惠政策得到了管委会的批准。在该份文件前页,记者看到了有关领导签字的字样。

    据海成投资相关人士介绍,该基金当初曾考察了多个地方,由于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其曾一度计划将公司注册在北京,但考虑到天津市对PE的鼓励扶持政策较为优厚,再加上其负责人曾在天津工作一段时间,有一定感情,因而还是将注册地点定在了天津。

    当年6月,海成投资相关机构完成了在天津港保税区的注册,1亿元注册资金如期到位,投资工作顺利开展。

    但即便是已有白纸黑字的政府文件,但海成投资此后的遭遇却出乎其预料。

    2011年6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中,基金享受税收返还的3名高管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50余万元。

    而 2012年5月,在基金汇算清缴结束后,依财政局发来的文件清单,海成投资开始申请2011年度的“企业发展金补贴”,共向保税区财政局提交了申请书、年度完税证明、纳税计算表格、企业高管任职证明、企业证照复印件、扶持依据等一系列文件。保税区财政局此后在10月份电话通知海成投资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申请文件及批文,该3人应得税收返还8.2万元。由于前期工作一直推进较为顺利,到此时,退税只差最后一步,海成投资负责人未曾预料过还会有其他变数,但结果却真的发生了。

    两个月后,财政局人士电话通知海成投资,该公司的有关退税申请遭到了管委会的拒绝,无明确理由亦无文字版的文件。

   “财政局工作人员通知称,这个结果不会给企业书面通知,只有管委会内部给财政局的答复,我说能不能让我复印一份,他也说不能对外复印。”负责海成投资办理该项业务的刘女士称。

    于是,海成投资在等待了一年多时间以后,只是换来了一个无法获得退税的电话。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