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碎步快跑”的南派VC:不拼规模 看基金综合收益率

在一次行业内的公开演讲中,陈越孟曾经指出:中国的创投发展还不到20年时间,如果纯粹做PE就没有回归创业投资的本质;今后几年,更多机构将回归VC,由“摘果子”转向“种果树”。浙商创投当然也不例外。
2012-12-26 09:18 · 创业邦  刘岩   
   

  投资是个艺术活,不是粗活,浙商创投不会单独拍板投资,而是让那些浙江本土LP们参与决策。

  投资圈内,有以“粗放投资、人海战术、高价抢项目、压根不做尽职调查”作为兵法的凶猛选手,也有温和谨慎投资的儒雅派别。靠募集民间资本起家的浙江浙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创投”),低调地卧身杭州,布局全国时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他们*绅士风度,守规矩,每笔投资都谨慎小心,被创业者评价为“从来没碰到过做尽职调查这么认真的”。这家投资机构最早投资的浙江本土企业喜临门贝因美等都属于中后期案子,所以不少人有意无意将之划归到了PE阵营。

  当被问及浙商创投是PE还是VC时,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从来都不说自己是PE(私募股权投资),我们是一家创业投资公司,从天使到VC,从成长期再到Pro-IPO的项目都在投,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比较广,但投资成长期的项目比较多。团队刚成立时投资的几个案子多是临上市前的项目,但现在投资阶段已经往前移了,我们愿意陪企业一起成长。”

  在一次行业内的公开演讲中,陈越孟曾经指出:中国的创投发展还不到20年时间,如果纯粹做PE就没有回归创业投资的本质;今后几年,更多机构将回归VC,由“摘果子”转向“种果树”。浙商创投当然也不例外。

  今年,这家VC还做起了天使投资,成立了浙江*支机构化天使基金,99%的资金均源自浙商创投的老LP(基金投资人)的投资收益。每周二上午半天时间为浙商创投的“天使/VC开放日”,陈越孟、浙商创投总裁徐汉杰、浙商创投行政总裁华晔宇等几位高层管理人员会坐镇浙商创投所在的杭州公元大厦,跟创业者进行面对面沟通,每个项目固定聊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没有特殊安排,陈越孟大部分时间都会出席现场。

  LP参与决策

  5年前,陈越孟放弃父亲经营了36年的家族企业惠康集团,跟同为浙商二代的徐汉杰、华晔宇一起成立了浙江省*个合伙制基金。“我们不是学院派,有做企业管理和创投的经验,更懂得做企业的难处。三位合伙人都是接地气的。如果自己不懂做企业,又怎样去指导企业?”陈越孟说。

  陈、华二人都毕业于中文系,徐曾创办过文化创意产业类公司。三位“文艺青年”在这个领域也成功投资了华策影视、中南卡通影视、华数传媒等公司,其中有几家已在国内上市。曾经并不为人看好的华策影视已经登陆创业板,为他们带来了10多倍的投资回报,而他们投资的一家图书发行类企业也有望成为图书*股。

  2007年,浙商创投初次募集资金时,为了给投资者信心,陈越孟自己作为表率投了数目不小的一笔钱进去。今天,这个浙商二代团队管理着来自200多家浙商企业近100亿元的民间资本。他们的LP包括喜盈门集团、滨江集团、传化集团、惠康集团等数家浙江本土的明星企业,来自医药、消费、服装等各个行业,专业背景各有所长,有着多年的企业管理和运作经验,熟悉自己所在行业和相关领域,在判断项目质量和行业发展态势时更有发言权。

  为了发挥LP的实业背景优势,同时兼顾浙商参与投资的心理需求,他们在设计投资流程时,推出了一种不同于主流VC机构的决策机制:不是GP(基金管理人)拍板投资哪个项目,而是让LP参与决策。

  首先根据LP出资额度和行业属性等因素,为每支基金选出5名固定的LP代表和2名GP代表组成投委会。在投委会的决策环节,2/3投票通过才能最终达成投资。在项目决策中,LP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不是由GP说了算。陈越孟即是LP又是GP,拥有一票否决权。

  “有本事就把这个项目否定掉!”陈越孟经常带有“挑衅”意味地跟投委会成员开玩笑似的说这么一句话。“这不是威胁,我觉得大家要从多纬度来挑出项目的毛病,谁能把项目致命的毛病、经营风险等瑕疵挑出来,谁就是有本事。”陈越孟很开明。

  LP参与决策的好处在于,他们的利益跟基金的收益绑定在一起。“投资经理会有意无意地隐瞒企业缺陷,而LP不会有意去美化项目。”经过五年的运作,陈越孟发现这个曾为业界质疑的机制对项目的风险控制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且并未影响投资效率。比如投资“华夏视联”,从接触到最后投资,只用了20天时间。“这20天不包括之前我们对行业的了解。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案头工作,非常仔细地研究过。”

  面对有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质疑的投委会成员,陈越孟每次都把前期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吃透项目,不刻意美化,舍得指出项目的劣势。在所投的40多个项目中,出现过四五个案子在投委会成员决策环节中实现全票通过但最终被陈越孟一票否决的情况。“比如,我们在进一步核实的过程中发现有家企业的主要客户在海外,尽调团队没办法核实,而且这家企业还存在一些政治风险。在感觉有点不踏实或吃不准的情况下,我们宁可选择放弃。”不过,目前为止,凡是上会的项目在当初都是百分之百通过的。

  不拼规模,看基金综合收益率

  有数据显示,国内创投募集的资金中有30%源于浙江省。资源丰富、人脉关系强势的浙商创投募资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LP中确实有很强的号召力。他们的每支基金,老的LP数量能占50%。“投四五次的LP大有人在,最多的一个LP投了我们八九次。”陈越孟从未担心过自己的募资能力,他们今年上半年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2支基金的募集。

  浙商创投的资金全部来自浙江的民营企业,他们管理着近百亿人民币基金,可投资基金规模为30亿。跟同一时间发起的一些民营投资机构相比,浙商创投的基金规模确实并不算大。

  前两年资金市场活跃时,很多民间资本主动找上门要求投资浙商创投,均被陈越孟拒之门外。“我在浙江的募资能力肯定很强,但是我没做规模。一味追求规模会出现很多弊端,实在忙不过来。账面上资金过多时必然导致投资压力很大,然后便是为了项目而投项目。一个项目原本3000万可以拿下,非要投1个亿,这种项目投完后肯定要出问题。投资是个艺术活,不是粗活。”考虑到投资能力的问题,浙商创投一年最多做2支基金,70多人的团队每年投十一二个项目已是极限。今年投资的9个案子已经把他忙得团团转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