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寒冬中的机会:早期投资逆势崛起 PE入局需谨慎

虽然早期投资受到了VC/PE机构的热捧,但是投资人一直保持较为冷静的态度。在第十二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创投大佬纷纷表示,术业有专攻, PE机构纷纷涉足早期投资需谨慎。
2012-12-24 09:35 · 投资界  宁咏微   
   

  对VC/PE机构来说,2012年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来年的春天更是遥遥无期。尽管业内大佬纷纷表示周期性的投资低谷总会过去,危机中一直蕴藏着机会,但是统计数字却不容乐观。

  清科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新增资本量85.19亿美元,募资困境仍未缓解。在平均募资规模方面,今年前11个月新募基金平均规模为4,095.72万美元,是近七年来最低点;投资方面,投资案例数近千起,同比下降;退出方面,境外IPO几近冰封,并购及股权转让比重加大。

  显然,与曾经依靠IPO赚钱的方式相比,资本寒冬在倒逼PE们寻求投资及退出新途径,PE转入早期投资日渐成为趋势。

  然而,早期投资并不是设立一只基金就了事。清科研究中心罗玉表示,早期投资是最能证明VC/PE投资能力并体现其价值的投资方式,尽管所需资金量小,但不易判断。如果投资人没有充足的行业经验,很可能与很多优秀创业项目失之交臂。

  早期投资逆势崛起 跟外资基金相比仍存差距

  实际上,中国早期投资一直以来并不活跃。直到2006年以后,随着TMT领域投资的降温、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加上IPO市场和收购环境不景气,VC/PE遇冷为早期投资带来了机会。尤其是2010年以来,我国早期投资呈现出显著上升走势。清科数据显示,在市场处于顶峰的2011年,共有535起投资投向早期企业,投资额达36.94亿美元。早期投资在VC/PE投资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高,2006年早期投资金额占比仅2.3%,到今年前8个月,早期投资的比重已提高到10.5%。

  然而,目前我国早期投资金额上仅占投资总额的5.6%,与欧美早期投资比重占到近一半的市场情况对比来看,我国早期投资比重仍然偏小。清科分析师罗玉称,目前在我国进行早期投资的主要力量是外资基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心态较成熟,能够忍受8-12年的回报周期,而国内投资者大多只能接受4-6年的回报周期。

  PE基金“VC化”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虽然早期投资受到了VC/PE机构的热捧,但是投资人一直保持较为冷静的态度。在第十二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创投大佬纷纷表示,术业有专攻, PE机构纷纷涉足早期投资需谨慎。

  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总经理宓群介绍,光速创投一直注重早期投资。“早期如果投得好,回报是非常高的,但是风险也大。” 宓群指出,投早期项目是对整个团队的要求。“怎样获取一个好项目非常重要。这些项目往往都不是在中后期中介公司介绍过来的,更多是通过对行业的研究,对大方向做出判断后找出来的。”

  力合清源董事长朱方进一步表示,投资早期项目以后带来的种种管理上的问题,都和PE投资不一样。朱方希望,不论是VC还是PE,都要做到各有专攻,要对形势、对自己的团队、要对项目有合理的分析。“现在的形势对投资早期项目并不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整个社会比较浮躁,我们都有点急功近利。” 朱方称,“浮躁”可以表现在创业板解禁以后,很多投资人马上抛售股票,变现离开。“现在很多基金当时融资的时候就得花五年,大家想一想五年是什么概念?这种五年的基金,我认为绝对不要投早期项目,投资后是绝对退步出来的。”(宁咏微)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宁咏微,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12/2012122434084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