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百位投资经理流失 券商资管投资人才动荡易致业绩不稳

据《机构投资》统计,此后7年间,整个券商行业共推出357只集合理财产品,前后共出现了404个投资主办(券商投资经理);截至目前,在岗的投资主办仅265个。
2012-11-12 13:28 · 和讯网     
   

  任职期最长的是中信理财2号的周玉雄,其从2006年3月产品成立开始就一直管理该产品;任职最短的投资主办人是华安证券的刘艺,曾任华安理财2号投资主办人仅为12天。

  更换投资主办人次数最多的集合产品是华泰紫金3号。自2007年3月6日成立以来,华泰紫金3号先后换下了5位投资主办人。其历任的投资主办人有魏宁伟、陆丰、余建军、郁红高、钱宇,现任投资主办人是王强。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华泰紫金3号净值仅只有0.7,成立5年下跌30%。

  另一个例子是中投证券旗下的中投汇盈基金优选。该产品去年5月初成立,迄今经历了姚益民、朱亦农、贺文哲和梅*等四任投资主办人。同期,其业绩亏损15%,净值仅为0.85。

  值得注意的是,中投汇盈基金优选的现任投资主办人梅*,之前是海通证券旗下的海通海蓝内需价值优选的管理人,而该产品目前业绩亏损25%。

  更叫投资人不安的是,产品遭到清盘并不会对相关投资主办人的管理资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换个东家,照样继续管理着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比如,国海证券发行的国海收益精选,现投资主办人易胜曾任平安证券旗下平安年年红的投资主办人——该产品在今年3月下跌4成而清盘。截止8月28日,国海收益精选亏损25%,净值0.75。

  规模缩水1471亿

  业绩的亏损带来的是资产规模的缩水。

  截止8月28日,券商资管业务的总规模合计1502.1亿元。在运行的357只产品中,共有249只集合理财产品的规模较它们成立时缩水,总缩水规模1471亿元,缩水幅度达60%。

  和去年末相比,有近70%的产品规模出现缩水。其中股票型产品中银河金星1号缩水58.79%最多,混合型产品中广州证券红棉1号缩水69.79%*,FOF产品中安信基金宝缩水30.9%*。

  今年以来,新发行的产品有76只,规模合计325亿元,平均每只规模4.28亿,比去年平均发行规模“瘦身”2亿。

  其中,*的一只产品广发证券旗下的“广发金管家弘利债券益”发了有34.21亿元,是最小的“银河水星2号”1.14亿的30多倍。

  这是广发证券的第8只集合理财产品,属限定性债券型理财产品。“这种投资风格的产品,风险比较小,再加上渠道的给力支持,所以把规模给冲上去了。”某业内人士说道。

  该产品投资主办人袁克非先生,曾任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固定收益主管,2011年加盟广发证券,从事债券市场业务时间10年。

  记者发现,为扩大管理规模,今年有9只新发行的产品免收管理费。如*创业的创业创金季享收益产品打出“0管理费”,其产品规模达到28亿元。

  管理规模缩水严重的是早期发行在运行的集合理财产品。如2007年3月成立初期的华泰紫金3号规模高达35亿元,到了2012年二季度末剩下5.2亿元。

  资管拆分的“变革”

  有券商正在探索资管业务薪酬及激励制度的“变革”。

  其中华东地区的两家券商走得比较快——东方证券和国泰君安已经把各自的券商资管业务部门分拆成立独立的券商资管公司。

  “选择分拆是因为可以将薪酬和激励安排的自由放得更大,可以招揽和留下更优秀的人才。”国泰君安的资管人士向记者透露。

  拆分后,资管公司的资金管理规模属于业内前例。如最新数据显示国泰君安资产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93亿。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以96亿的规模排名第4。

  但是仍有多数的券商资产部门不愿意分离出来。“我们客户资源、研究力量、销售模式都非常依赖本公司其它业务部门,拆分的想法暂时不会考虑”。华南上述券商资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

  也有对自身没有信心的原因。“分拆后财务独立,能不能盈利都是未知数。”某中小型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和讯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