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PE“人合”难题:激励机制不健全 有限合伙系主流

人才流失对于任何机构而言都不是好消息,这些重量级人物的离开对原供职的基金必定会是不小的损失,甚至还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是摆在各家PE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2-03-17 10:38 · 经济观察报     
   

  当然,近两年国内PE行业同仁都在积极关注有限合伙制,采用该组织形式的PE基金也有增多的趋势,但这些PE机构多以民营主体为主,且大多是中小型规模的基金,整体而言,有限合伙制仍然还是处于探索发展期。

  PE基金组织形式至关重要,往往决定了激励机制的取舍,但本土PE仍然停留在以公司制为主的阶段,对成熟市场普遍流行的有限合伙制的运用和理解不充分或是人才流失现象是制度原因所在。

  全球规模*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之一的高盛集团把合伙文化和精神进行了*的演绎和诠释。不为人知的是,高盛集团当年实际上是从在华尔街附近地下室从事票据业务的卑微开始,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了全球规模*也是最受尊敬的企业。相对于几乎所有其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机构,高盛所取得的牢固市场领导地位,并不是靠南征北伐收购兼并同业获取的,而是在百余年中耐心、执着地成长起来,成为了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高盛的合伙制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功勋卓著,高盛也是坚持合伙制最久的华尔街投行,在其内部合伙文化深入人心。高盛的合伙文化*特色就是把人力资本与股权等利益绑在了一起,两年一次的合伙人选拔像选总统一样认真,数名员工都想成为1200名中层中的一员,1200人又个个想成为300名合伙人之一。这种合伙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每个聪明因子为高盛的安危与荣辱赴汤蹈火。正是合伙制这种文化基因,使得高盛在100多年中,得以将才能*秀也是流动性最高的业内精英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稳定而有效的管理架构。

  高盛合伙文化成为了华尔街传诵的经典,合伙文化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也开创了华尔街的不朽传奇。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合伙文化成为了智力密集型企业不能缺失的灵魂,它决定着扩张发展,甚至成败兴衰。

  富含合伙文化基因的有限合伙制成为最契合PE基金内在“人合”需求的载体,有限合伙制从外在来看是精心设计的治理架构高度契合了智力密集型行业“以人才为本”的客观要求,从内在来讲则是一种合伙文化和精神,它是让众多优秀投资人凝聚在一起的深深信念,因此有限合伙制也是海外PE基金主流的选择。

  在国内,由于市场经济及金融业历史并不长,职业经理人文化不成熟,合伙制的实践少之又少,基于人身高度信任的合伙文化和精神依旧缺失。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推动合伙文化深入人心,要打造一家经得起历史和风雨考验的本土PE百年老店,无疑,有限合伙制的引入和深入理解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本报记者胡中彬整理)

  个人简介

  张扬

  南开大学金融系经济学学士,阿斯顿(英)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现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某投资机构任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