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本市场杂志社主办的“资本市场圆桌对话”2011冬季主题会,于2011年11月12日在资本市场杂志社经纬堂举办,本次圆桌对话主题为“上市公司危机中如何重拾投资者信任”。上图为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孙兆东。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主持人,刚才萨总讲得非常好,但我的工作性质和萨总不太一样,因此我后面的话得先来个免责声明,因为在座的有监管部门的领导。我个人认为,重拾投资者的信任首先要对上市公司的危机有个正确的认识,中国的“危机”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危机”,“危”字是通向成功,危险变成机会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危机的“机会”没有抓住,因此危机就会变得更糟,甚至危机没有提前发现,它就是个失败的危机。是这两个层次的意思。
刚才监管部门的刘博士讲上市公司的危机不外乎缘自三大方面:宏观、微观和中观。
首先宏观方面,现在我们面临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这样我们就会产生全球经济体现开放传导的,短周期、快节奏和波动的特点,在这样的特点下,我们加入WTO之后听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越南货币危机、冰岛、迪拜、希腊国际债务危机、美国债务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这从宏观来讲就会导致A股在内的资本市场的波动。
其次上市公司面对中观的危机往往是行业性的。90年代显象管电视以及松下等上市企业,当时他们的利润都非常好,但他们面对一个危机,就是技术的替代等离子液晶电视出现了,这样的上市公司到了今天,很多由于技术创新淘汰的上市企业。
第三微观层面,我把它概括为几个方面。马主任提到产品危机,比如火灾危机佛塑科技子公司发生的火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质量危机,比如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东阿阿胶危机;还有减持危机,比如蒙牛在香港公告大股东管理层减持当天股价就跌了5.4%。无论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危机,我们面对不同的危机要有不同的处理方面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信心比黄金重要,投资者信心更为重要。危机上市公司信心存在辩证关系;危机时上市公司信心缺失的原因,上市公司的信心缺失必将导致上市公司危机。
第一,上市公司高管层要建立科学地应对危机的处理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今天刚刚翻译了美国花旗银行的董事长,他在美国花旗工作了53年,退休之后写了一本书《走向世界的银行家》,他写到作为国际银行家再处理上市公司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谈到,上市公司面对危机是非常好的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呢?是行动的口令,他呼吁把自己当做局外人而袖手旁观,而且不知道没有任何情况下比危机更能促进生机的上市公司高管们应该积极面对危机行动。我个人也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工作18年,我个人认为一家上市公司首先应有远见,应该尽早预见问题,开始行动,防止问题的发生,及早地发现,可靠的预警,及早建立窗口预警。
第二,上市公司应对危机应建立长效机制。
1、我个人认为长效机制的建立,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视会、高管层应该高度重视危机管理,建立专门的危机应对部门,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2、建立真正应对危机有效的应对预案。一家百年上市公司应该建立自己的预警机制,包括危机公关预案,危机应对评估预案,当危机来临时要按照预警正确地应急,及时处理,发现暴露尽早化解危机。
3、建立上市公司内控制度,上市公司要根据监管部门的法规要求,规范经营,增加透明,有效地遏制危机隐患的发生。谢谢!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111/201111122333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