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界日报】直投新政十日 有人偷笑有人忧

“新规出台后,我们已经有些项目不得不放弃。”7月18日,北京一大型券商直投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他所提及的新规是指本月8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
2011-07-21 08:35 · 投资界     
   

  【政策解读

  “新规出台后,我们已经有些项目不得不放弃。”7月18日,北京一大型券商直投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他所提及的新规是指本月8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

  中国证监会在7月8日宣布,在证券公司直投业务由试点转为常规后,直投子公司将可以设立直投基金,集中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进行直接投资。

  此前,证券公司的直投都是以自有资金进行,由于受到净资本比例的限制,一些公司的直投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直投基金则允许证券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进行直接投资,扩大了资金规模。

  这一举措被业界解读为2007年开始试点的券商直投业务之“转正”信号。

  券商直投基金试点刚过去一个多月,就传出了证监会拟对该业务进一步放开的消息。分析人士认为,券商直投基金业务一旦全面铺开,将引发PE(股权投资基金)业全面洗牌,而如何防范券商直投产生的腐败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针对市场担心的私募股权投资中的腐败问题,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不论是以自有资金还是管理资金开展直投,都不属于证券业务或者特许业务,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部分国有企业普遍开展该项业务,而且外资、民营私募投资机构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且基本不受监管。

  这位负责人说,“比较而言,证券公司直投受到严格监管,直投子公司的制度安排、监管要求、风险控制更为严格,信息透明度更高。” 

  2009年10月创业板开闸至今,“保荐+直投”的模式屡试不爽,券商借此赚得盆满钵溢。但该模式也因其潜在的“PE腐败”为各方诟病。

  《指引》规定,担任拟上市企业的辅导机构、财务顾问、保荐机构或者主承销商的,自签订有关协议或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之日起,公司的直投子公司、直投基金、产业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再投资该拟上市企业。

  “这里头时间点非常关键,意思是只要保荐在前,同一家券商的直投就不再允许入股。”沪上一券商投行人士解释。

  “我们也跟会里有过沟通,希望能申请新老划断,多给点时间应对;但会里态度不明,公司觉得希望不大,暂时按照只要签署保荐协议就放弃直投来处理。”该直投负责人透露。

  在此之前,50个直投已上市项目中,39个为“直投+保荐“模式。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平安与国信将其演绎到极致。国信弘盛投资的项目中已有10个上市,保荐机构都为国信证券,平安也如此。这样容易招人遐想,为了避嫌,券商以后得时不时忍痛割肉了

  不过,也有券商自认《指引》对其影响不大。南方一大型券商人士介绍,该公司2010年起,就已明确“保荐后不再直投”的运作思路。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去年共有82只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募集额约1800亿元,是直投子公司注册资本的9倍。截至今年4月底,200多家PE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存续规模约3.8万亿元,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券商直投子公司试点以来的投资规模刚超百亿。

  目前,已开展直投业务的34家证券公司中,仅中金公司直投子公司中金佳成一家已设立直投基金,获批募集金额为50亿元,到目前该基金已完成15亿元的募资规模,国泰君安、中信证券(6、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的直投子公司正在筹备设立直投基金。

  相比民营、外资等股权投资基金,直投基金起步较晚,在充分竞争的股权投资市场,其发展从监管放开到规模壮大、经营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直投基金已‘迎风’起航,但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位资深专家说。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107/2011072021610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