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创业板高估值泡沫或将土崩瓦解 创投机构开始出逃

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在沪深300指数上涨2%的情况下,中小板成份指数跌幅超过11%,创业板指数更是跌近20%。就个股看,其间跌幅超过30%的创业板股票更是不在少数。曾经打着高成长、高溢价旗号的创业板公司怎么了?创业板泡沫会破灭吗?
2011-05-04 10:39 · 网易财经  白岭   
   

  超募资金使得创业板公司利润难以为继,高管出现离职潮

  创业板启动以来,超额募资合计达725.5811亿元,而据半年报所披露的超募资金使用情况统计,仅有77.5亿元已被使用。也就是说,还有648.08亿元超募资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若以一年期定期存款2.25%为例,648.08亿元一年的利息就是14.58亿元。也就是说,占据创业板公司所有净利润的半壁江山,并不是来自它的“高成长性”,而是超募资金所贡献的银行利息。这真是对创业板所谓的“高成长性”的莫大讽刺。

  有研究者表示,要维系如此之高的股价,没有30%到50%的三到五年的可持续增长预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这对于任何一个实业企业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难怪有那么多的创业板公司高管在一夜暴富之后,选择的不是留在企业继续创业奋斗,而是辞职。创业动力的迷失和泯灭,乃是当前创业板*的风险。

  创业板诸多问题逐一浮出水面,挤泡沫的路程还远未结束

  高成长故事背后的陷阱:创业板发行腐败是其中*的风险

  创业板的高估值并非都是盲目追捧“高成长性”的投资者“炒”出来。实际上,创业板的所谓“高成长性”不仅有着企业造假的成分,保荐成效和评估机构掺水的成分,更有着市场定位错位的成分。

  监管层筛选创业板的标准近似于中小板,客观上等于为进入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装假变脸预留了空间。买专利、跑关系、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的伪高新技术企业有之,挂靠于垄断型企业坐享制度性政策红利的不创业也上创业板的寄生虫有之,以股份换保荐靠巨额发行费用铺路搭桥突击PE包装上市者有之。创业板发行腐败的登峰造极,不仅制造了极大的估值泡沫,而且也凸显了创业板的本源性风险。

  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是前车之鉴,高成长性并非灵丹妙药而可能是迷魂剂

  10年前熟悉的一幕: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达到5048.62点的历史高位,接下来的18个月,暴跌78%。10年之后,纳指经过去年的强劲上涨之后本周也只是在2300多点位置,仍不及最高峰的一半。

  纳斯达克传播于全世界的“市梦率”并不是成功的种子。即使少数几个被贴上“成功”标签的创业板市场也难以规避过度透支创新成长预期的风险。没有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是真正站得住脚的。前车之鉴并不遥远。“高成长性”并非“创业板”的灵丹妙药,有事不过是鸡犬升天的迷魂汤。

  结语

  目前创业板出现的套现、高管离职以及业绩下降等现象,这些都是创业板内在风险爆发的体现。如此下去,创业板股票有不断边缘化的趋势,离泡沫破灭也许已经为期不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