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被异化的创业板:打击早期投资VC 恶性循环畸形发展

从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公司挂牌至今已近一年,截至今年9月2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120家,而围绕着创业板的种种争论,与当初推出之际相比愈加激烈: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表现不佳,成长性受到质疑;超额募资已成常态,公司拿了钱却买楼、买车;高管频频离职,引发抛售股份猜想;各路“神仙”突击入股,创业板似乎成为了“暴富”的温床……
2010-10-11 09:28 · 创业邦  尚言   
   

        创业板的发展似乎正在远离当初的定位: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支持创新能力强、业务模式新、规模较小、业绩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的创业企业。而对比创业板推出这段时间内,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近200家公司,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发行规模还是行业特性等各方面,都几乎无法做出区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发展成熟期,传统行业的企业依然占据了重要位置,以轻资产为特征的“新经济”企业很少。这意味着,根本没必要单设一个创业板出来!

        虽然监管层一直在试图推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但长时间内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仍是事实上的“行政核准制”,什么样的公司可以上市,就是由“一小撮人”决定的,监管层相信这些人比市场更聪明。于是乎,发行审核造成了这部分资源的垄断,而只有询价环节看似市场化,而这种矛盾的制度设计导致的是,高市盈率发行与超额募资,谁能通过“审核”,才能拿到“畸形的”真金白银。

被异化的创业板:打击早期投资VC 恶性循环畸形发展

被异化的创业板:打击早期投资VC 恶性循环畸形发展

        难怪,创业板被众多人士戏称为“创富板”,目前已上市的100多家公司不仅造就出400多位亿万富翁,也让形形色色增资入股的投资机构获利多多。不妨看一下最近一段时间内部分已过会尚未发行的公司的相关情况(截至9月21日):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这些投资机构大多在目标公司已进入上市进程后才完成入股的,从投资到“过会”的时间都在1年左右,都可称得上是神速的Pre-IPO投资,具有典型的“低风险、高回报”特征。其中最快的是,增资进入大富科技博信投资、富海银涛创投,这个跨度只有短短9个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