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众,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大陆资深IT界人士,20年以上IT领域管理和营销相关经验。历任AMD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销售总经理;ORACLE中国公司行业销售总经理;8848 电子商务网站COO;微软中国区副总经理;DEC公司销售总监。中国万网总裁,加盟中国万网之前鲁众是狼烟科技主要创始人,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在2019FEIA新文创与大消费时代论坛上,他发表主题演讲《文化科技·融合·起势》。
以下是整理后的演讲内容:
今天结合文化与科技,对中国文化消费领域未来可预见的情况和趋势和大家进行分享。如今,技术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都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及消费方式产生重大的改变。
主要在四个方面:
*:科技是推动文化变革的新革命。
第二:科技催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消费方式及未来的5G的变革。
第三:科技本身会成为文化创造的主题。
第四:文化领域的投资机会。
科技推动文化的消费,是推动文化的新动能。互联网带给了文化消费很多新的方式,例如云消费、语音消费。曾经短视频很难进行消费,如今带宽够了以后,短视频就诞生了出来。未来当新技术出现时,会给文化消费带来更大的动力,例如弹幕、4D带有音响甚至有味道的影视作品等等。阿里巴巴一个小团队离职后正在研究在3D眼镜上伴随着电影的气氛放出不同的气味,很多人在研究利用技术改变文化的消费方式,所以我们认为科技是推动文化的新动能。科技对内容的产生、内容传播、内容制作都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形式。例如科技电影,目前市场上的部分动作片、科技片有三分之二资金在电脑技术制作方面,而演员却只占用少部分资金。所以众海投资认为将来技术对文化将产生巨大的改变。
5G到了以后,更高速更大的带宽会给大家带来什么?以下是大致几个方向性的预见:
*、越来越多的人创作及消费内容。通过区块链的方式点对点,无需任何平台。整个的消费方式会变得极其交叉自由。这样对于文化的消费方式又会带来变化,因为它完全可以把人分层,以前你可能还需要接受一部分不喜欢的内容,现在一千万人有一千万的选择,一千万人和另外一千万人完全交叉对等结算和服务。所以有人说5G出来以后,可能对内容的创作带来影响*,而内容基本就是跟文化相关的。
例如区块链, 5G来了以后会对这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每个人都可能是内容的创作者,内容的收录者,最后自由进行结算。
有一些场景会发生大的变化,比如现实与虚拟混合越来越多。如何把现实和虚拟的技术融合展现给大家?从一个眼镜角度来看,现在的电池技术让待机时间越来越长,GoogleProjectGlass为什么弱下去?因为待机时间不行。另外,屏幕会做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舒适。虚拟现实整合,在很多场景里例如博物馆、大型演出、街景实景演出都会出现。包括人和设备新的交互方式,在5G时视频交互方式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也是5G科技将来对文化带来的影响变化。
最近有很多人工智能创作音乐内容的投资项目,一开始投资团队很纠结,因为艺术没有标准,拿人工智能替代艺术,无人相信。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误会了。我们一直认为音乐都是音乐家的事,艺术都是画家的事,但是很少想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画家,如果这样想的话,消费人群就会发生变化。会不会有了人工智能辅助,你可以自己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把自己的心境、要求、想法通过一套很简单的程序,像模版一样的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样便带来了新的消费方式,利用技术手段做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不一定是作曲家,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作音乐的人群。比如说人工智能里面的深度学习,利用机器学习让普通人也能通过音乐陶冶心情,这一块的发展从我们角度来看,可能是下一步比较热门的。
第二、语音技术的改变。今天科技跟文化结合,在语音技术的处理上,进步非常大。我们不仅可以在导航上听到了郭德刚、林志玲的声音,我们还可以用语音听很多书。普通人朗读一万到两万字以后,几乎可以合成你的声音。比如说合成完一个妈妈的声音,她的小孩听起来会觉得那就是妈妈的声音,于是可以利用这个声音给孩子讲故事,这个技术测试已经没有如何问题。再例如科大讯飞这些翻译,去年我去希腊尝试了一下,居然可以把希腊翻译成中文。所以,技术在旅游、文化上都带来很多不同的消费环境。随着技术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场景演进下去。
我们畅想一下,电影配音如果也可以利用不同声音版权,无需再花费人力。家里所有发声可控的东西都可以定义成你喜欢的声音。还有定制化的语音服务和更多的新的消费形式。
未来每个人会面临死亡,世人可以在他去世之前把他的声音留下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推移他以后的声音,再加上前期把他的背景经历、生活习惯等都加进在系统里面,通过深度学习,不排除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出这个人的声音。我们可以有一些大胆的猜想,例如邓丽君已经去世了,可能邓丽君70岁的时候她唱歌是什么样,或者能否跟她的声音进行交流?未来一定非常有意思。
对于文化与技术结合,众海未来将专门成立一支该赛道的专项基金。
这种消费方式,在很多领域里面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完全可以举办一场虚拟演唱会,声音是合成的,舞台是虚拟的,人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种消费方式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将来的付费方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场景。
第三,科技成为具有文化属性的IP。在与美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的一位领导在探讨影视投资时发现,美国过去这五十年所有和科技题材的影视其实都是票房很好的。无论是《星际穿越》、《太空旅行》,但凡涉及到网络技术的,把技术变成影视内容的作品,基本票房都很好。回头再看看中国一直缺科技题材的电影,现在也几乎找不到把技术作为一个内容,来展现给观众的一个消费方式。未来两三年,众海投资认为在中国的消费领域里,会出现大量以技术背景为题材的。围绕着技术创作的内容,会是文化消费未来几年出现的一个趋势。
初步判断,2024年中国会成为一个航天大国。未来几年所有围绕航天题材的影视作品、文化创作作品,消费的内容逐渐会在中国兴起。原因很简单,所有科技背景为主题的作品没有政治因素,而且它有英雄情结、国家情怀。另外它比较好展现,因为你也没有去过也不知道什么样。我光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就已经有一个城市市长找我说,能不能建一个太空馆主题公园这样的,政府来投。领导还跟我谈到,能不能让儿童、孩子、青少年从航天员开始,模拟培养他怎么样失重,模拟水压等。我认为这是是太好的素质教育了,众海也一定投资金在这样的项目里。
现在中国已经在法国包了*个失重飞机,我们正在策划像旅行团一样,40人一组大概80万人民币,就可以做30次失重体验,飞到天上去再降下来,航天员训练就是这样训练的。
中科院和国家载人航天在顺义做了一个失重训练,它是通过电池弹射的,大概100多米到地下多深的地方,大概6个人同时突然间失重下来,这个项目再有两年就开始工作了。包括原来训练航天员的水池,其实某种意义上可以开放给大家,训练失重。这都是属于新一代由于技术导致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太空探索电影,作为全世界*个落到的月球北部的国家,未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电影来展示我们的航天英雄如何探索太空的。
最后是文化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众海投资重点关注于几大块,一个是新技术渗透于文创领域里边,比如说5G和区块链结合带来的视频内容分发商业机会,我们会关注一些虚实融合、脑机交换的技术,因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你会发现只有做到非常简单方便及时性消费,是可以赚到钱的。所以,当通讯改变以后,当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当中新的赚钱机会也就来了。其次,我们很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内容加工和内容创作上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变化。我完全相信,如果今天语音合成很成功的话,每个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都愿意用自己的声音给小孩读故事。另外,语音合成带来情感陪伴的东西。包括语音定制,包括我前面讲的跟死去的人交流,跟喜欢的人交流等。再就是文创消费升级IP做的内容,最近也在找资源。
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文化消费领域未来的变化。由于时间比较匆忙,今天就是简单的分享,谢谢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