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疯了:不到100小时,共享充电宝宣布再融7.5亿,已有40家VC机构入局

就像摩拜、ofo们拯救了已在边缘的自行车生产商,以共享充电宝为名的小电、来电、Hi电等,炒火了被小米、华为等挤压得奄奄一息的充电宝厂商。
2017-05-08 17:20 · 投资界讯  王珑娟   
   

  在刚刚过去的4天里,共享充电宝们又拿到超7.5亿人民币。

  上周五陈欧3亿投资街电,王思聪隔空放话“共享充电宝要能成我吃翔”;Hi电刚公布近亿元A轮融资,小电科技又拿到了3.5亿行业内最高融资;说好的不追风口,腾讯加持,阿里系、分众系等入局。在一次次大额融资和话题炒作中,局中投资方抢夺,局外人觉得疯狂。

  就像摩拜、ofo们拯救了已在边缘的自行车生产商,以共享充电宝为名的小电、来电、Hi电等,炒火了被小米、华为等挤压得奄奄一息的充电宝厂商。

  40家机构、12亿融资

  在上周聚美优品3亿入局时,陈欧宣称街电是他亲自抓的一个项目,并表示:“ 聚美优品对该项目的投资无上限,未来33个月内,将继续注入几十亿的资金。”随后,原淘票票高管原源也被爆离职,加入街电高层。还有王思聪的吐槽等等,共享充电宝的百度指数从未超过2000飙升到12000。

  错过了滴滴、错过了摩拜、错过了ofo,投资人不想再错过共享充电宝。投资界(微信:pedaily2012)不完全统计,已公开披露融资的共享充电宝平台有12家、融资金额近12亿人民币40多家机构入局

  其中,小电科技融资速度最快,38天内完成3轮融资,累计融资超4.5亿人民币,是充电宝行业内拿到融资额数量最多、最快的公司。且投资方囊括腾讯、阿里系元璟资本、分众系众为资本,所有主流战略财务基金。“快速融资是为了筑起资本壁垒。”朱啸虎在投资小电科技时解释道。

疯了:不到100小时,共享充电宝宣布再融7.5亿,已有40家VC机构入局

  腾讯投资合伙人夏荛在投资小电时表示:“共享充电宝作为微信支付的场景们的一个核心考量。小电管理团队对互联网的理解、执行力和愿景规划是我们在如此早期投资的催化剂。”

  电能是基础,百亿级别的市场足够大。手机、平板、手表、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用电设备需要移动充电解决方案。红点中国周韬略道:“投资来电主要基于1.公司非常健康的运营数据表现;2.CEO极其强的能力和产品导向商人特征,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可扩拓展商业模式;3.来电在关键场景满足了用户日频真实需求,并随着用电设备数量的增加,来电能够在多场景通过多产品形态提供电能移动网络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电能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 。”

  在周韬略看来,快速大额融资是基于国内广大用户的日频需求的中国特色,资本快速跟进也反映了对行业的看好。更倾向于最终只有头部2-3家会得到资本认可并持续发展,新入局者几乎无机会。

  目前共享充电宝有2种模式:小电、Hi电为代表的桌面模式;以街电、来电为代表的机柜模式。前者主要是与线下商场、咖啡店、餐厅等场景进行合作,一次性消费;后者为定点借还。

  对比来看,机柜式用户使用更自由,扫码支付人工干预较少;桌面固定式相对使用场景受限较多,但无需押金,成本低铺设速度快。但服务人数有限,受商家影响大。此外共享充电宝也存在很多问题,本身就属于易燃易爆物品,若充电宝质量不过关,再加上频繁被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数据读取安全等。

  很多人至今不敢相信充电宝就这么火了,其实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共享”,获取用户的成本低;二是资本市场大量的闲散资金。如42章经所说,任何一家充电宝铺设到足够多量以后,能更低成本获取线下流量,都很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分众,这就不难解释分众系的入局。

  此外,投资充电宝回本周期快、也赚钱。据说几乎每家都可以在一到六个月之内回本,且现金流都是正的,这么划算的生意很诱惑投资人。

  下一个共享单车

  线上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在线下流量上。共享单车是一种,充电宝也是一种。但不管是速度还是融资额度,共享充电宝远比共享单车疯狂。

  数据方面,Hi电表示,已经进入5个城市(以北京、上海为主),其桌面型充电宝已经铺设近万台,并以每天数千台的规模生产。表现好的点位单台充电宝每日被打开3-5次。

  小电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开通服务,已经有上万家商家加盟了小电共享充电服务。还将在今年5月份开通10个直营城市、15个渠道城市,1个月内完成30个城市的市场布局。

  来电科技已入驻80多个城市,并与万科、华润、海底捞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朱啸虎接受《投资界》专访时表示,小电(或者说共享充电),硬件成本低,损耗率极小,所以商业模型比ofo更健康。

疯了:不到100小时,共享充电宝宣布再融7.5亿,已有40家VC机构入局

  在小电创始人唐永波眼中,充电宝和自行车的区别是,需要先to B后to C。所以能进入B的参与者有一定的机会,但这个赛道存在马太效应的,最终只能剩少数玩家。

  由于用户基数的原因,在推广共享充电宝时显然获客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市场上有超过8亿的智能用户,用户在家以外的地点给手机充电的次数多达1亿多次。Hi电创始人刘文源解释道:“相比共享单车,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基数更大。且充电宝也已成为强刚需,容易快速规模化复制。”

  一根充电线解决的问题,背后暗藏手机电池研发和技术革新。当充电不再成问题,充电宝租赁市场或会变小。就当下而言,人们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广阔且能快速扩张。或许以后都可以充电1分钟,通话2小时。

  资本和创业者的热闹入局后,下一步,是不是共享充电宝也去用免押金或免租金等方式去激化这场战争?但相比共享单车而言,共享充电宝的战争不会是持久战,而它们也比共享单车更需要联合。

  共享经济的真假需求

  共享充电宝火了,共享KTV、共享篮球也来了。还有早前的共享WiFi、共享短租平台等等。更多的资本、巨头都在入局。当人们不再专注于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占有,新的生产关系将将催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万亿级市场的共享经济下,其每个细分领域都是钱啊。

  这其中,芝麻信用也在发挥极大的作用。芝麻信用资深业务拓展经理陈玲玲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芝麻信用为共享经济企业提供不少服务,以租借充电宝为例,芝麻信用评分达到600分及以上的用户,就可以通过芝麻信用,享受到免押金、支付宝扫一扫即可借用的服务;而芝麻信用让用户的使用门槛降低,提高了服务的用户量。

  共享经济一把火烧旺了与线下经济有关的大部分行业。似乎只要能和共享搭上关系,就能走上资本助力的快车道。很多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其实跟共享经济没多大关系,和共享单车一样是分时租赁。但单车解决了短距离的痛点,而充电宝踩到的痛点是偶然的急需,不是刚需

  “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很多人都看不准。共享单车的模式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以发展的,免费骑车的模式、用户不用考虑将车停在哪里,需求就爆发了。”马化腾在“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表示,在选择投资之前会考虑其商业模式,“此前有上门洗车服务,但实际上这种服务没有毛利,这就是伪需求,腾讯就没有投资这样的项目。”

  摩拜投资方之一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共享充电宝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在他看来,一个是充电宝持有成本低;二是共享充电宝流动性差,替代方案也很多。

  在经历了打车、外卖、共享单车等一轮轮风口后,巨头加持似乎已经成为创业公司获得阶段性胜利的标配,而在分别得到巨头加持后,创业公司间的厮杀会愈发血腥。从靠补贴烧出巨大市场和用户,回归到对商业本质的遵从,值得考虑的是,资本的理性回归之路在共享充电宝这一役中如何实现。

【本文根据公开消息发布,如有异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