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养猪:不以吃肉为目的 吹的越高,摔得越惨

如果仔细分析,除了绿色生态猪、食品安全概念能够打动一部分人之外,互联网养猪的本质目的,恐怕终究还是脱不了一个“钱”字。因为在中国,中小型牧场占绝大多数,而养猪又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需要巨额的资金作支持。
2017-04-17 10:18 · 钛媒体  王晓光   
   

  互联网一贯是一个容易产生“神话”的阵地。就在网易味央黑猪拍出天价不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牧芽科技就迅速跟进,以年化收益率8%--14%的高额回报,推出了“互联网+猪+金融”项目。

  “站在风口的猪也会飞起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猪倌”,这些豪言壮语,不仅励志,而且充满诗意和情怀。当我们被这些口号打入鸡血时,是否应该想到,我国农产品始终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凶险市场,一个不以吃肉为目的养猪项目,吹得越高,跌的就越深。

  互联网养猪改变不了养殖业的产业流程

  互联网养猪其实不是网易和牧芽科技的*,早在2015年11月,当时有家创业公司“猪字社”就在这方面进行了试验。他们用O2O模式帮用户认养属于自己的猪,认养的费用包括生态食料、人工等费用,“一次性包干线上支付”。由猪场员工每天实际喂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认养平台实现24小时监控,直到认养的猪出栏,由政府定点机构屠宰、专业人员分割、包装、送货到户。

  在这个创业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除了架设了几个摄像头、开发了一个手机APP之外,互联网其实根本没有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转流程,只不过全程置于用户的监控之下,生产过程更为透明一些而已。

  与“猪字社”相比,牧芽科技似乎更高大上一些,他们与天种牧业的合作,云监控已经全程深入到猪舍之中。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投资者既可以实时感受“养猪”,又能做食品安全溯源,吃到安全、生态的猪肉。

  无独有偶,“蹲马桶、睡公寓、不打针、不吃药;猪的身体状况、进食量甚至排泄物等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远程监控;养殖过程高度智能化,只需要6个技术人员即可管理2万头猪……”网易更是竭尽所能的描绘养猪“黑科技”。

  然而,尽管再高端,我们依然看不出互联网对育种、饲料及防疫,到中端的养殖与整猪流通,最后到屠宰与销售环节的实质性改造,只不过收了用户的钱,猪肉更好卖一些罢了。对于用户来说,猪肉则吃起来更放心一些。

  既然对产业链条没有实质性的改造,那么为什么这一类的项目还会风起云涌?

  如果仔细分析,除了绿色生态猪、食品安全概念能够打动一部分人之外,互联网养猪的本质目的,恐怕终究还是脱不了一个“钱”字。因为在中国,中小型牧场占绝大多数,而养猪又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需要巨额的资金作支持。“互联网+猪+金融”项目的推出,恰恰击中了这个痛点,为养猪行业拉来了人头和资金。

  站在风口的猪会不会掉下来?

  我国是*的生猪市场,也是*的生猪产地。每一个从事养猪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其实充满各种凶险。

  其一,猪肉价格波动犹如过山车。

  相比美国等国家,我国规模化养殖水平整体偏小,易导致“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的情况。因此,一直以来,我国养猪业受到“猪周期”怪圈制约: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价涨时一哄而上,价跌时割肉退出,每一轮“过山车”式市场周期,都会让养殖户备受煎熬。

  互联网养猪尽管披着高科技的外衣,恐怕也不能游离于市场之外。当价格相对坚挺时,项目方能提供8%-14%的收益率,大家都皆大欢喜;而当价格断崖式下跌时,则是用户承担风险,享受一下养殖户的熬煎。

  其二,疫情灾害不容忽视。

  养殖业除了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外,还受制于各种疫情灾害。2006年5月份养猪行业爆发高致病性蓝耳病,一直持续至2007年初。当年猪价是从6月份开始回升, 2007年1月均价9.56元/公斤,涨幅达57%。2008年4月份,达到17元/公斤,累计涨幅179%。2010年5、6月份,O型口蹄疫爆发,伴随高热和猪瘟,年底又发生大范围的猪流行性腹泻。当年猪价也是从6月份开始回升,生猪出场价从6月初的9.8元/公斤,至2011年1月上涨至14.1元/公斤,涨幅44%。顶部出现在2011年9月份*周,周均价达到20.21元/公斤,累计涨幅106%。价格上涨期维持了27个月。

  因此,疫情灾害是养殖业绕不过去的话题。互联网养猪尽管聘请专业团队从事具体养殖工作,在疫病防护方面应该比散户能力强,但是在大的疫情来临时,未必能与世隔绝,独善其身。

  另外,养猪所用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大豆等,这些大宗商品也经常波动,也会波及猪肉价格,对理财收益造成伤害。

  养猪为了吃肉更靠谱

  “互联网+猪+金融”的运作模式,比起单纯的“互联网+金融”,因为有了实体依靠,看起来更为靠谱,因而得到了网民的响应。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养殖业实际上是实体经济中风险*的行业,以此为理财依托,无疑是把钱投到了风头浪尖。

  目前,猪肉价格正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因而一般会有不错的收益,“互联网+猪+金融”项目风起云涌,也不足为怪。但当猪肉价格进入长期下调的通道时,风险就会自然出现。到时候,P2P跑路的风潮会不会再度出现,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在养殖业,还有一个更大的痛点,那就是食品安全。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养殖业抗生素、激素滥用的问题比较严重。把养殖场置于阳光之下,全流程监控生产过程,最后为网民奉上相对安全的猪肉,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发展思路了。

  大家*一点钱,投到养殖场,到了期限收获既定份额的安全猪肉,既避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又获得了生态健康的食品,本身就是一桩美事,干嘛非要和理财挂钩?

  如此看来,还是为了吃肉的互联网养猪更为靠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