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不要给创业者添乱”
经历了创投市场高峰期,整个VC行业开始进入比拼投后服务的阶段。胡磊在投后的策略上反倒显得与众不同。
“不要给创业者添乱”,胡磊说,蓝湖团队更想从切实的痛点入手去帮助创业者。
“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业务或技术出身,财务通常是他们最弱的部分,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项。” 胡磊解释道。
今年年初,蓝湖资本的投后团队引入两位重量级人物——曾任聚胜万合集团CFO的唐舜骅和曾出任去哪儿网总裁和首席财务官的孙含晖。两人分别担任蓝湖资本的CFO和投资合伙人,其中,唐舜骅为全职加入。这二人的加入使得蓝湖更好地从财务和风控角度将投后细化,对被投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有节奏的把控。
孙含晖财务风控体系管控能力强,早前曾出任去哪儿网总裁和首席财务官。2008年加入去哪儿,先后帮助去哪儿网获得百度3亿美元投资并于2013年在美国成功上市,其间建立了财务、法务以及内审等多个专业化团队。孙含晖十几年前在KPMG写的内部管理材料一直沿用至今。
很多大体量的创业公司都会碰到一个典型的问题,那就是财务账和业务账对不上。今年年初,胡磊在看美菜网的业务报表和财务报表时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孙含晖的厉害就在于,他能一眼看出哪有问题,并知晓快速修正之法。”胡磊说。
全职加入的唐舜骅,曾于2014年主导了聚胜万合的分拆:聚胜万合的互联网整合营销服务出售给了国内上市公司利欧集团、互联网流量交易平台业务于今年出售给了奇虎360。从财务和风控的角度来讲,机构如何使得投后工作更加体系化,什么样的节奏去把控被投企业,都需要一个度。唐舜骅担任过创业公司的CFO,有着一套自己的业务理解,能够针对各个公司的情况,用尽量少的指标来跟踪一个公司的投后运营。
胡磊回忆,加盟蓝湖之前唐舜骅问了胡磊很多问题,真正打动他的地方,是可以把自己管理上的经验授予更多的创业公司,帮助他们一起成长。研究为导向的蓝湖看好一个业务的根本之后,再有选择性地去做投资。从投后角度看,针对性地做投后服务,能抓住公司业务、财务的本质问题,能更好地帮公司提升。“帮助被投企业想清楚最关键的三四件事,然后集中fix(修正)掉”,唐舜骅和胡磊在投资理念上是一致的。
野心和恐惧
北京十一月的天空有些灰蒙蒙,采访中胡磊的神情专注。毫无疑问,他是有野心的。他用异常认真的语气道出了蓝湖的投资逻辑:不选稳的,选能做大的。
“做新基金其实和创业一样,在面对LP、媒体讲的多的都是‘贪婪’的一面。而关上门后,每天想着怎样调动资源、调动人,解决的都是恐惧的问题。”胡磊内心贪婪和恐惧的状态反复切换着,而恐惧的推动力远远大于贪婪。胡磊担心的并不是公司没了,而是能不能抓住大趋势、能抓住多少?美国的最新动态是什么?国内今天又发生了的什么大事?宏观行业运营指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迅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里,驱动蓝湖团队的一直都是压力。
胡磊看来,这种状态其实和创业者是一样的。
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乐观的,但最后能够成功的很大一部分是被危机感所推动。胡磊的目标很明确,“我们不怕犯错,而且要看大的趋势抓住了多少,最后到底抓到了多少份额。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至少不能比我投的前20%的企业家要差。”
在VC这个行业里,没有95%确定的事情。“我就是想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有成就感的。”气质儒雅的胡磊说出此话时语气中透着骨子里的冒险基因,“蓝湖投资的企业并不比行业平均死亡率低,但成功的项目要做到行业的NO.1。”
采访前一天,胡磊最后一个会开到了晚上十点,他每天6点左右便起床处理工作。整个基金去重后,每周大概会见四五十家企业。胡磊经常和团队强调两句话:第一,谋定而后动,不要被市场影响,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逻辑;第二,对失败和挫折要有包容度和耐受力,VC虽然都是聪明人,但投资决策错误的要比正确的多。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珑娟,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12/201612154067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