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GP怎么选,什么是真正的海外并购,为什么美国成功创业者压根不想做投资人,怎么在海外脱颖而出,VC/PE行业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VC应该去发现风口,然后想办法帮忙把风口搞大一些。因为VC最后要能够赚钱,本质是两件工作,一个是发现价值,一个是创造价值。发现价值是要在别人发现没有这个潜质的时候要先看到。
2016-12-10 17:56 · 投资界     
   

  “第八届全球PE北京论坛”于2016年12月10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召开,由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主办。圆桌论坛环节,北极光创投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邓锋云月投资合伙人宋斌、首钢基金董事总经理游文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中科招商集团联合主席吴碧瑄,以“股权投资与科技创新”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圆桌论坛实录,经投资界(ID: pedaily2012)编辑整理(有删减):

GP怎么选,什么是真正的海外并购,为什么美国成功创业者压根不想做投资人,怎么在海外脱颖而出,VC/PE行业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邓锋大家参加了上午了论坛,主要谈的更多的比较宏观,下午我们具象一些,谈一些股权投资内部的事情,包括2016年的总结和未来的一些趋势,谈的稍微细一点。

  各位嘉宾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之后讲一下对2016年整个风险投资行业,或者你关注的行业的总结,讲一下是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

  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是投后的企业管理

  宋斌谢谢邓总,谢谢各位。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由服务者变成了接受服务者。

  我所在的机构叫云月投资,本身是一个业内比较知名的、做并购基金为主的机构,是一家专注控股、专注消费、专注深入运营、专注深入创造价值的基金,业内有人叫做营业模式基金。

  对于2016年,2017年这个行业,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认为2016年、2017年,包括2018年,都不是一个特别有波澜壮阔的事情发生的年代,就像上午邓总讲的冷热不均。其实冷热不均是常态,而不是一个特殊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机会,第一继续往前走不是阶段往前走,是往科技的深处走。第二是继续往难处走,在最困难的地方拿效益,以并购深入运;从管理中,从市场中拿效益,这两个是存在的最大的机会。2017年、2018年对于并购来讲是极好的机会

  邓锋:投后的价格增加变得越来越重要吗?

  宋斌:这个问题非常好。我干了很多年投资,大部分的投后管理讲的是投后的项目管理,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是投后的企业管理。投后的企业管理需要大本事、大能力、大资源做的,投后的项目管理需要大的系统、大的组合来做,两个不是一回事。

  邓锋:对,投后项目管理主要在资金层面做财务的东西。

  越来越多的明星投资人出来开始成立自己的品牌,个人IP时代来临

  游文丽:首钢基金从投资的方式上来说大概有这么几类,一个是在FoF领域的投资。还有两个方式,一个是我们在股权领域的直接投资,另外一个是PVP领域的投资。在股权领域直接投资方面,我们还是侧重投资扩张期企业,为什么呢?一个是从我们团队的结构上来说,更适合看这个方向。另外一个也是从后端的资源分配上,我们觉得我们能够给扩张期企业在后端的金融资源、政策的支持方面,包括市场资源的导入方面提供更多帮助,这是我们在投资方向上的策略。

  邓锋:我看游总刚发现你还是我的清华学妹,你也负责母基金,也做直投。

  游文丽:对。

  邓锋:就这两块分别来说,2016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份?

  游文丽:在FoF领域,2016年应该不是一个发端,但更加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在原来很多老牌、大牌的机构下面,越来越多的明星投资人出来开始成立自己的品牌,如果说GP这个领域有IP的话,现在越来越明显的是个人的IP时代已经来了,这是在FoF领域我们看到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越来越多的GP投资呈现一个专业化的趋势,大家更关注更细分的领域,会更深度的参与一些创业企业的耕耘。

  邓锋:FoF在2016年好像很活跃,像首钢也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有政府的背景的机构,类似于三峡、长江,反正各种各样的挺多的。刘总也是我的学弟,不过不是清华的。

  没有资本寒冬,只是回归理性

  刘星邓会长上过12所学校,基本上大家都有机会成为他的学弟或者学妹。

  邓锋:进行咱们两个都是同行都是做风险投资的,站在红杉的角度,您觉得2016年冷吗?

  刘星我没有觉得冷,我觉得从早期投资来讲,除了个别过热的板块之外,总体来讲还是逐步回归理性,这是我的感受。当然从投资的数量、节奏和2015年相比应该是有明显的回落,但回落是回归到正常的节奏。显然有12到18个月的时间是在泡沫的阶段,当初我们也身处在泡沫之中,但还是有个别板块我自己的感觉,在早期投资哪怕是A轮还是存在泡沫现象。

  邓锋:但是泡沫好像没有2015年吹的大,现在只不过有点回归理性。从机会角度层面来讲,您觉得跟2015年的机会相比,很多人说风口找不着了,该投什么找不着方向了,红杉的方向不太可能说失去方向吧?

  刘星从机会角度,很多时候风口也好,或者机会点也好,往往不是咱们这些风投投资人员创造出来的。从我们一年接触下来的这些创业团队来讲,我觉得创业者们显然是选择了他们在市场上发现的一些机会。在企业服务领域,在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领域,反正是扣上了大帽子。

  我认为扣上帽子的一些创业项目,事实上本质都还是说怎么样更好的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去改造一些比较传统的,或者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充分的行业;比如说在教育领域、在医疗领域,甚至在金融服务领域等等,还有很多人探索的是农业或者是工业这些领域,怎么样能够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应用上去。

  我个人觉得信息技术这个大的赛道还是很长的,只不过现在大家要用一个新的名词形容,一会说大数据,一会说人工智能,明年可能又挂上另外一个帽子,本质没有太大的变化。

  邓锋:咱们2016年合作有一个项目是互联网教育,也是发展的非常快,非常成功。我记得我们2015年9月份投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才100万人民币,现在应该是1个月收入1亿多人民币,有些方面还是发展很快。

  您讲的我稍微总结一下,虽然没有哪个子行业变成大家都关注的赛道,如果拿互联网和行业的整合,或者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跟各个行业的应用来说,很多还是都还是有机会的。

  刘星:对,感觉更分散化了。数据基础在传统零售行业怎么样应用的更好?其实我感觉线下零售似乎有一些走出低谷的感觉了,一方面是线下零售通过痛苦的挣扎和痛苦的探索,找到一些门道了;还有一些利用更好的数据分析工具帮助线下的实体门店预测客户下一次购买的时间,这样肯定能够带动线下业务的回升。

  硅谷的成功创业业者不想做投资人

  邓锋:好,吴总您刚才来了晚点,您先讲讲您的情况?

  吴碧瑄:我本身从事投资领域不长,去年加入中科招商,之前一直在科技公司里面,后来又从摩托到苹果,投资领域对我来讲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不过我对科技一直很热衷。

  过去一年多,也一直负责中科传统的PE/VC股权业务。这两年基本上都是在硅谷,硅谷跟中国有一些相似,过去2016年整体的投资都是处于下降状态,但是有一个地方是回升的。

  实际上对风投来讲,这个时候其实是做投资最好的时机,因为这个时间点的利润空间会更高,相对公司的质量也会更优。同时我们在硅谷的时候,我们做的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在于风投这块。硅谷很多的成功创业者不想做投资人,但是他们是非常好的天使投资人,因为他们知道怎么去看一个企业。

  实际上这些人很有意思,我们在硅谷的合作伙伴应该是全球最大的融资平台,过去线上完成的融资已经到了4.5亿美金,基本上能够在过去这一年占到美国所有的获得早期投资项目20%多的份额,所以在他的平台上能够看到非常多的早期科技项目,而且都是非常高质量的。所以我们基本上跟他的合作是通过这么一个模式,能够更广泛的看到更多的项目。

  如何在硅谷风投机构种突围?

  邓锋:好,我们每个人干的方面都不一样,有早期的,有中后期的,有并购,有做FoF的,还有做国内的,做国外的,没法PK。但好在我就是喜欢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拿国际先开刀。中国一堆人都到硅谷投资,人家干吗找你?为什么不去找当地的VC?你管得了吗?在国外做并购怎么做整?,最关键的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冲突这么大怎么整合?什么样的国外并购可能成功?什么样的不可能成功?并购本身失败率就更高,再加上国外跨境失败率不就更高了,你们两个谁先回答?

  吴碧瑄:我觉得你刚才提的问题特别好。硅谷外来的资金一直不断的想进入硅谷,但实际上是很难进入的,硅谷是非常不开放的。为什么我们能跟它们合作?因为他聚集了很多在硅谷非常出名的天使,而且这些天使跟后面你说的所谓的老牌VC,包括红杉都有非常长久的合作关系。

  那么我们通过这个平台的合作,我们看到了很多早期项目,而且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库,开发了一些工具在这里面,包括针对投资人(包括天使投资人)做了一些人工智能的工具去发现早期投资人,甚至发现它们投的什么项目。每一个人过去10年的记录全部都在我们的数据库里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分析,看早期投资的时候,哪些投资人会帮助人。

  邓锋:你说这个例子,首先第一个你很难主导,基本上都是跟着;你要不能主导的话,将来怎么能做出长期的品牌?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不知道您刚才说的“中国做多长时间”。我知道中国去海外做天使投资做了有5、6年了,咱还不说独角兽,即使说投出来几个5亿美金或者以上的公司,我想其实还是挺少的。

  吴碧瑄:不是说我们自己去做,因为如果说你想进去一开始就跟大公司竞争,你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从我的角度,需要一步一步来,先建立人际关系。您说的也对,我们非常幸运,6个月6倍的回报,因为他们能够看到很好的项目,我们先跟这些人建立关系,能够进入到这些项目。

  我进去了以后我再去观察,看哪些项目有更好东西的时候,其实我们投了一个项目,现在我们帮他们在中国落地,他其实对中国的市场还是很看好的。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我们给到这些公司的,可能美国的公司不主导,但是当他考虑到中国发展的时候,我个人也是在中国做外企公司做了这么多年,实际上我跟这些CEO沟通怎么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是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所以他们会让我们进来,也愿意当他在中国落地的时候,来跟我们继续合作。

  邓锋:我发现您压力之下讲话还是很有风度的。

  什么是真正的海外并购?

  宋斌:2016年云月在中国的投资、全球的募资、中国的海外退出都达到一个高峰。在这么一种经济波动的过程中,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企业家,都看好这种并购的模式。那并购还有一个真假之分,体现在你有没有这个真的需求。

  我们中国海外PE并购,这8个字意味着在中国需要什么呢,中国叫做强国富民,你是不是做的强国富民的需求呢?强国指的是制造业、IT业、科技技术提高,富民指的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这都是我们要求的东西。那你在做海外并购的时候是不是符合中国的需求。

  我们去并购,举隔比方,我们做童装,中国电商我们做的最好,章子怡是我们的代言人,但是在创新方面,在设计方面我们觉得就缺一块,怎么办?我在意大利收了两家设计公司,那这个并购提高我整个的经营水平,产品水平,销售水平,能够达到很大的效益。

  邓总刚才问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是不是简单的一买就行了,外国人也是人,既是朋友也是很狡猾的,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要深入了解海外文化、海外经济,特别是欧美两个地方的人脉关系;同时我们还必须得有一个结构性的收购,比如说意大利不止收购了一家,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比较、没有鉴别,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并购达到最大化。

  邓锋:我从字里行间听,你们买的是他们的设计,你刚才也提到技术,你们有没有在国外尝试买技术?

  宋斌:就云月而言,云月本身是以消费行业为主导的企业,但我们在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因为我们同时还在做医疗、医药、食品添加剂、健康品方面,这些方面国外有一些技术,有一些原料,有一些工艺方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

  邓锋:中国人本来买矿山资源,后来又买消费品牌,甚至买西班牙火腿,还有一些消费的品牌,这个相对来说,我自己觉得整合难度好像比技术上的并购要容易一些,是不是这样的?

  宋斌:原来我的本行是搞技术出身的,我30年前搞科技情报,专门考虑国外新技术的问题。当你做消费品的时候,实际上它是一个经营管理的方法,是模式的和资源的运用。而搞科技实际上是在于对技术前沿性的把握,特别是对于适用能力。

  选GP看运营时间、团队、业绩、机制

  邓锋:转到第二位美女,我得换一个问题,你刚才讲的是FoF,,说2016年有很多有品牌VC的一些人出来做新的基金,那么这个行业往下会怎么发展?另外VC又存在一个您刚才讲个人品牌的问题,所以站在FoF这个角度上,你觉得这个行业怎么样?

  游文丽:邓总作为VC界的元老说对VC的发展看不清楚之后,我的心理就有点凉。从FoF的角度来讲,我们可能需要更慎重。实际上确实有是在FoF领域投资,我们一直也是非常谨慎的。从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上来看,我们是看好的,一个是在社会财富投资诉求上有需求,另外一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也产生了资金方面的需求。

  但是从现在这个阶段来讲,母基金在过去这两年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但我们认为其实还是非常的初级。母基金要怎么投?大家心里各自有各自的一套方法论,但基本上是在一个探索的阶段

  刚才邓总问我们怎么样选GP、选管理人?我们看的内容会非常多,第一,看这个团队共同运作了多长时间,是不是已经经历过了一个或长或短的经济周期。第二,看过去已经形成的工作业绩。第三,看团队是不是完整的,比如说在各个方面是不是互补的。第四,看团队的机制是不是合适的、健全的,因为对投资行业来说,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人和机制两件事

  过去这两年,我们在FoF领域关注的主要方向,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我们过去投的基金也在看他们在实际投资上的业绩,跟我们最开始做的判断有没有一些差异,或者是不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邓锋:基金有些人说跟酿酒一样,这个大家可能都有点感觉。有人说你投GP有点像投一个艺术品,你不能根据历史看到未来怎么样。你怎么掌握这种事?

  游文丽:我觉得这是存在的,一个GP的业绩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你看过去管理的基金在不同的年份中,他跟同类的基金对比,可以大概做一些对比,这个方法未必完全科学,但是它可以提供一定的参照。

  VC应该去发现风口然后想办法帮忙把风口搞大一些

  邓锋:这是有道理的,假设基金做投资,我特别喜欢你这种观念,如果GP的经验是可积累的,这个事就好办,最怕碰见草根创业的,过去所有积累的创业经验碰到二次创业都没用,说到草根创业红杉是投的很好的,但我也得挑点刺,红杉有风口有赛道,你同不同意风口?

  刘星:我不同意大家对红杉的定位,尤其是媒体的一些报道,说红杉是赛道论。

  邓锋:你同意不同意VC应该投资追风口这个事?

  刘星:我觉得VC应该去发现风口然后想办法帮忙把风口搞大一些。因为VC最后要能够赚钱,本质是两件工作,一个是发现价值,一个是创造价值。发现价值是要在别人发现没有这个潜质的时候要先看到。风弄大的时候你趁机退出了,你就发财了。如果你在一件事情已经成为大风口的时候,才开始研究才开始想要投资,往往是已经晚了。

  邓锋:风口来的时候不是投的时候,投的时候要在风来之前看。那这就谈到赛道,我的问题是红杉到底赛道论是真的假的?

  刘星:赛道的缘起是我们的创始人有一次曾经说过,其实当时的原话我忘了,讲的意思是你如果投资到一个不是很好的赛道上面,中国人讲在小池塘里面养不出大鱼来。

  邓锋:就是要足够宽,足够长。

  刘星:如果说这是对赛道的理解那我是同意的。但有一种误解说赛道,你看准这个赛道把整个赛道都买下来,有一个标题档说红杉买下整个赛道,这不是一个投资赛道。

  邓锋:我本来想跟你PK的,你这么一说我也没法批评,风险投资一定要对赛道有选择,高成长的企业长期能够可持续的,那一定是够宽够长的赛道。而且一定不能说什么都投,一定要聚焦,但并不代表聚焦到我就投这么一条赛道,那就变成了为什么一个基金要投几十个案子。

  刘星:你既然赌了这个赛道了,所有的标地都投一遍肯定能成功,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邓锋:你们投了这么多案子怎么管?

  刘星:邓总一针见血,的确是毫不留情不给面子。红杉在中国投资11年了,的的确确有很多教训,所以把握投资节奏是蛮重要的。投资节奏,你有不同的阶段,投进去也要退出来,中间还需要调整,如果你在某一个阶段你投的太猛了,你就是相当于库存积压了,这之后肯定会影响。你要管理的话一定会影响到你寻找新的赛道,或者新的投资标地的机会。所以这个投资节奏的把握又回到刚才说的投资也是有周期的,所以在泡沫期的时候你是应该更冷静一些。

  邓锋:红杉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首先恭喜你们今年又是各排行榜的第一。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举个例子红杉出了很多很优秀的企业,回报率也很高,另外一点我注意到红杉走出来的这些人的嗅觉、狼性都非常强。

  展望2017:风险与机遇并存

  邓锋:对2017年,在您所在的行业和整个大的VC行业,每个人花两分钟告诉我你的预测。

  宋斌:2017年中国的经济还是在L筑底的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界都处于动荡调整的过程。

  2017年,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会更加富裕,整个消费能力会增加,消费升级辉成为大的浪潮。行业对产品服务质量要求会提高。

  游文丽:经历了过去这几年振荡的过程,2017年会出现一批技术上高竞争力的公司,应该会更得到资本的亲睐,这也是我们后面在投资上会关注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是在消费升级领域,围绕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这个方向上,随着过去这几年大家也有很多的关注,但是我们觉得这个势头还是会继续的向上发展的,我们也会在这个领域继续的进行投资和布局。

  刘星:我觉得2017年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在真正的科技领域进行创新和应用。,对于本身VC行业来讲,我认为2017年会对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个我觉得更多的投资机构会倾注更多的力量在价值创造上面,或者投后服务,所以我认为2017年又会是一个更加考验所有同行的一年。

  宋斌:PE联手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也是很好的一点。

  吴碧瑄:总得来讲,我还是那句话。对于长期资本来说,2017年我们会找到更好的标地和更合适的价值,所以总得来讲,2017年应该说对于长期资本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一年,这一年未来能够带出很多有回报更好的一些项目来。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12/2016121040655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