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illy Media的创始人兼CEO Tim O'Reilly曾说:“Siri、Google和Cortana其实都是独角兽,Uber和Lyft也都是独角兽。他们成为独角兽并不是凭借他们的估值,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曾经让我们感到惊奇。”
从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为行业里的独角兽,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滚雪球一样增长的高估值,资本方在投后的服务是“后盾”,企业本身的模式和科技创新是形成优势壁垒的“盔甲”。蜕变成独角兽的过程必将是历尽艰险的,要兼具独角兽的品和相,就得从多方面塑造独角兽公司的气质!
6月15日,在“寻找新三板独角兽—2016正和岛新三板年度大会”上,来自数十家投资机构的大咖和一线新三板券商的负责人出席大会,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发表了“如何寻找未来的独角兽”的主题演讲。邓峰也在演讲中提出独角兽公司应该具备的三大特点:
第一:在市场内是处于相对领先的前3名
第二:创业公司的要有长期的执行力和团队领导力
第三:要在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上发力,形成竞争壁垒
以下内容精编自演讲实录:
独角兽的标准
在美国风投界,人们将在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称之为独角兽公司。一般独角兽公司是行业里绝对的领导者,或者是成长速度非常快的公司。
从2014年第一季度起,美国每年成为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在急剧上涨, 2014、2015年被称为“独角兽之年”,但同时也出现一个迹象:很多过去看的非常不错的公司出现了问题,整个独角兽公司作为一个群体估值比上一轮估值有所下降,甚至有些独角兽公司很难再融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和员工的士气都会受到打击。所以对创业公司来说,估值高不见得是好事,在资本市场比较冷的情况下,其实真正好的公司反而能够获得优势。因为宽松的资本环境将使得质量较差的公司继续生存,竞争情况更加恶化,而在资本市场相对比较低迷的时期,竞争对手可能不存在了,你反而有机会成为更强大的企业。
就当下的竞争环境而言,现在要成为行业领先的独角兽的难度更大了。在前些年,创业项目的模仿对象不多,而现在新项目一宣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被复制,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成为独角兽需要的资金也更多了。类似当年“千团大战”的局面,游戏规则变成了融资砸钱,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成为独角兽的资金门槛。
从我们投资公司的角度来看,独角兽与其说是发现的,还不如说是培养出来的。目前但凡比较大的VC、PE都有专门的投后服务团队,帮助企业家去招人,帮助企业家建立内控,帮助企业家做PR,帮助企业家做法律服务,这些服务由“最好有”慢慢变成“必须有”。对企业家来说也一样,你的关注点不能仅仅是创意好,更在于能不能招到最好的人,能不能留下最好的人,能不能把产品做好,能不能把运营做好,能不能建立很好的客服系统等等。这些是每天的执行细节。怎么样培养出独角兽来变的越来越重要。
那么,投资人寻找有独角兽潜质的公司通常会关注哪些方面呢?
一、市场地位
首先肯定是要在大的市场里具有相对的领先地位,这是一个评判标准,未必是绝对领先地位,但如果已经排第四、第五了,投资人可能就不要看了。
二、团队能力
即便已经在大的市场做到了相对领先,还需要特别强的团队,因为创业企业走一条长的路,不是靠一个模式、一个创意,更要靠的是长期执行。这个时候人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大,特别在早期,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今年做的事一年以后就可能变了。包括我们投的美团,当初是做团购,现在团购只是业务之一,这种情况下判断这个人有没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反应能力、领导力够不够强就变得更重要了,这也是我们觉得在发现独角兽潜质的公司中很重要的一点。
三、竞争壁垒
第三个是竞争壁垒。如果没有竞争壁垒的话,就算今天做的比别人领先,可能人家也会很快赶上你。最好的企业是进入壁垒相当高、天花板也相当高,别人基本很难进来。即使进来也老是在追你,而且追不上。
竞争壁垒是有很多方面的,以前可能是建立大规模的用户群体,比如平台类的公司,成为第一名后第二名很难进来,淘宝是一个例子。但是未来竞争壁垒会越来越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后也会有,但是相对来说百分比在下降,而科技创新的竞争壁垒百分比在增加。
我们认为中国越往后发展,就像美国一样,越来越多的是靠科技创新。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Sherry,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6/201606173984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