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新晋投资女王张泉灵:内容投资风口在哪?揭秘四种盈利模式

内容投资风口在哪?揭秘四种盈利模式:*种是知识服务,内容本身就卖钱。第二种是人格推荐。第三种最最常见叫流量分发,流量分发就是广告。第四种是IP类产品,变成了新的文化产品。
2015-12-25 11:40 · 腾讯全媒派  张泉灵   
   

  平台:UGC玩出新花样

  Facebook, 今日头条,YY是三家神奇的平台,声称自己不产生内容,只是内容的搬运工,而实际上玩出了花样。

  人们对FB的传统定位是一个社交平台。实际上,它与微信相比,除了没有交易闭环,其他方面做的都很强。非常奇葩的一点是,FB可以通过推送广告来增加用户的阅读时间,阅读量和点击数,一旦减少广告数量,整个平台的用户日活跃度会下降。可见,FB把广告做成了用户需要的信息流。

新晋投资女王张泉灵:哪些内容我愿意砸钱?

  今日头条声称自己只是个性化搜索引擎,而实际上今年该平台73%的文章数来自于头条号,这个数据在一年前只有百分之十几。

  作为一个直播平台,YY实际上就是在做综艺节目导演的活儿,节目策划、制定活动规则、选演员。虽然平台是用户自己做主,但主题是YY定的,规则是YY定的,就连演员都是YY自己找的。YY有一个星探队伍,专门挖掘网红潜力股,然后进行包装,再送到平台上,你还能说YY没有做内容自制吗?

新晋投资女王张泉灵:哪些内容我愿意砸钱?

  现在大家对内容是很兴奋的。既然原来这么多看似不做内容的人都在做内容,内容一定会变成稀缺资源,至少是受大家喜欢的资源。然而问题来了,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格吗?做好内容的人就一定会产生高价值吗?

  生存还是死亡?这些媒体会挂掉

  既然这么多看似与内容生产不沾边的App都在做内容,就连硬件商家都瞄准了这一市场;在讨论谁会被投资者看中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谁会因此死去。

  我主要从内容产生方式,用户阅读习惯,盈利模式三个角度来思考。

  以什么值得买和《精品购物指南》二者的模式为例。同样是做时尚生活内容,这两者差别关键不在载体,而在于内容生产方式。内容生产的方式变了,带来的客户信任度也发生变化。

新晋投资女王张泉灵:哪些内容我愿意砸钱?

  《精品购物指南》的内容都是由编辑挑选,在读者眼里其实是厚厚的一沓广告。用户默认拿到《精品购物指南》的时候是拿到一个广告,所以用户来看看应该买什么应该吃什么,但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广告,因为内容是从服务提供者那里来的。

  而什么值得买80%-90%的内容是UGC。该App的100多个编辑主要做三件事:踢微商,留住会写评论的用户,为这些好用户做一个好的分账模式。直到现在,因为大量UGC的存在,用户使用的时候就默许了它的真实性。用户在其他网站上想要买一个东西,都会先到这个App上搜一下评论值不值得买,还可以看到这样东西在不同的电商平台上的折扣排序。

  所以,虽然二者表面很相似,但用户体验急剧变化。一个只能靠广告盈利,一个绝不用广告盈利,而是用内容带来的导流和销售额来盈利。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所有的交易平台的电商都在加强内容。

  顺着这个思路预言,细分市场行业类媒体一定会死掉,比如地产杂志,电脑报。因为后者所涉及的领域最快以电商方式进行改革,所以是最快死掉的。

  此外,传统聚合类资讯媒体也一定会死掉。未来负一屏、手机桌面会成为主战场。手机被很多用户视为延伸器官,既然可以即时接受资讯,*时间转发形成互动,那为什么还要等到固定时间查看某些平台,甚至还要付费呢?

新晋投资女王张泉灵:哪些内容我愿意砸钱?

  问题又来了。这些平台的编辑怎么办?将来,他们的工作将是调教机器,用人的智力教机器如何推送资讯、给内容打标签。然而,机器学得很快,之后编辑又该何去何从?

  时下很多媒体人有转型、创业的困惑。我觉得对于个体来说,特别对于有文艺青年感的文化工作者来说,做个小生意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想清楚哪里会死更重要,不要在一个会死的平台上熬到最后失去了机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全媒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