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项救市补丁依然宣告无效情况下,证监会开始酝酿更大的救市措施。7月2日,有知情人士对《棱镜》表示,会里正向各大机构征求救市良方,证监会救市仍留有后手。
市场上开始掀起一场大讨论,救还是不救?
香港律师、中国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对《棱镜》表示,短期的救市行为无可厚非,但是长期来看,对于市场无补于事。他提到,本次牛市的风险主要积累在杠杆资金上,特别是场外配资部分,而如果早些对其进行监管,则不至于如此艰难。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场外配资作为重要的参与资金,或已达到万亿规模。与场内的券商两融不同的是,场外配资资金多来自于银行和地下钱庄,通过信托或个人等通道进入股市,处于监管的灰色区域。同时,场外配资对于标的股票限制较少,亦无门槛资金限制,因此在本轮牛市启动后迅速膨胀,惊人的资金量使得市场暴涨暴跌情形频繁发生。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场外配资资金规模共计5000亿元。证券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举例,目前场外配资活动主要通过恒生公司HOMS系统、上海铭创和同花顺系统接入证券公司进行。三个系统接入的客户资产规模合计近5000亿元,其中HOMS系统约4400亿元,上海铭创约360亿元,同花顺约60亿元。
这位负责人表示,以HOMS为例,近两周被平仓的金额达到150亿元,占据市场交易量比例较小。
不过,多位市场人士对此数据怀疑。北京一家私募高管对《棱镜》表示,由于规模增长过快,进入股市渠道多而隐蔽,因此仅凭证监会一家监管机构,难以获知其具体规模,上述统计中也没有公布银行资金占比等具体数据。
而据《棱镜》此前的调查,除去接入上述三个系统外,很多配资公司直接在券商处开设账号,绕过证监会对券商的监管。同时,众多配资公司资金多通过信托进入股市,而信托的监管权在银监会,因此证监会对此并无监管主动权,因此难以统计其中规模。
《棱镜》此前调查发现,场外配资资金多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上。一家从2014年11月开始配资业务的公司负责人对《棱镜》介绍,其客户持仓股票接近七成都在中小板和创业板。
等到2015年5月后,公司为防范风险,于是对新增配资客户创业板持仓比例进行限制。他介绍道,“一开始我们限制不得超过账户资金的40%,后来降低到33%,目前是25%”。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金融等蓝筹股领涨,2015年初行情开始切换至中小创股票,部分原因来自于场外配资的推动。大量的杠杆资金集中于此,将一些讲故事、无内涵的小票炒至高位,市盈率甚至达到千倍以上。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对《棱镜》表示,中小创很多企业完全靠讲故事来抬高股价,因此泡沫的破灭也是从这些股票开始。
证监会自4月开启对于场外配资的围剿,6月达到高潮。在这一轮巨幅下跌行情中,创业板下跌幅度*。
《棱镜》调查华北多家配资公司后发现,前期1:3以上高杠杆进入的配资客,在这一轮的巨幅下跌行情中,几乎全被强制平仓。
“监管层如果早一点严打虚假市值管理公司,防止泡沫出现,早一点规范场外配资,市场不至于一下子调整幅度有这么大。”北京一家知名私募基金经理对《棱镜》说道。
配资盘的清理引起爆仓无数,市场的下跌进一步触及更多人的平仓线,在此过程中,踩踏无可避免。
作为配资链条的重要一环,信托自然不能幸免。
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棱镜》,近期每天都有一批强行平仓的子单元账户。他介绍,根据其公司规定的流程,每天在收盘后会统计配资客户的账户情况,“主要看客户是否触及到警戒线和平仓线,如果触及,会立刻电话通知客户,要求第二个交易日开盘前补交保证金”。
这位内部人士介绍,目前执行强行平仓的子单元账户中,多数是5月份新开伞形信托子单元,前期客户因为进场时间早,因此积累了足够多的收益,目前的大跌尚未触及其警戒线。
更值得警惕的是,配资爆仓引发的踩踏,已经将风险从场外带至场内。
一家中字头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告诉《棱镜》,高杠杆的场外配资爆仓引起的踩踏,正在向低杠杆的场内两融蔓延。7月3日,他透露称,其营业部已经列好一大串即将触及平仓线的投资者名单,“如果明天继续大跌,强平的指令就会发出”。
日子难过的还有基金经理。基金在市场下跌时通常会遭遇巨额赎回,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在近期的巨震中,都选择获利了结,落袋为安。
长盛基金经理王超告诉《棱镜》,为应对短期赎回,因为小盘股基本无人接盘,只能选择流动性比较好的大盘蓝筹股抛售。“基金经理都会配置这些大盘股,以应对短期内的流动性紧缺。”
不过,这一行为不仅打乱了基金经理的投资周期部署,股价的快速下跌也会造成其他投资者的损失。由于大量抛售大盘蓝筹股,使得市场更加震荡。《棱镜》注意到,近期的巨幅下跌中,一些估值合理、成长潜力好的蓝筹股也因此遭误伤,甚至出现集体跌停情形。
如果踩踏继续,风险将蔓延至银行和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似乎只在一触之间。
洪灏对《棱镜》指出,除去融资盘爆仓和基金赎回的风险外,目前很多人忽视了股市踩踏对于银行资产和实体经济的隐患。
本轮牛市启动后,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其股权质押,以获得银行贷款。目前行情急转直下,彼时质押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一旦触及到双方约定的强行平仓线,银行会将股票悉数卖出。
招商银行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棱镜》表示,银行在做股权质押贷款时,根据企业经营、市盈率等情况,质押折算率一般在0.1到0.6之间浮动,强行平仓线则为170%-180%。
更复杂的情况是,如果股权质押时双方约定了一定期限的股票禁售期,股票价格在约定期限内未回升至一定水平,银行则担负坏账风险。
为保障银行本金安全,如果出现违约风险,银行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强平。对于有禁售期的股权,会通过小额担保公司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处置。
一家大型上市银行内部人士对《棱镜》表示,在最近几天的下跌中,就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股票达到了强制平仓线,银行目前已经将其处置完毕。
首次经历杠杆牛市的A股市场,在得到杠杆资金疯狂助涨之后,此刻开始见识其所拥有的巨大破坏性。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陆挺亦表示,目前包括融资盘、私募产品、股权质押以及收益权互换等,都在面临这些风险。
系统性风险似乎一触即发。
《棱镜》获得的证监会7月4日上午会议文件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证券公司资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共有来自银行、信托、保险的资金近13万亿元,其中来自银行的资金超10万亿元。这个数据已经逼近国内银行业总资产的10%。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对《棱镜》指出,由于券商资管类产品并非全部投入股市,因此剔除掉这一块后,来自银行的入市资金保守估计在4万亿元。
“如果股市再跌10%到20%,至3200点和3300点之间,银行的资金就面临较大的危险。”这位分析师指出。
“救还是不救?我认为有一定救的必要。”陆挺说道。
7月4日,证监会不再满足于打补丁式的救市措施。随着21位券商大佬走出富凯大厦,会议商讨的救市方案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告形式发出。其中内容包括各家按照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股ETF。同时还包括4500点以下这些券商自营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开始行动,25家公募发出行业倡议,即:打开限购基金的申购、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报和发行,以及基金公司高管积极申购本公司偏股型基金。
而此前被众多人提出的暂停IPO,也最终登上前台。
7月4日晚间,《棱镜》*获悉,由于市场波动较大,IPO发行被要求暂停。证监会邮件要求,已经缴款的IPO退款,当天19点前需将公告发给交易所。原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网上申购资金7月6日解冻,网下申购资金7月6日退回。
上述北京私募基金经理对《棱镜》表示,7月4日利好消息频出,但实际效果尚需下周一开盘检验。这位基金经理建议,预期停掉IPO释放流动性,倒不如成立国家平准基金,“融资盘爆仓后由平准基金来接盘,挡住市场下跌趋势”,他解释,这样将比暂停IPO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平复爆仓强平带来的恐慌情绪。
不过,中国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并不同意这一做法。他对《棱镜》表示,一般而言,平准基金的出现意味着股市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目前A股还没有这种迹象。“只能说目前A股波动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去杠杆引起的。”
他同时举例,台湾彼时成立的平准基金,购买的一些蓝筹股目前变成了一堆废纸。《棱镜》了解到,1999年台湾设立了5000亿的“国家安定基金”,经过3年的运营,账面亏损达到410亿,由于干预股市正常运行,同时又连年亏损,被市场人士称为失败之举。
梁定邦表示,如果监管层早一点规范场外配资等杠杆资金,现在不至于如此艰难。“金融制度本身有缺陷,不被监管的场外配资相当于影子银行,监管层要考虑如何让影子变成阳光。”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