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美国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初创公司(Startup)的投资泡沫一直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人谈泡沫,但是此前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证据证明泡沫开始爆破,而近期,该证据竟然戏剧性的出现了。
专注于初创公司数据研究的专业机构Mattermark近日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2014年第四季度全美初创公司投资交易量已经跌至2011年水平,尤其是种子轮的投资下降趋势明显。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面对初创公司投融资泡沫,美国本土投资人率先恢复理性,2015年美国初创公司早期投资将进入调整期。
投资下降拐点出现
近日,初创公司数据研究机构Mattermark首次披露了美国本土初创公司投资泡沫出现拐点的一系列证据,2014年年末,十几个大的投资交易推高了过去三个季度投向初创公司的资金总额,据悉,年末共有11个初创公司完成了12个1亿美金以上的融资,融资总额达到40亿美金。但是,2014年下半年,美国初创公司投资的整体交易量大幅下降,已经跌回到了2011年水平(本文所有图表数据不包括生物技术、医药、清洁能源和能源公司的VC投资)。
对初创公司的投资一般分为种子、天使、A、B、C、D轮等,当我们把每一轮融资的交易量单独拿出来生成曲线图时,可以看到,2014年种子轮的投资交易量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下降。
种子轮投资出现急剧下降的原因或许与目前金额稍大的种子轮往往倾向于并入天使轮、A轮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或许是种子轮投资正同其它轮融资(天使、A、B、C、D轮)同步萎缩。2014年美国天使轮*平台AngelList的相关数据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如下图所示,2014年8月开始,AngelList平台的融资交易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与种子轮融资的下降趋势相互呼应。
钛媒体综合上述Mattermark报告,可以得出,2014年下半年,美国初创公司的融资交易量出现下跌拐点,整体交易数量跌回至2011年水平,同时,种子及天使轮的投资交易量出现明显下滑,初创公司早期投资交易的活跃度开始呈现走低趋势。硅谷一线早期项目投融资平台F50创始人David Cao向钛媒体表示,
“这是一个清晰的转折点,表明美国本土投资人开始趋于理性,2015年这一趋势还将延续,美国初创公司创投泡沫将进入一个调整期。”
多种原因扼杀投资热情
美国初创公司融资交易数量的明显下降,Mattermark认为同不断上涨的初创公司估值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局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利率的影响有关,对此David Cao也向钛媒体*披露了他的观点。
首先,与项目的创新性不断降低有关。在硅谷,不论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向投资人Pitch任何一个项目,投资人的*反应往往是“我见过你的竞争对手某某公司,那么你同它的区别是什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初创公司项目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正在下降。David Cao表示,
“由于大量投资涌入硅谷,各种各样的初创公司项目都可以融到钱,那么市场上就充斥着覆盖各个领域的项目,目前投资人越来越难遇到完全新颖的没有人做过的项目,而美国的投资人很看重项目的创新性,如果找不到新颖的项目,往往就会缺乏投资的动力。”
其次,大量来自中国、印度、中东、美国等的热钱涌入硅谷,导致美国本土投资人在投项目时感到了激烈的竞争,同时项目的估值也因热钱涌入而不断被推高,这都导致了美国本土的投资人投资意愿下降,对早期项目的热情大不如以前。
对“已进场”中国投资人有利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热钱正不断涌入硅谷,在硅谷初创公司投融资活动上经常可以看见来自中国的投资人的身影。广州孵客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冯洪亮告诉钛媒体,目前国内传统行业转型在即,国内资本走出国门,转而投资在硅谷的高科技初创公司已经成为趋势。
那么,在美国本土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对于硅谷早期项目趋于冷静、投资数量不断下降的趋势下,中国投资人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对此,David Cao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挑战在于,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往往看不懂项目,之前往往跟随美国本土投资者做跟投(follow-up investment),那么在美国本土投资机构投资活跃度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在看项目方面将遭遇挑战。对于硅谷*质的项目来说,之前它往往首先选择拿美国本土基金的钱,但是当拿不到本土基金的钱时,其自然会考虑中国背景的基金,也就是说中国投资者将更有希望抢到硅谷一流的项目。
他同时指出,这种利好仅是对于“已经进场”的国内投资人,而对于那些还处在观望状态或者“凑热闹”的国内投资人,本轮泡沫反正会把这些非专业的投资人“吓跑”。
如此一来,对于行业其实是一件好的事情。2015年硅谷投资泡沫将进入调整期,调整期内炒作性投资行为会减少,但是实质性投资行为会稳定增长,也就是说,早期投资*数量会下降,但是品质会增长,这不论对专业投资者还是创业者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