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熊晓鸽的偏爱:中国“90后”有2亿人群 会出现下一代马云马化腾

这一年在公开场合,熊晓鸽总是很乐意强调自己是“90后”。这位IDG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是这么解释的:我是1992年回国做VC的,1993年IDG资本成立。
2014-12-31 11:45 · 腾讯财经  杨杨   
   

  熊晓鸽说:

  1,移动互联网领域,会出现一批年轻的创业明星。就像PC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一样。

  2,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从前沿技术到用户体验上,“90”后都更有优势,因此他们更可能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创新。

  3,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中,谁会长得更大、谁的商业模式最可能跑出来,这是给投资人的难题。要从新事物走向产业,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4,PC互联网,大钱都让国外基金赚了。移动互联网要避免这条老路,需要国家改变上市规则,让还没有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也能在国内上市。

  这一年在公开场合,熊晓鸽总是很乐意强调自己是“90后”。这位IDG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是这么解释的:我是1992年回国做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以下简称VC)的,1993年IDG资本成立。“所以我们也是‘90后’,是以’90后’的心态来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投资的。”

  IDG资本对“90后”的“偏爱”,并不仅限于口头表达。今年8月,IDG正式设立了“90后基金”,这只总规模1亿美元的基金主要用于年轻创业者。9月份又启动了“自由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寻找30位30岁以下、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为其提供创业之前的培训。

  更具象的偏爱,则体现在具体投资上。据公开资料,截止今年8月,IDG对“90”后的投资案将近20个。而所谓的“90后”中,其实1/3是85后。

  “我认为下一代的创业英雄,会出现在这一代人里面。”熊晓鸽解释说,如果从年龄上分析,上一批互联网创业英雄,“无论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周鸿祎张朝阳,他们中的成功者大都是60后以及70后偏早的一辈人。”

  对“90后”的偏爱,背后是IDG寻找下一个马云马化腾的强烈欲求。“移动互联网规模的增长,远不是PC互联网所能比拟的。”熊晓鸽很坦率地说:IDG已经将投资重心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了。

  相对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创业门槛、更快更高的增值空间,当然竞争也会更激烈”。PC互联网用户在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被认为造就了当前的一批明星企业家。今年11月在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第互联网大会公布,中国有8.5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为全球最高。

  IDG资本1993年成立,是在中国投资的*个VC基金管理公司。过去20多年间,IDG投资了300多家公司、其中70多家已经上市。这家基金一度曾是互联网投资的代名词,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明星企业中,百度、腾讯、奇虎360等都曾有IDG的投资。

  移动互联网大潮中的“90后”

  腾讯财经《资本论》:你本人和IDG资本都很关注年轻人,为什么?

  熊晓鸽:阿里巴巴上市上市第二天,我在湖南岳麓书院举办的千年论坛上说:马云将中国的PC互联网产业推到了顶峰,但也意味着PC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的结束。

  下一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这并不是说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没戏了,只是说它也要向移动转型。一个佐证就是今年的双十一光棍节,各家平台的统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有多少交易来自移动端。

  与PC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非常不同,表现在它离用户更近、更为灵活。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比如以前你出门订机票或者酒店可能会提前一两天,但现在可能只提早半个小时。

  而相对于我们甚至相对于80后,“90后”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使用地最多。这个技术快速发展时,正好是最初一批“90后”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兴趣、思想、价值观和消费行为都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约有2亿“90后”人群,当他们逐渐步入主流社会,成为工作人群、消费人群的主力军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可想而知会有大爆发。作为VC,我们关注围绕年轻人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创业者。

  腾讯财经《资本论》:在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中,为何更看好“90后”?

  熊晓鸽:从前沿技术到用户体验,“90后”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90后”更能了解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和感受。

  比如像弹幕视频,我们看的时候,可能*感觉是,“实在想不清楚这种东西为什么火,满屏幕都是字,图像都被挡住了”。但弹幕视屏网站Bilibili的创始人徐逸就知道,这是“90后”的趣味。

  另外一个工具,只有使用的频率够高,才可能想到用它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移动互联网也是一个工具,“90后”用的最多,他们也相对更有创造力。现在很多新的应用,可能在我们看来都不可思议,但年轻人们用得如鱼得水。

  腾讯财经《资本论》:你一直在对比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整个PC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直被批评没有原创、奉行拿来主义。“90后”来了、移动互联网来了,这点会改变么?

  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未来都有可能走的比美国更快。因为我们的用户比美国多,使用频率更高,竞争更激烈。出现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可能性,理论上也要更高。

  PC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企业的C2C(copy to China)战略一直受到诟病。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就有望改变。微信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美国也有很多人使用微信。

  由此发生的另一个改变,是中国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将可能不再局限在国内,而是走向全球。PC互联网时代的明星企业,其实主要收入都来自中国,这是它们的幸运,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而它们的美国同行,其实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来自海外,这种区别导致谷歌(Google)们的管理、市场和产品都更多样化,也更国际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