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又一场集体跟风:匿名社交“作死”的节奏?

Secret官方中文版上线一周,在中国区App Store社交榜上已经蹿升到了TOP 30,在TOP 100中,有不下5款匿名社交产品。
2014-06-05 10:06 · 网易科技     
   

  

匿名社交

 

  Secret官方中文版上线一周,在中国区App Store社交榜上已经蹿升到了TOP 30,在TOP 100中,有不下5款匿名社交产品。

  无觅团队推出的“秘密”无疑是匿名社交在国内最有力的推动者,同类产品曾一度因为内容走向问题遭业内看衰,甚至被认为是现象级产品。而从“秘密”下架后同类产品上位的速度看,匿名社交的用户需求真实广泛存在。

  短短一个月,数十款匿名社交App在争议中诞生,这是国内移动社交产品领域继Instagram、Snapchat、Path、Vine之后的又一次集体跟风。

  “花样匿名大赛”

  无觅团队推出的“秘密”4月5日上架后在App Store的榜位一路攀升,不过很快遭到了苹果下架,5月20日更名“无秘”重新上架不到24小时后再度被下架。

  Secret中国团队透露,“秘密”下架是因其抄袭遭到Secret联合创始人大卫·比托(David Byttow)投诉。从产品上看,“秘密”对Secret几乎进行了“汉化级”抄袭,而在其他跟风者中,同样不乏抄袭和玩法上的“微创新”。

  “呵呵”是啪啪的产品团队成员推出的创业项目,试图通过算法来对熟人关系进行筛选,并引导内容从“攻击他人”向“自我表达”转变,团队希望它是一款正能量的产品。“叽叽”试图绕过通讯录,从基于地理位置的角度切入,用户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发表的匿名内容,不过这一功能已经被Secret中文版覆盖。职场社交网站大街网也推出了同类产品“吐司”,定位于某公司内的匿名信息。

  还有一些产品则融合了国内创业者独特的创意,一款叫“偷偷”的产品同时整合了Whisper的私信、Secret的匿名发布以及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悄悄话”杂糅了Whisper和Secret,而多玩在“秘密”被下架期间趁势推出的“私密圈”则与Secret相似度颇高。

  尽管花样迭出,不过其中大多数产品仍然有着浓重的Secret的影子,基本玩法上并未改变,也并没有出现“秘密”之后的第二匹黑马。

  社交循环:重回“陌生人”?

  在App Store中搜索Secret或者秘密,Secret的官方中文版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均相当靠后,不过这似乎并未影响它的热门程度,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它在社交排行榜中已经迅速蹿升到了TOP 50的位置。

  显然用户对匿名社区的需求真实存在,大街网CEO王秀娟认为这是社交的一个循环。Facebook、WhatsApp、人人、微信让陌生人变成熟人,而匿名社交,正在将熟人重新变回“陌生人”。

  这是社交产品的一个演变,从信息不通畅到足够通畅,SNS的出现让好友之间可以看到彼此的各种生活状态,移动IM加剧了这一现象,更多的用户选择在社交网站上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尽管这未必是他的真实形象。

  于是用户需要在不破坏这个正面形象的基础上表达自己更真实的想法,而这些真实想法需要被保护,Snapchat的出现就是一个征兆,用户可以将内容“隐藏”,从而更无所顾忌地交谈。

  而匿名社交比阅后即焚更进一步,将人隐藏起来,给了用户表达“本我”的机会,又保护了其在互联网上经营起来的正面形象。“呵呵”团队负责人表示,强关系被过度挖掘,弱关系很难赢得用户的参与感,匿名社交恰好可以解决社交疲劳,更适合普遍需要戴着面具生存的中国人。

  不过唱吧CEO陈华并不看好纯陌生人的匿名社交,尽管用户并不知道彼此是谁,但是“朋友”是匿名社交的基础,多数用户并不关心完全不认识的人在说什么。

  正能量路线能否走通?

  尽管很多用户对匿名社交产品上的攻击和谩骂颇有微词,不过除了因抄袭被下架的“无秘”外,还没有产品因此受到影响。

  在“吐司”上并不乏对公司、上级的不满,王秀娟认为用户对公司的表达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此前它们存在于微博或一些比较私密的社交平台,而匿名社交只是更好地满足了这部分需求,而非创造了这些需求。

  不过王秀娟仍然希望引导用户以更娱乐化、更轻松的方式进行表达,而不是陷入到一种灰暗、负能量的情景中。“呵呵”团队的想法与之类似,也希望通过用户从对他人评头论足转变到对自我的表达,引发用户的共鸣。

  于是匿名社交面临两难:不要负能量,难以吸引用户,要负能量,运营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王秀娟认为,在内容引导方面谁能胜出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

  对匿名社交产品而言,内容的运营能力远重要于产品技术能力,一方面要避开心灵鸡汤和造谣毁谤,另一方面要让用户以恰当的方式来自我表达,对创业团队而言是一大考验。

  这已经是国内移动社交产品在Instagram、Snapchat、Path、Vine等产品后的第N次集体跟风,尽管此前的跟风均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交产品“抄必死”的戏码不断上演时,匿名社交平台能否颠破这一魔咒,还只能等待时间的判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网易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