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借壳盛宴的PE推手:纠结的退出选择 灰色成本高企

这只是近期A股借壳热潮中的一隅。各类上市公司争先停牌,之后携各色借壳方案粉墨登场。借壳的企业概念纷呈、市值日益趋大,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现象。
2013-10-26 11:00 · 经济观察报  胡中彬   
   

  壳费利益链

  在此背景下,该公司对借壳的期待也显得无可厚非,但如此热情在经过摸索和尝试后,其感觉到借壳之路在现实操作中难度重重。

  扑面而来的问题是,在当许多公司都选择了借壳之路后,壳费早已水涨船高,借壳成本已经相对上半年大大增加。

  壳费即是收购壳公司时需要付出的成本。华泰证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IPO暂停之后想要借壳上市的公司非常多,壳公司变成香饽饽,现在基本上每家壳公司都有很多对象在谈。而与之相伴的是,壳费也水涨船高居高不下了,很多壳费达到了4亿元以上。

  壳费作为借壳上市交易中的隐性成本一直以来较少被公开提及,但在今年山西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天然气)借壳ST宏盛(600817.SH)案失败的案例中,则掀开了壳费的冰山一角。

  今年年初,山西天然气将借壳ST宏盛之事正式公布,使得ST宏盛成为了年初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股票之一。但没过几月,借壳宣布失败,双方不欢而散。

   “由于山西天然气方面一直没有给中介机构付费,导致ST宏盛无法从中介机构处获得与重组相关的有效数据。直到现在,宏盛也没有拿到一份中介机构给的加盖 章的确认资料。其次,公司与山西天然气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存在严重的差异。”ST宏盛董事长委托代表鲁智勇此前公开表示终止重组的原因。

  而山西天然气一方则给出了相反的说法。“公司与ST宏盛具体的分歧是,ST宏盛在框架协议之外又提出了相关壳费问题(即股份转赠事宜)。这一要求在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之外,公司不能接受。”山西天然气董事长李晓斌称。

   他还表示,在2月7日,ST宏盛方面发出邮件提及在尽职调查前需解决好壳费问题,这是双方签订框架协议之外的要求;双方在3月20日继续就上述壳费问题 展开商谈,上市公司方面提出对重组方案修改,要求增加发行股份,要求宏展房产和田森物流各将1000万股股份转赠给其指定的第三方。

  在公开交易框架之外的隐性壳费在很多案例中都若隐若现。“除了有显性的借壳成本以外,还有一些灰色的成本夹杂在借壳过程中。曾经我撮合过一家拟上市公司和壳 公司谈判,台面上的事情都谈得非常顺利,公司也已经停牌了,但后面壳公司大老板又提出来,私下还需要4个亿壳费。这些费用不摆在台面上我们也无法向拟借壳 公司股东交代,因此只能作罢。”上述华泰证券人士称。“之外,还需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借壳的企业特别多,壳公司的议价权大增,这需要借壳企业能够有较强 的盈利能力,估值较高,不然很有可能连控股权都捞不着,比如印象刘三姐注入索芙特时便是,印象刘三姐年利润1亿元左右,但其原实际控制人的股份只能屈居次席。”银河证券一位保荐代表人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