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界日报】多基金申请QDLP试点 马化腾七维论

QDLP是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合格的境内有限合伙人”。
2012-07-13 07:35 · 投资界     
   
  

     【大佬语录】

  10,李国庆:约束国企对资源的占用很重要

  李国庆认为,革新是环节的革新,重大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都是创新。如果能为顾客为用户创造一种新的需求,这是一种最大的创新,工业革新也是一种新,这就是呼唤的企业家精神。

  以下为当当网首席执行官李国庆发表演讲实录:

  李国庆:

  我演讲的主题是中部崛起依赖创新企业家。

  第一,讲什么是创新企业家,2006年在云南的中国企业家论坛,我就点着上面的人,我说刘晓光你 们不是创新企业家,甚至张瑞敏也不是,刘晓光想也对,我说你们叫国有企业领导人。国有企业领导人,不是创新型企业家,你就是短期性的,你的决策一定要行政 化,到现在商业银行国有银行是不是一样的,我研究了20年也没有弄清楚。更重要的是,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国资委前主任也在讲,这么多年国有企业带动了中 国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获得今天的利润和他占有的垄断资源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它占有垄断资源的成本是不真实的。我记得十七八年前,面对中国的银行的改组 上市,美国人就问你觉得行吗,我觉得这有什么不行啊?缺钱就涨价,18年前我在纽约跟大家讲,中国的银行,一缺钱就收费,一个服务收10块,100个服务 就不得了。他在操作资源定价,资源垄断、资源成本,我觉得国有企业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企业家,就是国有企业领导人。

  有一个企业家写了《革新与企业家精神》,说到国有企业的老总也不是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就是这些垄断资源产业链的人。也回应了大家说,为什么企业 家群体不被尊重?在西方、日本,企业家是很被尊重的。我们小时候看的政治家,政治家就是谎话连篇的,为什么企业家不受尊重?还觉得自己是孙子?说白了你本 来就是孙子,你拿的是政府资源,不管是金融还是房地产这些,还是你依靠的这些,能让你当孙子真的是不错了,有很多人都想当孙子。我后来说是房地产商我都不 跟他们吃饭,你不能道德绑架,这些企业家,他们在一边行贿获得生存的同时,他们的内心也会不安,我也深深地同情他们,因为随时可能秋后算帐。中纪委随时都 把他们列入清单,知道他们是谁的钱袋子,随时传他们。

  到底什么是创新企业家呢?就看看我就行了,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跟很多同学卧谈,有人要当官、有的人要从军、有的人要去国有企业,都说我们为了 给社会做贡献,恐怕要忍辱负重20年,要参与20年的行贿,去拍马屁,去委屈自己,我当时说我绝不走这条路,我记得有个同学,说我先溜虚拍马,等当了官在 改变社会的这种情况,结果他当了大军区的司令,还有人说,我只有当了副总理才能改变这个社会,在这之前只能同流合污,果然他现在当了省委书记。我当时就 说,你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你不能言传身教地改变,你不但是牺牲品,你也是助推剂。别人问我能成吗?我创业白手起家,跟父母借了一点金钱租了一个地下室, 当时我的领导很焦虑,说你这是干吗?是有官路还是有财路啊?我说今后社会在变化,财路的方式会变化的,不然我基本就是牺牲品。还有领导劝我说,你这么多政府关系,为什么不搞房子挣钱,搞金融来得快,你捣什么书啊?替我揪心。我只能做消费者开发的产品,绝对不能给银行开发软件,我也不怕得 罪大官,你号召全省人民不到当当网买书,人家也不会理你。革新是环节的革新,重大科技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这都是创新。他们为顾客为用户如果像百度创造一种新的需求是一种最大的创新,工业革新也是一种新,这就是呼唤的企业家精神。在消费者领域看不惯国有企业,房地产受到羁押,能源始终不开放。

  中部崛起,能不能在中国的整个经济中,这次会议提了很多宝贵的东西,省领导都意识到了的长三角、珠三角在现在这种经济下滑态势下,真的需要要素 转移吗?如果转移,那么人家是采取自动化,人工的攀升,还是转移到东南亚,还是面对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转移到欧美。这都是命题。刚才有专家教授出主意,为 什么老谈转移,为什么被动转移?为什么中部不能发现自己的独特的经济优势,比如旅游,养老,这些优势的发现就不是转移的问题了,中部特别是湖北有这么多的 教育资源,为什么不能在重大的科技创新上拐弯超前,为这么多问题谁来安排呢?我在跟省长的座谈会说安排,我提几个建议,靠市场来安排,靠企业家。

  第一,请政府官员要有企业家精神,我们湖北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很稀缺,全国都稀缺,湖北更稀缺,确实我们政府在办企业,而且很有智商和智慧, 我建议把一批地级市的厅长,各厅的厅长鼓励他下海,赶快办企业,希望政府官员不要越俎代庖,看到一个大的未来是经济学家。政府不要做强政府,否则我们的区 位后发优势就没有出来,就掉入后发陷井。

  第二,民营企业的创新,重大科技,商业模式,顾客的需求发现,怎么发挥企业的优势,增加花色品种,说的是大话,再投资拉动,30年以后才能用、 50年以后才能用,那是多大的浪费,怎么刺激这些企业家,让这些企业家不要找政府,让我们找市场不要找市长,北京有那么多奖励基金,轮到我这里的很少,我 到处放话谁给我啊,有些人说你这么好的概念,投资资金、海外上市,我到政府拿基金,有的省市说给20%,更有的省份说给50%,我说一分也不拿。这种创新 与其在手里 ,政府拿那么多基金不如直接减税,直接降低土地价格。

  第三,国企退出是不可能的,到现在关系到重要的国家命脉还是国企为主,为主就为主吧,我们也争夺不了,但是要约束国有企业对资源的占用,尤其是 金融的占用。不可能银行要改,要追着企业,没有这个时候,在这个博弈中一定要让民营把资金全部占用,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陈东升十年前为什么要办保险公 司,他研究了日本,保险是社会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根本拿不到,怎样约束国有企业占用资源很重要。

  第四,法治。大家不愿到东北开公司,因为法治环境不好,官商勾结,权利勾结恩,黑暗得很,这个不是民风问题,每个地区都不一样,但是要遵守法律 模,这棵梧桐树长好了,凤凰一定会来,本地的企业家一定诞生在中部战略中,不仅是先进的流程,先进的科技,包括在经济制度,市场化制度安排层面,在中国走 出表率。

  (选自当当网首席执行官李国庆在2012年7月6日-8日于武汉举行的“201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的演讲,有删节。)

  11,马化腾: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

  各位合作伙伴,大家好!

  从去年合作伙伴大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大家一起向一个开放的、没有疆界的互联网新生态迈出了第一步。大量的创业伙伴在腾讯开放平台上涌现出来,其中不少团队还取得了初步成功。

  看到这些新的现象,我既感到高兴,也体会到责任重大。如果说以前腾讯做得好不好只关系到自己员工和股东,现在则关系到大家,腾讯还必须要促进平台繁荣、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成功。

  这个转变让我一再思考,除了流量、技术、服务等“硬件”的分享,腾讯还能带给大家什么?换句话说,怎么把腾讯累积的经验和能力开放出去,让整个互联网行业生态发展得更加健康繁荣?

  一年来,通过对开放平台上合作伙伴的观察,我发现,做好一款产品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太难;但是,如何让它持续地运营下去,如何移植一款产品的成功经验从而创造一系列的成功产品,却是一个相当难的问题。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这些思考来自腾讯14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在腾讯内部的产品开发和运营过程中,有一个词一直被反复提及,那就是“灰度”。我很尊敬的企业家前辈任正非也曾经从这个角度有深入思考,并且写过《管理的灰度》,他所提倡的灰度,主要是内部管理上的妥协和宽容。但是我想,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灰度更意味着时刻保持灵活性,时刻贴近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并随趋势潮流而变。那么,怎样找到最恰当的灰度,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既能保持企业的正常有效运转,又让创新有一个灵活的环境;既让创新不被扼杀,又不会走进创新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快速变化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互联网是一个开放交融、瞬息万变的大生态,企业作为互联网生态里面的物种,需要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各个方面都具有与生态系统汇接、和谐、共生的特性。从生态的角度观察思考,我把14年来腾讯的内在转变和经验得失总结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这个法则具体包括7个维度:

  分别是: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放协作度、创新度、进化度。

  这里简短与大家一一探讨: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产品对需求的体现程度,就是企业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

  大家可能认为说用户有点老生常谈,但我之所以在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最简单的东西恰恰是做起来最难的事情。

  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现背后的理念。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因为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搞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腾讯也曾经在这上面走过弯路。现在很受好评的QQ邮箱,以前市场根本不认可,因为对用户来说非常笨重难用。后来,我们只好对它进行回炉再造,从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去研究,究竟什么样的功能是他们最需要的?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我想强调的是,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比如有些自认为定位于低端用户的产品,想都不想就滥用卡通头像和一些花哨的页面装饰,以为这样就是满足了用户需求;自认为定位于高端用户的产品,又喜欢自命清高。其实,这些都是不尊重用户、不以用户为核心的体现。我相信用户群有客观差异,但没有所谓高低端之分。不管什么年龄和背景,所有人都喜欢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这是人对美最自然的感受和追求。

  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已经不是早年的单机软件,更像一种服务,所以要求设计者和开发者有很强的用户感。一定要一边做自己产品的忠实用户,一边把自己的触角伸到其他用户当中,去感受他们真实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从不完美向完美一点点靠近。

  速度:快速实现单点突破,角度、锐度尤其是速度,是产品在生态中存在发展的根本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几种现象:

  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

  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

  有些人心里很清楚创新的重要性,但又担心失败,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207/2012071233046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