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PE行业潜规则:玩转小贷生意 利用超募资金暗中放款

涉及行业:投资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7000家左右PE,市场僧多粥少成为行业常态。利用募集资金的差额放贷来作为盈利手段,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PE大规模洗牌在即

  近期各地政府针对PE的优惠政策频出,PE似乎又迎来了一波热潮。蹊跷的是,面对着退出机制有限、暴利被终结的局面,PE却似乎自有一套隐秘的生存法则。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7000家左右PE,市场僧多粥少成为行业常态。而《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利用募集资金的差额放贷来作为盈利手段,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神秘资金悄然牟利

  相关数据显示,PE套现的金额规模超过130亿元,实际盈利是118亿元,平均回报率为12.55倍。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近50家PE机构的投资项目在二级市场完成上市后的减持,涉及51家上市公司,比例几乎是1:1。然而,目前国内共拥有的PE公司却高达7000多家,这样悬殊的比例不禁让人疑窦丛生:PE的“暴利”究竟从何而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E人士告诉记者,某PE公司在募集时需要8000万元人民币,但事实上它最终实际投资只需要5000万元,这其中原本应该是担保资金的3000万元差额,如今却成为PE公司创造利润不菲的一笔资金。

  “在过去这笔资金往往被普遍投向了房地产,但自从地产宏观调控后,这些资金被投入了小贷公司。”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已经成为PE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但私募股权基金中心的总经理王树海告诉记者,PE动用担保资金是不可行的。“尤其是用于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等于挪用担保资金进行放贷,是绝对不可行的。”

  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庆春认为,PE募资的金额由募资说明书明确说明数量及用途、GP与LP之间由协议约束,所有的行为约定来自于协议。“是否违反法律,是否违规要根据协议具体分析。”

  而记者从某小额贷款公司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PE与担保公司有着隐秘的合作模式:一种方式是这个PE公司自己开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直接以担保资金进行放贷,另一种方式是PE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合作,小额贷款公司给PE公司按照金额进行月息返点,如此一来,也能弥补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紧张的问题。

  僧多粥少助推乱象

  近日,盛世富邦(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涉嫌非法募集资金近亿元,上百位投资者来南京追讨血汗钱的事件在业内引起轰动,而这家早在2011年6月就被天交所“逐出门外”的PE公司,又在南京上演了一场“骗钱记”。它谎称自己拥有“保荐和做市商”的名号,以房地产高额的回报率为诱饵来吸引投资者,最终将资金挪走他用。

  数位投资者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都表示,正是由于他们相信盛世富邦投资了房地产龙头企业,他们的疑虑才被打消。

  据记者了解,PE在做项目时都会选择性地做一系列的组合投资,但主体投资项目一般应该和其他项目都有所关联,这样一来,不仅能较好的规避一些风险,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PE公司不断成立以来,PE出现“非法集资”、“PE腐败”等乱象。

  PE何以用这种擦边球的方式进行牟利?

  “原来做PE只是愁项目,现在是不仅愁项目,也愁钱。”某PE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好项目本身就不多,再加上PE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因此PE就不能把赌注押在一个项目上,同时每个项目需要的资金又很多,投资周期也至少是三年,因此暴利一说早不是PE的真实现状。

  据China Venture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50家VC/PE机构通过31家企业的上市实现62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2.3亿元,环比减少62.8%;平均账面回报率为3.72倍,环比减少2.26倍,这已是近两年来最低水平。

  2012年一季度中国PE市场遇冷,新募基金数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金额几乎回落至2010年同期水平,不足2011年一季度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同比出现大幅下滑,仅有6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由于IPO总量下降,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同步减少,仅32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这为其背后的75只VC/PE投资基金仅带来4.24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

  中国目前有7000家左右的PE机构,假设每家PE一年投资一家企业,按过去几年每年平均上市企业数量350家左右计算,需要二十年才能消化掉这个庞大的PE市场。

  目前PE渗透率仍然很低,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行业内衡量PE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指标是渗透率,即一个国家当年的PE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全世界PE渗透率最高的是英国为1.9%,美国是0.8%。而中国不到0.3%,相比亚洲近邻印度的0.7%,中国还不到印度的一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GDP的增长,未来PE渗透率将逐渐提升,行业将会得到巨大发展。

  这个市场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第一梯队机构将占领主要的市场份额。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乐飞预计,未来5年之后,行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第一梯队主要是排名前25%的机构,将占领主要的市场份额。

  不过自2010年以来,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队伍迅速壮大,目前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行业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加之监管并不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建设仍然滞后,有些急于分一杯羹的新设机构,并未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业务流程,表现为尽职调查和投资决策草率、风险控制不足等。

  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市场主要的PE机构退出的方式不是IPO,而是并购。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国内并购案例有1100多例,同比增加八成。但PE参与其中的较少,毕竟国内市场上,IPO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并购。

  种种迹象表明,PE的暴利时代或将结束,回归理性方是正途 ,看似风光无限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势必将发生大规模的行业洗牌,将有一批品牌机构脱颖而出,也将有很大一部分机构由于经营不善被淘汰出局。

您可能还喜欢


关注投资界,投资圈微信


热·读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
  • 推荐

SSI ļʱ


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