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它流着A的血,拿了T的钱,吞了B的项目,从“骗流量”起家到估值500亿美元

在激战的过程中,滴滴在不断拓展布局。首先,是业务的有序增加,专车、顺风车、代驾、拼车等业务依次上线;其次,集齐了BAT三个投资方(拿到了腾讯的投资,合并了阿里投资的快的,并购了百度投资的Uber中国)。
2017-07-25 13:52 · 投资界  Alien   
   

  【编者按】他们,原本也是创业路上的小兵,如今都已进化成为估值百亿、千亿的独角兽。投资界通过整理几大独角兽的投资并购版图,一窥他们的另类生长史,请关注《投资界特别策划:解码独角兽》。

  半年多以来,朱磊、程峻怡和陶然三位滴滴高管相继辞职。陶然走时,在朋友圈发表了很长的一段离职声明,但只有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外人恐怕不能完全理解,滴滴是一个发展多么迅速的公司。”

  5年来,滴滴并购了快的、Uber中国两大强劲对手,成为国内出行市场的唯一霸主,估值最高时达500亿美元。如今,滴滴又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一贯擅长造风口的程维还追起了风口,入局了共享经济、关注了人工智能,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试图从资本布局上解读这只巨型独角兽未来的发展轨迹。

  程维的成长之路从“骗流量”起家

  程维,80后,曾在阿里任职近10年,并因业绩出色,于2011年成为当时阿里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

  创业对于程维而言仿佛命中注定,他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当时模糊地觉得这个市场有机会,那时候经常打不到车,自己最直接的体验决定了这件事,当时看来很不靠谱,现在回想,只有在这个行业不成熟的时候进去,才有机会站稳。”

  创业维艰,程维也并非顺风顺水,线下推广的无数次碰壁让他醒悟:“滴滴在做线下的资源整合时,不应该找出租车公司,而是应该签出租车司机。”如众人一样,经验都是试错得来的

  线上也不顺遂,技术是程维的短板,也是滴滴的短板。据滴滴最早的投资人王刚透露:“滴滴最初的产品是花8万块钱外包开发的,上线后产品问题非常严重,数据包太大,BUG有30多个,不仅耗电,还耗大量流量。租车司机使用后都很气愤,甚至怀疑滴滴‘难怪你们不收钱,你们和运营商是一伙的,专来骗流量的。’”“骗流量”起家的梗由此而来,也代表了滴滴那段艰辛起步的岁月。

  如同早年的奇虎等公司一样,滴滴的商业模式也是由创始人和早期投资人共同打磨出来的。王刚、朱啸虎马化腾等投资人如同合伙人一般给了滴滴很多有价值的提醒和建议。

  一路以来,滴滴日益完善,程维也在不断成长,不仅做事更加果决,在“识人”、“拿人”的能力上也精进不休,柳青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什么是柳青?她给滴滴带来了什么?

  自媒体人迟忠波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马化腾和柳青,滴滴不会成长的这么迅速。”马化腾的优势不言而喻,那么,为什么还有柳青呢?

  首先,柳青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之女,但是没有选择接班,而是自立门户,说明她是个有理想的“富二代”;其次,她在高盛任职12年,最高职务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年薪逾千万,这也足以证明了她的才干。

  以上两点,足以让程维花费全身力气将其招入麾下,自然,柳青也没有让程维失望。

  在西藏大哭一场之后,2014年7月,柳青心怀一直没能实现的创业梦加盟滴滴。柳青简单直接,雷厉风行,刚上任,就告诉程维“滴滴在企业文化、团队建设和组织梳理等方面,相对于业务发展是滞后的。并且,滴滴必须尽快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营流程,并建立起高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滴滴与快的合并也是柳青主导的,与Uber中国的合并同样得益于柳青的智慧。柳青的公关能力也超强,2015年5月,滴滴出行正式接入上海官方平台,获得营运资格,也是因为柳青取得政府的信任,对此,她公开感谢道:“我们一直希望与各地政府共同解决出行难题,此次上海合作成功,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滴滴出行的支持和鼓励,这真是一个好时代。”

  在柳青的主导下,滴滴也有了全新的架构升级。2017年年初,程维和柳青通过全员邮件公布了滴滴2017年的五大战略关键词及全新升级的组织阵形。投资界根据邮件内容制图如下:

  不难看出,程维2016年说的“滴滴的下半场就是人工智能”早已启动,关于智慧交通FT团队,柳青也在公开演讲中预言“滴滴的超级拼车会是解决拥堵的一个核心办法,未来,无人驾驶,可能会让停车场消失。”

  4年干掉30多个对手,两次大合并扎稳根基

  滴滴和Uber中国是出行市场最激烈的竞争者,双方交战得“风云变色、日月无光”,熟不知,滴滴为了能成为Uber中国的对手,是趟过了一条怎样的血路。

  你去和滴滴最早的一批司机聊聊天,他们大多都是用过摇摇招车的,因为摇摇招车才是当年的老大。双方当年最大的实力悬殊在于资金,滴滴是穷小子摇摇是个富二代,所以摇摇可以烧钱做广告,滴滴只能眼巴巴看着。

  不能正面对敌,滴滴唯有以智取胜。从细节入手,先给软件配上语音,给司机以便利;讨好乘客,领先摇摇一步,对乘客实行免费;积极寻找入口,机场无门换火车站,滴滴有一个强大的地推团队……

  最终,摇摇死得很彻底,相关业务完全关掉,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剿灭大黄蜂等30多个公司的故事我们不再赘述,接下来说说快的。滴滴与快的的竞争在中国的出行市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他们把出行市场带入了残酷的烧钱大战中。

  一个重要的时间点,2013年4月,无处不在的BAT入局出行市场,阿里站队快的,腾讯选了滴滴。(在滴滴的融资并购史里,有两件事一直值得玩味,一个是阿里最初没有投来自阿里系的程维,而是选择了滴滴的竞争对手快的;另一个是程维没有投和自己关系很好的王兴,而是选择了新美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

  随后,司机和乘客的黄金时代开启,据悉,烧钱最激烈时,一线城市的司机月收入可以达到三万到四万,乘客更是长时间的近乎零成本乘车,同时,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和乘客也在数量和频率上呈现爆发式增长。

  最后,在长达一年半时间的厮杀,烧了百亿规模的资金之后,滴滴和快的在2015年的情人节喜结良缘。关于合并的内幕,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总结为两点:烧不动了资本主导。

  说到底,滴滴和快的的竞争都属于内战,而Uber中国则是毫无疑问的外敌。据了解,Uber刚刚进入中国时,Uber高管就曾对程维表达过投资意向,但是被程维婉拒了,于是,双方开始在数据上比拼,自然,烧钱大战也是不可避免的。合并可以说历史必然,但是过程却几经波折,中国的网约车政策、融资金额和速度,使得滴滴和Uber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地位来回变动,最终,滴滴拿到了主动权。

  烧钱大战自然少不了资本的助力,特附滴滴出行系列融资表(数据来自私募通和网络),如下:

  触角不断延伸,“阿里”渐渐成型

  在激战的过程中,滴滴在不断拓展布局。首先,是业务的有序增加,专车、顺风车、代驾、拼车等业务依次上线;其次,集齐了BAT三个投资方(拿到了腾讯的投资,合并了阿里投资的快的,并购了百度投资的Uber中国)。

  与此同时,滴滴也在积极开展自己的投资版图,据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滴滴出行主要在汽车交通、本地生活、企业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进行了投资并购,详情见下表:

  滴滴的资本布局始于和快的合并,核心放在交通出行领域,并且在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在2016年11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程维公开表示:“Uber 离开中国不是因为政府的保护,是在市场上拼杀的结果,滴滴主场的比赛已经结束了,下一步我们要去客场试一试。”

  当然,滴滴也不会对国内市场掉以轻心。从去年年末,共享单车打得火热之时,旁观者就开始在分析,摩拜与ofo的结局会是什么?一家被另一家并购、两家战略合并、被政府接手……?

  在众多的猜测里,滴滴是否会入局也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点之一。因为共享单车的模式与滴滴太像了,如果滴滴想要凭借自己的强大流量自己做一个共享单车项目,那么局面将被彻底改变。

  最终,程维纠结了很久,在和摩拜与ofo的投资方几经沟通之后,滴滴选择站队ofo,参与了其B+轮的融资。

  滴滴投资饿了么一直让外界觉得“滴滴外卖”即将诞生,但是一年多过去了,消费者感受到最多的只是滴滴与饿了么在红包上的打通。对于本次合作,小编猜测,可能是双方背后的股东一力促成的,毕竟两家共同投资方很多,比如:腾讯、中信产业基金、金沙金创投等。

  长亭科技的定位是为企业客户提供应用层防护安全解决方案,滴滴今年也开始在安全上更加注意。令人意外的是,原来滴滴早就在金融服务领域蓄力了。2016年1月,滴滴出行与招商银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不仅涉及到资本层面,还包括绑卡支付、发行联名卡、司机显现招募、客户共同开发、汽车信贷以及双方用户营销等多项业务。

  柳青现场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是将金融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接,这能够更好为双方客户提供服务,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加重。未来,滴滴会继续秉承开放原则,于广大金融与产业伙伴共建大出行产业平台。”

  结语

  在今年年初的年会上,程维当着6800名滴滴人的面放出豪言:“滴滴出行将从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变成世界级的科技公司,继续引领和推动全球交通和汽车产业的变革。”如今,滴滴俨然成为了全球每天服务交易笔数第二大的平台,而程维梦想的道路也逐渐平坦。



系列报道:

  7年拼杀,打败5000多个对手,这家企业早已踏上新的“收割征途”(附投资并购表)|解码独角兽

  它卖手机卖出450亿美元估值,不到5年投出112家公司,其中4个独角兽、16家销售过亿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Alien,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707/2017072541757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