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VC/PE如何做好产业投资?

产业投资,不忘初心。
2019-07-24 09:20 · 投资界     
   

2019年7月9-11日,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现场汇集200+优质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共探新经济下的股权投资之路。

VC/PE如何做好产业投资?

在11日下午的对话专场,创东方首席投资官、管理合伙人肖珂、辰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尘、常春藤资本高级合伙人高悦、阳光融汇资本董事总经理黄升轩、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齐聚“产业投资:不忘初心”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共同探讨产业投资新机遇和产业投资策略新变化。

以下为对话内容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

肖珂:各位LP,投资界同仁下午好。感谢清科此次提供的产业投资者头脑风暴的机会,希望我们一个小时的交流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智慧的小火花。我们还是按照常规,先做一个自我的介绍,介绍所在机构的情况和关注方向。

陈尘:我来自辰海资本,辰海资本专注于中早期消费,因为消费行业很大,我们主要关注通过文化内容的消费和技术驱动的消费,是通过商业模式来确定一个细分领域的基金。

高悦:我来自常春藤资本,常春藤资本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股权投资机构之一,投资阶段主要是在早期,专注产业互联网和深度科技,在SaaS领域十年前就已开始投资,并积累了很多很好的案例。围绕着企业SaaS,再扩展边界关注产业互联网,也会牵涉到硬件,所以常春藤资本也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在关注芯片、物联网相关的领域。当然在每一个行业里面这些企业级的SaaS,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围绕这些数据,我们也延伸到这些数据在AI科技方面进一步的探索和应用,这个就是我们非常专注的有特色的方向。

黄升轩:大家好,我来自阳光融汇资本,阳光融汇资本是保监会第一家拿到险资私募股权牌照的机构,现在管理180亿人民币。机构围绕与保险有关的战略协同领域进行布局,第一个是医疗,第二个是科技和金融,还有消费。我们坚持围绕保险的业务去布局,通过投资进行赋能的投资策略。    

杨瑞荣:我来自远毅资本,远毅资本目已有三年多的历史,管理十个亿左右的规模,投资方向是医疗。但从合伙人的角度来讲,我们没有懂医疗的,主要是关注移动医疗,基因测试的应用、医疗器械和医疗保险科技这些方面一些细分的领域。

肖珂:我也介绍一下创东方,2007年成立,主要布局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我们主要关注底层技术创新驱动,以及技术驱动模式创新,包括TMT,新制造的一些方向。

回归到主题“产业投资,不忘初心”。有人说做投资有两类,一类像猎人,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还有一些像农民,你要种树、要浇水,有很长的周期。做投资就像农民干活,很辛苦。煎熬煎熬,你要等到收获可能需要不忘初心。其实市场环境在变,你作为一个农民一直在不停的干活,但是市场环境在改变。资本市场的变化给我们投资带来很大的挑战。

我想问问几位嘉宾,你们创建公司的时候有自己的理念和策略,在市场环境变化过程当中,你的理念有没有变化或者不变的地方,第二个是我们很多做产业投资的人非常强调基于价值的投资,那么基于价值,你们的理解和相关的策略有哪些跟同行比较共性的地方,又有哪些差异的地方呢?

变”与“不变”

陈尘:首先我觉得产业投资确实跟一些狙击手打法不一样,产业投资并不是因为整个行业,资本市场的行业,包括国内的环境在变迁,产业投资也不是死抱着一个方向不变。就跟种地一样,比如你从家禽到种菜等等,我觉得产业投资里面还是要跨行业,你如果过度的跨会超过GP的能力范围,适度的跨行,给自己过往已投企业寻找新的标的带来新的机会。所以从我们这几个GP合伙人来讲,包括我们有两期基金,里面大部分的项目是围绕着内容消费和技术,虽然看起来基本上把所有投的TMT涵盖了,但是我们里面有细分的,我们不会以品类细分,我们还是以商业模式和驱动力细分。

第一个我们投了大量的跟文化相关的企业,文化本身是人群的一个精神消费,我们通过这些企业可以观察到很多年轻人,也是中国现在或者未来最有消费力的一代人,他们本身在精神层面变化,会影响他们在物质消费的变化,所以我们投一些内容驱动消费领域的,因为内容和文化最先也是最容易改变的,或者说最容易塑造的是品牌。同时我们三个合伙人都是技术背景,然后两个合伙人还在行业里面做过,我自己以前是半导体工程师。还有第二个我们几个合伙人,特别看好消费行业,我们会投资技术驱动的消费行业,所以我觉得未来消费行业首先改变的是塑造的品牌,包括新零售、电商、支付等等,都是因为技术的变革和驱动导致整个从渠道到供应链、中间的服务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作为一级市场,尤其是VC投资来讲,价值投资不光是一个主动选择,也是一个被动选择。因为本身一级市场项目交易的频率比较低,不像二级市场有高频的交易,我觉得所有从事中早期投资的,如果有机会主义的想法,长期可能很难持续,所以价值本身要专注项目的标准,专注行业的长期方向以及这个企业的核心价值。所以我觉得价值投资,不光光是针对我们自己的基金,可能对所有在座的从事产业投资、或者从事中早期投资的机构来讲,既是一个主动选择,也是一个资本行业被动的给到我们,只能做这个,我们才能生存,才能做好。

高悦:刚才说到不忘初心,就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我想到2018年常春藤资本作为十周年庆的时候,当时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十年再出发。所以所谓的不变,就真是我们在这11年一直坚持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价值投资,我们作为早期投资人,一定是做价值投资的。我们的初心也在于说我们真正能够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长期资本,能够真正的支持这些创业者。

第二点少就是多,要有自己专属的投资领域。有时候说你们医疗领域投不投,或者大健康这些,其实就是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我们团队十年来的积累和沉淀,都是在信息技术、在企业SaaS、产业互联网相关领域里面。所以我们一定是说做到,我们有这样的专家,我们要成为这样的专家,我们要有自己专属的领域,我们也要特别的专注。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的不变,我们的坚持和我们的初心。

常春藤相信“Less is more”,专注才能专业。我们聚焦在深度科技与产业互联网领域:企业服务、云计算大数据、AI、先进制造(包括芯片、物联网)。常春藤始终致力于投资那些通过技术驱动、改变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创业项目,为投资人带来持续回报。这些是常春藤的“不变”。

在坚持不变的同时,常春藤还不断洞悉趋势,拥抱变革,在变化中主动求变,为改变而投资。

十年前我们开始投资SaaS,那时这个领域并不像当下如此受到关注。我们发现在美国成长性很好的模式复制到当时的国内却过于超前,国内的企业还远远没有养成付费使用软件的习惯,我们不会简单借鉴美国经验,更会洞察其中的变化。这些年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与竞争的加剧,企业有动力借助信息技术转型升级,有了SaaS收费的环境。

然而我们进一步求变,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有连接性的SaaS项目,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的提效降本问题,而且要能连接上下游,为产业链赋能,真正解决行业的痛点。连接使SaaS能产生网络效应,沉淀行业的核心数据使SaaS有机会进化为DaaS,形成数据变现的价值,还因为数据的积累有了形成AI应用的基础。我们还要看SaaS项目是否能具备工具之外的价值,能够掌握产业链定价权,从而有机会切入交易。这样的SaaS才可能在拥有长期可持续的收费能力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商业化的想象力。

从我们的案例看,通用型的SaaS比如“票易通”,截止去年年底累计达到10万亿发票金额处理量,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平台,而且是一个供应链协同的平台,同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与服务的能力,还在进一步形成PaaS,赋能垂直领域的SaaS,共同为客户服务。比如“易路”为大中型企业打造的“薪社税福”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今年服务将达100万人,这百万人的薪资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垂直领域的SaaS比如“药师帮”,首先用信息化工具为药店提供从选品到药品供应的一系列服务,大幅提升药店的运营效率,而后成为连接药企、批发商和药店的B2B公司,整合供应链,从撮合平台逐步加大自营供应链的比例。目前单月GMV 达十多亿,佣金率也在逐步提高。在扎根于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从SaaS工具入手切入交易环节,药师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肖珂:谢谢高总,其实刚刚高总的分享,她提到她的坚持,作为一个产业投资人的坚持,坚持抵御诱惑,坚持提升特定领域的认知,然后也有变化,就是你做投资的,你所在的产业有变化,这个是用你的坚持你才能认准它的变化。然后请黄总分享。

黄升轩:现在股权投资行业进入了下半场,大家知道一万三千家GP,从最早2000年初的第一批,到2010年之后全民PE一大批GP进来,股权投资行业正在进行行业重构。在目前行业洗牌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专注,有自己的特殊的角度和价值。

说到变和不变的话,我觉得“不变”要围绕自己的投资策略,能够做什么,再做能力范围之内的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这个不能变。做投资,一个是靠认知,第二个靠资源,第三个靠运气。我们在做产业投资时,需要保持产业资源和产业能力,即对这个赛道认知的能力。

所谓“变”就是行业的技术和模式不断迭代。以医疗行业为例、包括医疗技术的迭代,商业的迭代,支付端科技的迭代,这些迭代导致不同价值的发现点不一样。实际上我们一个GP能够成功,肯定要把握趋势变化,做出跟大家不一样的。

当然价值投资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到围绕我们最擅长、有资源有能力的地方去做。价值投资有两点,一个是发现价值,只有我们看懂这个行业,才能发现投资的价值,发现价值可能比别人早一点,第二个是创造价值的能力。将来股权投资更重要的是,怎么进行投后的增值,创造附加价值。因为很多中国GP没有经济真正的完整周期。要有能力发现价值,有能力创造价值,这样的话GP才能够持续发展。

杨瑞荣:在我过去十几年的风险投资经历中,一直回答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你?”从LP的角度来讲,他凭什么要把钱给你,有 这么多做医疗投资的人为什么把钱给远毅?到企业家这边面临同样的问题,好的企业永远有很多投资人追捧,企业家也会问你,为什么要选你远毅。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讲,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就是回到刚才您的问题,回到初心,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可以从两个方向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我们坚持早期。我们认为在这个投资阶段上,每个阶段的投资对能力的考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远毅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坚持早期的,大家可以注意到,远毅这个名字就表明,投资跟人生一样是一个马拉松,你要陪着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一起走很长的时间。

第二点在众多产业投资里面显示你的独特性。在这个行业里面,产业投资有太多的人比你更有产业的资源,很多的人比你更懂产业,你怎么能够在这么多产业投资里面显示你的独特性。对我们来说给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在浪潮来之前提前布局。尤其是对你的一个事情的判断和整个事情的理解可能需要和别人不一样。比如说在人工智能的浪潮来临之前,我们要知道人工智能怎么样和医疗的东西做结合。当基因测序的浪潮来临时候,大家都在看DNA蛋白质是什么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基因测序这里面最核心的数据,来考虑什么时候能够把检测成本降到最低。

比如我们在看保险行业,需要关注现有保险公司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以前的保险有可能是跟投资连接保险比较多,现在监管说“保险要姓保”,需要 多做保障型的 保险也就是医疗险,医疗险最大的障碍是数据从那里来?所以我们看医疗健康不是从保险这个角度出发,是从数据角度出发,谁能找到独特的数据源,谁就能把握这个产品的定价能力,谁就能够形成好的产品。因为我们考虑问题,可能比别人要走在前一步,如果判断对了,我们可能就能赶在浪潮的前面。

这两点是我们回答“为什么是你 ”的答案,第一个坚持早期,第二个坚持找到自己跟产业里面不一样的角度来赢得自己在这个风险投资行业里面的一席之地。   

终极问题:“为什么是你?” 

肖珂:刚刚杨总一方面通过公司的名字告诉大家做产业是要坚持,另外一方面通过一个案例告诉我们他在产业里面,要有创新的方式。那就创东方而已,我给创东方的画像是工科男的画像,是专注于技术,专注于产业,不太擅长交易,也不是一味追求酷炫的黑科技,而是希望能实现技术产业化,然后盈利。我们一直关注与中早期科技型的企业,我们的变化在于我们所关注的企业,其实中国制造来说,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端不断的往上攀越,要支撑他们科技创新驱动。

那我想问问,在各自领域里面,怎么样挖掘行业的机会,怎么样发现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机会,来形成独有的策略,就是回答为什么是你,或者为什么在这个里面是你?

陈尘:第一个是为什么是我们,其实从消费来看,消费不难看,因为不管是投资者,机构投资人都是消费者。但是从整个产业来看,所以很多大的PE基金,也都会投消费,因为这时候企业或者公司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更多的消费企业,看的是相对来讲财务数据,包括他的一些核心的运营数据,不管品牌还是零售连锁。其实很多PE会配置或者投资跟消费相关的公司。

但是确实,消费这个领域,早期是比较难投的。因为以前的绝大部分的中早期基金专注的要么是TMT,要么是科技,或者是医疗,或者是文化。但是消费领域的一个品牌也好,一个渠道的建立,从0到1的是时间相对特别漫长的,反而他一旦做到1,做到3之后,他本身自有现金流动滚动起来,除了股权融资之外,还有很多债权可以投资,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面临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有没有这么一个机会,或者我们能不能帮消费的企业创造机会,让他们从0到1的速度能够增加,不管做渠道的还是做品牌的。

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因为也做大量的投后工作,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过往也投过很多内容相关的企业,内容相关企业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是广告或者用户付费,我们想说这个商业模式还是相对比较单一的,我们也想把他的盈利模式能够拉长。除了你广告或者是用户直接的付费。或者是前面的贴片广告,或者植入广告。我们也在想能不能把这些内容企业的盈利模式能够多元化。

因为我们之前投过一个机构,可能在微博排前几名,他过往的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可能广告主付费,或者用户直接付费,然后另外一个我们投了一个品牌管理公司,这个底下管理了七八十个品牌,所以基本上偏消费类的,轻奢,潮牌,快消品,两家公司直接合作了。以前的品牌管理公司苦于只是服务类型的,但是NC的机构有IP,有流量,有用户,但是商业模式相对单一,我们直接撮合两家公司做合作,品牌公司直接到日本找到优衣库的供应链公司,他们底下是直接做供应链的,然后前面的品牌和流量通过NC公司底下的IP和KOL打造,然后这家公司打造所有的运营,电商,包括渠道的落地,这是特别完美的怎么样从内容跨到消费品。从品牌来讲完成了从0-1大量需要购买流量塑造品牌,通过内容把这个大大的缩小,作为内容公司来讲,他把自己纯粹只是帮别人做广告,帮别人塑造品牌变成自己在里面有股权,所以两家公司深度的合作了。

也有帮我们投的公司本身自己从商业模式做转型,然后快速的从0-1的过程中做快速迭代,后来我们发现有一些电商或者品牌公司,我们秀了过往的资源,包括内容行业有可能是我们投的,不管从平台到内容到IP,很多这样的公司很愿意,虽然我们是一个小机构,也很愿意拿我们的钱,相对来说提供比市场更好的条件,我们虽然是一个小机构,虽然早期消费不好投,但是我们也找到一些我们的优势,和其他的大的机构和更加知名的基金竞争的一个方面。这个就是我们靠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案例。

肖珂:这种就是抓住这样的机会,然后用你的跨界的能力帮他们提供服务。然后听听高总的。

高悦:机会为什么是你们?你可以想象成滚雪球的情景,一开始一定是由于你在专业领域的积累,你努力捏出一个形状,你使出全身的力气给这个小雪球一个推力,让雪球滚起来,一旦雪球滚起来——后面就容易许多了,正如雪球在前进的过程中自然越来越大,当你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资源会集聚,生态会形成,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效应。

当我们投出许多优秀的SaaS,我们在投后就能为被投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我们为他们互相介绍客户,引入资源。SaaS企业往往有不错的信息技术的团队,缺少行业里的资深人才,我们会帮着找人;我们常常举办同类的创业者沙龙,SaaS企业踩过的坑,经验可以更好的分享。比如SaaS的产品化是艰难的,往往现金流紧张的时候,大客户的定制需求创业公司会作为最大优先级去满足,但这样就不能快速形成标准化的产品,也就没有后面的网络效应可言,更没有进一步商业化的可能。我们有了更多经验为被投企业诊断问题,为其把握发展方向,企业间也能更好地互相借鉴。于是效应就产生了,当我们拟投一个SaaS项目的时候,即使我们给出的估值低了,创始人也还是愿意选择常春藤,因为他能看到常春藤对他的帮助。而后续轮许多基金在看的时候,也会说,常春藤投过的SaaS项目值得进入,这就是雪球效应吧。

肖珂:高总投资的感触很深,所以分享的很生动。黄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

黄升轩:从投资机构来说,要做出自己的特点,第一是看得懂,第二是投得进去,第三个是帮得上。融汇资本主要在两个赛道,一个是医疗,一个是科技。以医疗行业为例,保险加医疗本身是保险公司特别重要的赛道,我们在医疗方面的投资策略,归结成三个新,第一个是新支付,第二个是新的诊疗哲学,第三个新技术。这三个来推动中国的医疗的下一波创业的机会,投资的机会。整体来说,我们中国的医保支付是很吃力的,医保的控费是一个大的趋势,商业保险公司将来在商保方面从支付端推动商业模式的变化,推动创业机会的出现,将是越来越大推动力。

我们专注在几个趋势,一个是从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增长,到价值型医疗的效率型增长的转变。现在支付端在控费,医保在控费,这样对价值性医疗,怎么为患者,怎么为支付端创造价值就很重要。

另外一个策略,我们比较关注的两点,第一点,很多机会从集中的公立体系分离出来,比如说专业中心,专业的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独立的中心,可以复制,又可以标准化,这些在传统医疗体系内相对不是那么核心的服务,但是它适于复制,又有消费属性的附加价值。这一块增长空间很大,而且跟保险的协同很大。

第二点我们在保险的一些创新的思路,其实我们在中国做健康险,大多数是赔钱,因为我们只有团险和大病重疾险可以做的。普通的健康险是逆向选择,通常要赔钱的。刚才说到保险科技,我们投的妙健康,是做互联网健康管理。开始是做C端,是很难付费的,让C端的消费者付费健康管理,是逆人性的。后来我们阳光保险投进去,最近太保也投了一轮,我们两家保险公司给他推动互动式保单,通过妙健康对健康行为的干预,提高用药依从度,保持健康行为,这样可以让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在第二年给你降低保费。这是一种创新的科技和数据推动下的由支付端来的,比如阳光保险的寿险是600亿,从这个当中节约几个亿出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另外我们投了一个中国最大的宠物医疗机构瑞鹏宠物医疗,其实消费我们看到宠物这个新品类,中国的养宠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我就讲一下我们创造价值的角度,因为我们宠物看病全部是自费的,我们保险公司做一个宠物医疗险,消费者几百块的保险覆盖日常医疗,支付端的流量推动对投企业一个强大的赋能。同时在我们销售渠道,我们也推出宠物的会员卡,保险公司有四五千万的客户,我们保险的很喜欢这个宠物会员卡的打折服务,一是为瑞鹏宠物倒流,二是为保险客户提供新服务,对企业和保险公司都是双赢。

因为我们有这些产业的资源,能够发现价值,同时有资源投得进去,第三个我们投后增值,能够帮得上他们,这样过程当中就创造额外价值。怎么发现价值,怎么创造价值,只有真正投的好的企业,在退出的时候相对来说实现价值会比较简单。   肖珂:看得准,投得进,帮得上。杨总分享一下。

杨瑞荣:我们作为一个早期的VC基金来讲,我们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我们挎了一个包,谁把这个包拿走,我们的基金就没有了。从我们来讲,怎么样能做跟别人不一样的话,可能就从最早培养的团队开始。我很有幸经历了 三个基金,每个基金都是从头招聘和培养团队。在我任职第一个基金里当年招聘的分析师,到现在都成为了基金的合伙人。我们现在招人的时候猎头经常问我们,你招的人需不需要投资经验,我说没有更好,因为我们可以从头把我们的投资理念灌输给她。

任何一个人,在某个细分的领域可能非常专业,但是没有人能说什么都懂。而我们投资是哪怕细分的领域也需要看的比较广。我们认为团队的持续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在这个之上我们再考虑如何建立这样一个投资的哲学和思考的办法。

我们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和无线对消费带来的各种冲击,到最早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到电商,到后面内容的平台,然后再出现带货网红。在前两个月,我参加一个医疗的论坛里面,很多人都在讲专业的专科的医院,我们应该地位在哪里,我们的专业在哪里。我就想这不是十年前我投食品,投消费的时候就考虑这个问题吗?医疗投资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但是很多事情上医疗健康行业可以从消费投资的路径找到一些参考。比如医疗健康领域是否也能够沿着互联网和无线消费的发展路径找到方向。在医疗的信息提供方面,不管大家是否爱用,但还主要依赖于搜索引擎。对消费者来讲不想用,不好用,但是不得不用。这里面核心的问题在于真正核心的适合消费者的医学内容没有出来。有人组织医生来提供内容,医生肯定要显得非常专业,他一旦专业了,可能消费者就听不懂了。再找别的地方还是没有合适的内容,所以在这里面对我们来说是巨大投资机会。

我们在这里面做了一个小的尝试,投了一个小的医学动漫视频的公司,有点像消费类的投资。但是这个公司的特点就是把非常专业的医生的知识用我能听得懂的话表达出来,变成家里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能看得懂的知识。

我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怎样从消费的角度去看医疗的投资,通过这种眼光去看还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空间在里面。

产业投资遇上科创板

短期很热闹,长期待检验

肖珂:最后一点时间,每个人用一句话解读一下科创板上来之后,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杨瑞荣:虽然我们基金是三年前刚刚开始的,又是专注于早期,但是我们已经有企业上市,也有在科创板排队准备了。但是从早期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太关注晚期的机会性的退出机会,包括新三板,创新板,国际板和科创板。我们把每个公司当作资产,核心的资产质量好了,到时候随便怎么退出都可以。

黄升轩:就科创板的定位,刘鹤副总理在上海最近说了两句话,第一点通过充分披露来实行的注册制,第二点要加强监管,增加违法成本。科创板核心是注册制,如果这个事能成,这对股权投资的退出通道是一个好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我们期待能够看到它健康发展,能够真正改变中国上市退出的状态。   高悦:对我们来说肯定非常利好的,因为我们做科技生物技术投资这么多年,我想科创板我们更关注的在于套利这样的角度,我们还是关注扎扎实实这么多年关注的技术带来价值,所以我们也有很多被投企业已经准备科创板,我希望科创板真正能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带来巨大的推动,在中国的科技创新我们资本有更好的退出渠道。

陈尘:第一个我们肯定是很关注刻科创板的退出,它是两点,我觉得现在大家看到的还是所谓的一些比较偏硬科技的企业,但是其实很多潜在的券商已经在辅导,或者准备提交的是泛科技类,是很多以前大TMT涵盖的,包括医疗。所以我们希望所有的被投企业都关注自己是不是能够享受这一波红利。第二个我们也很担心,这个东西到底是不是红利,也很难讲。会不会像以前的新三板一样,会不会有坑。

另外一个,我觉得更值得关注的是注册制如果真的在科创板推出,、成功之后,很有可能对其他的包括像主板或者创业板都会不排除现在科创板实验成功以后推到其他的板块去,这个对于我们机构的,尤其是人民币,有人民币VC机构的退出来讲,很可能改变了整个中国的一级二级市场中的GP,但是其实从一级市场的VC来讲,更多的还是看一个企业的长期价值,或者长期的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短期内某一两年的收入利润相对来讲没有那么的重要,这个可能是相对所谓的科创这个细分行业来讲,注册制尤其改变了整个中国二级市场的审核制度,如果真的有改变,这个可能是对于整体的做VC,做一级市场的投资,影响改变很大的事件。

肖珂:科创板短期来看很热闹,但是更重要是长期,长期来看科创板的推进和建设,建设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的资本市场。如果这个科技创新的市场,可以进一步获得生产要素和资源,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有可能成为国际型的知名的公司。那么对于创投来说,因为有了一个健康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他可以更加专心地做投资,可以在专心的做好产业投资,根据市场的需要,可以去IPO,并购和转让,因为整个交易非常活跃,他的资金的募集也会更加的活跃。我相信这样一个市场的推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不忘初心。谢谢台上的嘉宾的分享!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907/44502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