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篇关于养猪的万字研究:万亿养猪业爆发前夜,猪真的站在了风口上

中国养猪业到了爆发的前夜,猪真的站在了风口上。关于猪,我们搞清楚了如下三个问题:- 从受精卵到猪肉炖粉条,一斤猪肉是怎样漂流到消费者嘴边的?- 养猪如何养出 BAT 级别千亿市值的企业?- 万亿猪肉市场,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2016-11-24 09:56 · 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  饶德孟   
   


  ▌特点三 高效的头部企业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养猪效率跟美国相比实在是自惭形秽。但这只是中国跟美国的平均差距,具体到中国头部企业来看的话,中国*、*的养猪企业之一——温氏集团,其 PSY 为 23,料入比为 2.45,这两个指标则与美国并没有差得很远(数据来自公开报道)。

  / 3.1 /

  案例分析:农业领域的 “华为” 温氏集团


  有农业领域 “华为” 之称的温氏集团是如何崛起的,为什么能做成养猪领域的头部企业?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对分析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有直接意义。

  温氏的市值约为 1600 亿人民币,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排名 27,在民营上市公司里排第 3 (*名万科2700 亿,第二名美的 1800 亿,第三名就是温氏 1600 亿)。

  这张图是温氏的营收表,温氏 40% 的业务是养鸡,60% 的业务为养猪,养猪这两年贡献了其绝大部分的收入。温氏的毛利水平在 2014 年大概为 10 %,2015 年则上升为 22 %,毛利的变化主要是市场价格的波动,因为养猪成本相对稳定。常人的理解是,猪肉价格波动会让养猪企业亏损。这句话没错,但是只对 80% 的养猪场有效,像温氏这样的*企业,对猪肉价格的周期变动有很强大的抵抗力。即使处于猪肉价格周期的底部,它的扩张速度依然非常快,可以保持近 30% 的年增速。

  温氏其实是以养鸡起家的。其创始人温北英,号称一代 “鸡王”,1955 年毕业于肇庆师范学院,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转眼间,1957 年,温北英就被划为右派,之后回家务农,全身心投入到养鸡技术的钻研中;1978 年,温北英得到平反,彼时他已是当地养鸡业当之无愧的专家。温北英在 1983 年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另外 6 家农户创办了养鸡场,日后名震天下的温氏便以这样不起眼的方式成立了。养着养着周边的村民发现他们家养鸡*,卖得价格最高,所以村民就让他代为采购鸡苗、饲料、药疫苗,结果发现即使这么干,依然养不过温氏,村民后来和温氏说,那干脆我帮你养,你来帮我卖,我按照你的方法来。于是,就自然形成了目前 “公司+农户” 的模式。

  具体而言,温氏做了 5 件事情:


  • 决定品种;

  • 提供饲料;

  • 提供仔猪 / 鸡苗;

  • 提供药疫苗;

  • 终端销售,比如说温氏把仔猪 / 鸡苗给农户时,和农户定好价格,然后等猪/鸡长大时,按照定好的价格收购。


  以上是温氏做的事,而农户只负责一个环节,就是肉猪/肉鸡的养殖

  温氏养猪的时间并不长,1997 年,温氏直接把养鸡的模式搬过来养猪,采用 “公司+农户” 的模式。温氏这种模式有不少人想学,但还是温氏做得*。我们从以下两件事来看温氏模式背后的逻辑。

  *件事是股权结构,温氏只有 17% 的股份在温氏家族手中。剩余股份全部分给 6000 多名员工,所以温氏是一家全员持股公司。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眼熟?对,跟华为的模式很像,所以温氏也被称为农业领域的 “华为”。


▲ 温氏 30 年前就采取了合伙人制度

  更厉害的是第二件事情,温氏在养鸡/猪农户里的口碑极其好。1989 年,温氏还是帮人买原料的模式,因为流行一时的禽流感,肉鸡价格极度下滑,养鸡户亏得非常厉害。就在这时,温氏主动提出开始变为保价收购,原来是温氏帮农户买原料,现在是既帮农户买原料,同时收购农户的鸡。这次保价收购,实质上是拿自己的钱来补贴养鸡户,温氏因此损失了很多钱。而且这种事情不止发生一次,1997 年又来了一波禽流感,彼时温氏其实可以反悔了,但还是信守承诺。2005 年 H5N1 禽流感来的时候,它甚至把养猪赚的 40 个亿都补贴到养鸡户那里去了。通过保价收购,温氏从农民那里赢来极好的口碑,彼此联系非常紧密。

  此外,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还跟农户的投资能力相匹配。据了解,温氏的养猪场年出栏量平均规模在几千头。这意味着,每个养猪场投资额大约需要一两百万人民币,这对农户来说并非遥不可及。

  所以,我们看温氏的发展过程,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一方面是自己鸡/猪养得好,另一方面与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有很大关系。

  ▲ 温氏 2000~2015 年历年资产增长图

  从实际的生产技术来讲,温氏的厉害之处具体而言是 3 句话:生产效率高,规模效应强,品控做得好。

  *句话,生产效率高。

  据公开新闻报道,温氏的 PSY 约为 23,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约 50%;料肉比是 2.45,比中国平均水平低约 10%。这一高(PSY)一低(料肉比),意义重大。两个指标的高效,折射出温氏养猪的水平和技术。

  对于养猪户来说,最痛苦的是猪周期(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每三到四年猪肉价格会经历一次大幅涨跌),一旦猪肉价格暴跌,轻则巨亏、重则破产。2013年、2014 年的猪肉价格低迷,导致了一大批养猪场退出市场。然而,温氏却没有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高 PSY 和低料肉比。

  按照 2015 年的情况,一公斤猪肉的成本是 12 元,而猪周期*点的生猪价格大约是 11 元/公斤(2014年)。只要做到比 11 元还低的成本,就能安全度过猪周期的低谷。根据上面的计算,温氏的成本比平均水平能够低 10% 以上,这样大约就是 10.5 元/公斤,这保证了温氏能够完整穿越猪周期。

  第二句话,规模效应强。

  2015年,温氏的年出栏量达到 1535 万头,消耗的饲料和药品是非常惊人的。打个比方,如果按照 50 元/头的药品费用算,那么温氏在药疫苗上的支出约是 8 个亿,如果按 30% 的毛利水平算大约是 2.5 亿元;这个利润水平超过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比较大的兽药上市公司——普莱柯去年的年营收不到 5 个亿。换句话说,温氏一项原料的采购完全足以养活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想象,这种规模的采购额拥有多么强大的议价能力。事实上,我们发现温氏的药疫苗的成本是很多养猪场的一半。

  第三句话,品控做得好。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 “公司+农户” 模式对养猪过程的掌控。温氏对品质的控制主要通过三个方法实现的。

  1)五统一。上游的品种、防疫、进苗、用料和下游的销售全部由温氏来做。农户只做从小猪仔长到成年这一段的养殖。


  2)温氏会对农户进行服务。一定区域内的养猪农户会有专门的温氏员工进行服务,来看猪是否健康、养殖过程是否达标;等到收购时,还会进行检测,如果某些指标不达标,会进行打折收购;所以,养殖户积极性比较高。


  3)收购价高且稳定。与温氏合作,会比较有保障,不用承担猪周期的风险,所以养殖户很有动力去遵守温氏的规定,不会轻易违约。比如,在猪价比较低的时候,如果自己养猪,可能每头要亏 100 元,2000 头就是 20 万,对于养殖户来说损失惨重。所以,养殖户不会为了市场价格高而跟温氏违约。

  这里顺便插播一句,近 20 多年来,养猪行业上市公司的老大一般都是大学毕业生,除了温氏的温北英,牧原的董事长秦英林也是大学毕业去养猪。身边的人一开始都不理解,但是现在牧原又 30 亿的营收、250 多亿市值,秦英林也成为河南省首富。还有一个人叫陈生,他是北大的猪肉才子,2008 年进入猪肉产业,目前他的新三板上市公司有 100 亿的市值。

  / 3.2 /

  回顾美国养猪业发展历程

  讲完了中国养猪行业的现状,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养猪行业的发展历程。



▲ 美国猪场规模进程:1980-2000 年

  美国养猪行业的规模化进程主要分两个阶段:



  • *阶段是 1980 年代,大约持续 10 年,养猪场数量从 70 万变成 30 万,100 头年出栏量以下的养猪场退出市场。他们倒闭的原因很简单,80 年代美国进入一轮猪周期的下行趋势,导致了一波倒闭;政府当时又补了 “一刀”,之前政府对养猪场的补贴和养猪场的规模大小没关联。而在猪肉下行阶段时,政府只补贴大型养猪场,忽略小规模的。

  • 第二个阶段从 1990 年开始,中小型养猪场成长为大型猪场。有两种方式:

    1)大概从 1990 年代开始,合同生产(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提前定好价格,企业负责销售)成为主流,小型猪场有动力去扩张规模,因为不用承担风险。合同生产的背后是专业化的发展,在 80 年代,从培育母猪到养小猪,再到育肥,养猪场全部都自己干。90 年代后,养猪场进行专业化分工,促进效率的提高,这帮助中小规模养猪场成为大型养猪场。

    2)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的大型企业并购。这次并购主要由 Smithfield 发起。Smithfield 原本不是养猪的,它在 1998-1999 年时开始收购*个养猪场,花了 4-5 年时间,它通过并购成为美国*大养猪企业。


  为什么大型企业并购是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而不是其他年代,比如 80 年代开始呢?

  这跟美国的养猪市场格局有关。美国跟中国不一样,美国的猪肉养殖市场规模大概是 500 亿美金,其中 370 亿美金是肉制品,130 亿美金是生猪,所以肉制品下游对上游有*的话语权。中国是倒过来的,中国的市场规模是 1.4 万亿,其中 1.2 万亿是生猪,2 千亿是肉制品,如培根。所以美国先完成了下游的集中,由 Smithfield 完成。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是 90 年代开始收购这个问题,因为 Smithfield 从 1980 年开始花了 15 年左右的时间横向收购(下游的同行业整合),从美国中部,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它全部收购一圈,成为美国*的猪肉下游企业,然后再回来收购上游。

  当时美国也有上游往下游做的,如饲料企业做养殖场,但是最后都被 Smithfield 收购了。逻辑是下游 370 亿美金市场,肯定能啃上游 130 亿美金的市场,中国肉制品市场 2000 亿人民币,现在还无法吃下上游企业。所以中国如果顺着这个变化,应该是下游去啃上游,也就是说养猪的去做猪肉制品。

  Smithfield 能够扩起来,另外一个原因是下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如 Sysco 这种企业的崛起。 Sysco 提供的食材占到美国餐厅的 20% 以上,它的快速扩张始于 1980 年代,当时市场份额是 3%,2000 年上升到 15%,所以 Sysco 高速发展,也是在这 20 年。

  我们发现这两个企业的扩张步伐惊人地吻合,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只有下游的消化能力变强,上游的供应企业才有空间放手扩张。

  / 3.3 /

  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趋势

  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压着同样的韵脚。美国的今天为我们分析中国的明天提供了借鉴。谈到中国养猪业的未来趋势,我们主要谈两个问题:*是规模化趋势,第二是两种经营模式的潜力对比。

  (一)规模化问题:我们对 5-10 年行业格局变化的思考

  美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大概花了 20 年时间,从 1980 年到 2000 年。在此之前,美国也和中国一样呈现散户化、市场混乱的格局。1980 年大概是 70 万养猪场,到 2000 年仅剩 7-8  万,减少了 90%。

  中国养猪业目前的形势跟美国 80 年代非常像。按照 2011 年的数据,中国出栏量 50 头以下猪场的变化,大概一年减少几百万家,但中国整体减少的出栏量并不多,大概几百万头。真正减少的发生在 500 头以上出栏量的养猪场。这个拐点发生在 2013 年。



▲ 中国 50-500 头规模的养猪场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


  拐点年 2013 发生的*件事是猪肉价格的暴跌,一直跌到 2014 年。2015 年政府 “撒了一把盐”,颁布了《水十条》,出于环保考虑,对养猪区域进行特别限定。国家今年还出台了养猪的五年规划,把整个长江流域设立为 “限制发展区”,也就是说这些地域养猪场的规模不可以再扩张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地区也不能扩张了。可以扩张的是哪些地方呢?西南和东北(Tips:如果你现在想养猪,可以去这些地方。)在禁养区,政策执行地非常严格,结果是 10 个省因为《水十条》减少了 2000 万头出栏量。但实际上减少的主要是中小规模的养猪场,因为大规模养猪场有能力解决猪的粪便问题,环保问题处理得相对较好。


▲ 媒体在报道水十条时,纷纷使用 “史上最严” 等字眼


  在我们看来,整个市场养猪场的数量在减小,规模在减小。另外一端大型集团在这几年中大跃进,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养猪场的数量仍在增加。温氏、牧原等头部企业都是以 30% 的速度保持出栏量的增长。



▲ 中国 500 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

  (二)“自营” vs “公司+农户”:哪种模式会胜出 


  除了上文提到的温氏的 “公司+农户” 模式外,还有一种典型模式就是自营,这种模式以河南牧原为代表。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牧原 1992 年开始养猪,去年的出栏量是 190 万头;温氏 1997 年开始养猪,年出栏量达到 1535 万头。二者的净利相近,约为 16%。所以我们推测,“公司+农户” 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扩张会更快。但是,自营模式在品控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 3.4 /

  谈一谈互联网+猪肉

  这两年新出来的 “互联网+猪肉” 企业,主要做了两件事。

  *件事,把头部企业做的养猪场管理软件做成 SasS。这里头有饲料背景的创业公司,也有传统猪场管理软件转型 SaaS,还有互联网背景跨界进入的创业公司。管理软件目前解决的主要是猪场信息化问题,对于猪场效率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大型猪场。但是管理软件也有一定局限性,对于猪肉生产效率的提升帮助有限。

  第二件事,做农资和生猪电商,比如饲料、药疫苗、猪仔、猪场设备。这些相对其他电商来讲,不太容易做。原因是,*,用户分散,与消费品电商主要面向城市人群相比,猪场都在郊区;第二,服务属性强,猪场购买饲料、药疫苗,猪贩子运猪,不仅仅是购买这么简单,往往还要附加上咨询和赊账服务;第三,毛利相对低,和消费品相比,农资生产资料价格相对透明、流通环节毛利空间小;第四,物流成本高,饲料是比较重但客单价也不太高的产品。

  峰瑞观点(freesvc)

  猪肉产业链中游的养殖环节,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 3 点:


  • 中国会重复美国 1980-1990 年代的趋势,比较快地集中化;

  • 由于轻资产的优势,行业本身初始投资大,环保政策趋近,因此轻模式能比较快地扩张;

  • 中美猪肉产业链下游差异大,可能会导致最终行业格局不一定是下游吃掉上游。

  / 04 /

  下游产业链:一头猪是怎么从养猪场到我们嘴边的?

  下游是指猪从养猪场出栏到我们嘴边这个环节,包括流通和加工环节,有三个特点:

  • 流通环节链条较长,大概四五环,其中次终端的毛利空间比较大;

  • 毛利非常稳定。即使养猪场亏钱,流通环节不亏钱;

  • 猪肉制成品增速快、毛利高。

  ▌流通环节的情况

  以今年 8 月北京的猪肉为例,猪肉从养猪场出来的价格约是 18 元/公斤。这是猪贩子从养猪场的收购价,最终消费者到北京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到猪肉的平均价格约是 32 元/公斤。所以从表面看,中间环节一共加了14 元/公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屠宰环节,一般会将一头猪,去头、放血、去除体内粪便、肠道异物。宰完的猪,叫做酮体,整个屠宰环节下来,猪酮体重量大约是活猪重量的 75%。(酮体占整猪比重的指标,称为屠宰率。目前国内的屠宰率大约在 75%,与美国相近。)

  按照今年 8 月份的情况来看,养猪场出来的活猪价格是 18 元/公斤;而如果用屠宰后的猪肉重量来计算的话,猪从养猪场出来的价格是 18 元/公斤 ÷ 75 %= 24 元/公斤。所以准确地说,流通环节一共加了大约 8 元/公斤( 32 元/公斤-24 元/公斤),而不是表面看到的 14 元/公斤 ,加价比率约为 30 %。

  ▌流通环节的具体分析

  8 元/公斤的加价是怎么分布的?哪些环节有改进的空间?

  流通环节的总成本约为 3.8 元/公斤,*头是物流和服务(服务指屠宰和分割);流通环节的总利润是 5.2 元/公斤。从纵向流通角度看,猪贩子挣的钱比较少,只有 0.4 元/公斤,一级批发商(简称 “一批”)是 0.45 元/公斤;二批和三批的利润比较高,二批的利润是 2.4 元/公斤,三批的利润是 1.9 元/公斤,这两个环节加起来集中了 80% 的利润。


▲ 图中 “出厂价“ 按生猪宰前重量计算,如按宰后重量计算,出厂价应为 24 元/kg。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利润分布呢?哪些地方有改进空间?

  我们先还原下游流通过程:

  (一)*个环节,猪贩子

  养猪场老板一般不会直接把猪卖给屠宰场,而是卖给猪贩子。猪贩子的工作方式是,比如每天大约下午 3-4 点的时候,去各家养猪场里拉猪,然后 5-6 点从河北出发来北京,3-4 个小时到北京,8-9 点把猪卖完再回去。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每车一般装 100-300 头猪。

  猪贩子往往是当地相对比较精明、有实力的商人,因为猪的买卖会占用较多资金,比如运 300 头猪去北京,一头 2000 元,那就是 60 万元,而且大多是现金结,每天有 60 万的现金流动,在县城里一定是个不错的生意人。

  全国产猪大县按照国家公布是 500 个。据笔者了解,一个产猪大县的上乘猪贩子大约有 10 个左右。这样算下来,大概 5000 个猪贩子供应全国 70-80% 的猪。

  互联网有没有可能替代猪贩子呢?

  猪贩子的职能远远超乎普通人的想象,也远没有那么容易被互联网替代。

  • *个职能是运输。运输这个事情比较讲究,因为猪比较容易死,每天拉一次猪大约挣几千元,死一头基本就白拉了。比如,夏天要给猪降温,需要喷水;收猪时,猪过磅时,赶猪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问题;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也容易导致死亡(运输过程中,陌生的猪在一起比较紧张,有时候容易打架,这也会导致猪的死亡,所以一般*是熟悉的猪在一起,把陌生的猪隔开);还有就是掉膘,猪的运输*不要超过 200 公里,200 公里以内,猪掉的膘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在前几公里把粪便、尿液排出,后面的体重就不怎么减了,大约是5 斤。



▲ 猪贩将猪赶上货车

  • 第二个职能是辨别猪品。猪贩子跟养猪场定价时是一批猪统一定价,不按头来算。但是它跟下游屠宰场定的话,屠宰场会按瘦肉率分级,瘦肉率具体来讲按猪背上的膘的厚度来衡量,猪背的膘越薄,瘦肉率一般就越高,瘦肉率越高价格就越高,瘦肉率一级猪比二级猪的价格要高。在屠宰场可以测瘦肉率,但在收猪现场没法测,所以这需要看猪贩的眼力。此外,也需要防止养猪场提前喂饲料、注水,这样的话会导致猪虚重。

  • 第三是其他服务。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是需要检疫证的。从辽宁来到北京,每过一个地方都需要查检疫证,没有检疫证的一律不准过关。

  峰瑞观点(freesvc)

  猪贩子承担的职能比较丰富,也相对比较透明化。互联网在其中改造的空间并不大。

  (二)第二个环节,屠宰场



▲ 从屠宰场运送至二级批发市场的白条猪,此图摄于深夜 10 点,夜里雾气重使得图像模糊。

  第二个环节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夜间将屠宰出来的白条猪(酮体)交给一级批发商(销地*个流通环节,故称一级批发商),一级批发商在夜间将猪肉运往各二级批发市场(销地的第二个流通环节,故称二级批发市场),以保证早晨 6-7 点钟送到餐厅和菜市场,这时的猪肉还比较新鲜。

  拿北京来说,北京屠宰场跟一批商是绑在一起的,宰好后会直接送到二批市场,每家二批市场有自己固定匹配的一批商送猪肉,叫做场场挂钩。北京的屠宰场大约十家,业内把它称为“北京十把刀”,其中比较大的是大红门、五肉联、鹏程。这个市场总体而言非常地域化,也比较分散,各地都有自己的屠宰场。美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屠宰场相对比较集中,美国前三家的市场占有率是 61%。它的流通不是地域流通,是全国流通。


  接下来详细讨论一下二级批发市场。拿岳各庄批发市场来说,每天晚上 9 点开始,岳各庄的猪肉二批商就陆陆续续开始迎接屠宰场的猪肉,进行挑选、购买,他们购买的是酮体。买好后,就把猪肉运到自己的档口。凌晨 3 点左右,就会有三批商(给餐厅送菜)和菜市场肉铺来这里买肉。二批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分割,将整块猪按照部位切割。

  再来看三批。二批是专门卖猪肉的,不会同时卖菜。三批是为餐厅供应全品类蔬菜肉类等食材的场所。三批商大约 3 点钟去二批市场采购各种食材,采购完后 6 点出发,8 点前送到各个餐厅。三批的数量比较多,如果按每家供应商可以覆盖 20 多家餐厅的话,北京约有 7000 家三批商。

  峰瑞观点(freesvc)

  整个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集中在次终端。而且,次终端是相对比较分散的,无论是二批还是三批,里面可优化的空间比较大。

  ▌猪周期与流通环节毛利变化

  平均每 3-4 年,会有一个猪周期,即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因为养猪场非常多。美国规模化之后的波动率由 70% 降到 40%,虽然有波动,但是幅度小很多,流通的毛利也比较稳定。1980 年,美国猪场规模化之前,美国与中国一样,每 3-4 年会经历一次过山车式的猪周期。

  ▌猪肉制品

  

  下游产业链的第 3 个特点是肉制品增长比较快,毛利也比较高,但是它受猪肉影响大。肉制品标准品的市场比较集中。但是,并非所有猪肉制品的集中度都比较高。


  峰瑞观点(freesvc)

  • 与蔬菜水果(200-300% 的加价)相比,整个猪肉的流通环节相对高效,相对有改进空间的是次终端。

  • 在未来的 5-10 年内,随着规模化的推进,中国的猪肉价格波动,会大幅下降。

  • 猪肉制品里,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新品类是有机会的。

  / 05 /

  结论:峰瑞资本看好的猪肉产业链环节

  总结下来,猪肉行业的存量增长比较有限,所以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效率。比如内部整合,或者结构调整。

  • 上游和中游。育种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养殖也可能有机会,因为目前中国这个趋势正好是美国 1980-1990 年代所发生的(淘汰小猪场,猪场合并),如果有稳定、具有良好扩张性的轻模式,能够抵抗猪周期,这个环节可能有很大机会。上游、中游,尤其需要注意政策动态。

  • 下游流通环节。从环节看,次终端的整合有机会,因为它的分散格局和毛利分布,提供了整合的空间和机会;从品类看,偏标品和耐储存品能够更快起来。从渠道看,To B 比 To C 更有机会。

  • 下游加工环节。这里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品类,我们比较看好符合消费升级的产品和有自己稳定供应链的创业公司。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