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捷:大数据+物联网的后天、明天与今天
大家看到我的第一个标题,其实是挺意思的,就是后天、明天和今天。IOT其实是一件周期更长,更靠后的一件事情。我们一直有一句俗语,就是大家先人两步就成先烈。我们是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够让大家看到,大家都想成为先驱,但是不想成为先烈。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为先驱,犯什么样的错误,踩什么样的坑很有可能成为先烈,这是今天想分享的主题。
我会用两张图讲一下对后天的看法。这是一张思科在2011年做的图,我标题都没去掉,它的标题是IOT已经到了。这是2011年做的一张图。但是如果思科真的按这个判断做事的话,我估计思科会交一大笔学费。这张图上其实描述的是后天才会发生的事,是2020年才会发生的一件事。它是联网的设备数和世界人口的比例。它预期在2020年会有500亿设备的上网数。那个时候全球人口可能是76亿。大概是7-8倍的比例关系。但是从我们自己的看法来看,它画的中轴线是2015年,但是这个报告是2011年出的,讲的是后天的事。
第二张图是描述5G。物联网会给整个传输带来全新的要求。就是过去传输主要为了人的需求在服务。人的需求是什么的?我对带宽的要求比较大。因为传输的越来越多,媒体越来越富媒体,从文字,到视频,现在到直播了。我对延迟容忍其实是可以容忍的,包括大家开发的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人对延迟的容忍是按秒来算的。人对可靠性的要求其实相对是低的,因为不行可以再点一次。但是一旦到了IOT,这个要求可能会完全反一反。IOT大量的设备对带宽的要求是很低的。就是如果是一个红外传感器,我可能就传几个字节的信息,不停的传就可以了,对带宽要求是非常非常低的。对延迟的要求几乎是不能容忍的。比如我是一个报警器,你不能告诉我晚几秒钟那儿报警了。就是在IOT下对延迟的要求要毫秒级。大家对5G标准有关注的话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5G很可能发展出两个标准:一个是窄带标准,一个是宽待标准。窄带标准很有可能专门服务IOT。这个也是后天的事。
这是2015年的图,描述的是在不同的IOT垂直领域大概的开发者数量。很明显的看到的实框是今天,虚框是这张作者对明天的展望。大家看到量做的相对比较大的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大家看到to C是明显过去几年比较红火的事情,背后折射的也是投资人在这些领域大量的投资和这些行业里大量蓬勃发展的硬件公司。智能开关,智能盒子,智能路由,过去一两年很多公司在这些领域拼杀。智能穿戴设备,两只手基本都戴不下了。相对在B2B领域,可能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因为核心的原因是没有找到一个可商业化的场景。
再看展望,我们可能跟它们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就是说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上,现在大量的公司其实都已经撞到了钱。大家可能过去前不久的新闻里已经有公司撞墙了。这块的发展可能没有这张图作者的想法那么乐观。车的话是智能驾驶辅助这个需求为驱动,可能会驱动出来一波智能设备,美国已经有一家公司上市了,做的非常好。在找到明确的商业场景之后,智能车这块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这点我们跟他的认同是一样的。我们更关注的是在零售、工业、医疗这三个方向上的垂直应用。如果能找到比较好的垂直场景,这三块的预期可能会比这个图更乐观一些。
蓝驰投什么?主要是三个大方向:第一,因为IOT的数据的特殊性和它的连接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一些基础设施的不同,它的一些特性就是超大规模的连接数,很大的数据量,实时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些特性跟过去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可能会催生出一些机会。第二,我相信已经有一些人认识到,就是硬件这件事情大家用免费的模型去做可能是不行的,因为它的边际成本非常高,它的出装成本非常高,它的用户接受成本非常高,如何能够在某一个垂直领域以一种有商业实际应用场景的方式去切入这个场景,可能是接下来智能硬件能不能进入到某一个场景,能不能带来一个爆发的核心的逻辑。而不再像互联网像软件那样,没关系,进去再说,烧了再说,这个在过去几年已经被证伪了。第三,大量的数据收上来了,大量的应用场景铺下去了,它能提供什么东西,来提高哪些真正的效率?这三个大方向是蓝驰关注的事情。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Echo,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607/201607214000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