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条新闻闪瞎了小娱的双眼:
1、徐峥的《印囧》在电影局立项了,立项公司真乐道文化传播,是徐峥和陶虹夫妇的公司;
同样是今天,王宝强电影《大闹天竺》爆出海报,王宝强担任导演和主演,束焕编剧。
这样看来,曾经的“铁三角”徐峥、王宝强、黄渤,真的分道扬镳,各走各路了。
2、不过,徐峥和宁浩还“在一起”,而且,他们傍上了“资本圈大佬”董平。
同样是今天,港交所披露消息,董平成为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的*股东,持股24%,宁浩、徐峥两人分别以1.75亿港元入股,同时成为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19%。曾在《心花路放》《泰囧》中创下票房奇迹的徐峥和宁浩,这次要自己干了。
那么,董平是谁?
(2005年1月5日,董平和徐静蕾等演艺界明星出席了搜狐举办的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晚会)
他曾被称为“民营影视大佬”,甚至一度有人将他在圈中的地位与韩三平放在一起。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以及1999年李安的合拍片《卧虎藏龙》,他都有参与。
他还正是阿里影业前身——文化中国的老板,在阿里入主之后,董平逐渐减持股份,淡出公司。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这次董平拉着徐峥和宁浩入主21控股,这几乎是董平“资本游戏”的又一个翻板——先低价入股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再收购一系列资产,做大业务,最终把这家公司高价脱手,赚取丰厚收益。
在此之前,他有过两次成功先例。
1、2005年,他将旗下的保利华亿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华亿新媒体,2007年将这家公司高价卖给田溯宁。
2、2009年,董平将自己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改名文化中国,2014年,他把文化中国按104亿港元的估值卖给了马云。
换言之,董平虽然是一名“文化商人”,但他真正赚钱的方式并不是通过电影票房,而是通过资本市场。
这一次操盘,董平表现出两点不同:
1、曾经的文化中国,董平选择的“棋子”是王家卫、周星驰、陈可辛、柴智屏;但这一次,董平选择了徐峥和宁浩,这或许是他对于电影市场风向标的一个判断。
2、此前与王家卫、周星驰等人的合作,文化中国只是支付5000万港元的预付款;而这次跟徐峥和宁浩合作,董平直接让他们成为了公司股东,自己拥有上市公司24%的股份,徐峥和宁浩分别拥有19%。这也足见董平对徐峥、宁浩二人的倚重。
具体的资本运作方案,今天虎嗅网做了详细的报道:
在香港上市的21控股向认购方发行了约17亿份的股份,每股发行价为0.4港元,认购总额达6.8亿港元。
在认购人名单中,董平坐拥24%的股权成为*大股东。而“香港居民宁浩先生”和“香港居民徐峥先生”分别成为“导演股东一”和“导演股东二”。由宁浩和徐峥分别全资控股的泰颖和泰嵘公司分别控有19%的股权,因此两位导演并列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剩下6名认购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苏泽光。他此次认购了2%的股权。而他的身份是香港贸易发展局和电影发展局主席,并自2008年起开始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员。
在对款项用途的说明里写道,会将大约5.2亿港币用来开拍6部电影,其中三部由导演股东制作。因此不难预测,在未来几年将有更多宁浩和徐峥的作品问世。同时还会有约1.5亿港币用于3到4部电视剧的开拍。
在认购人更改、款项用途说明之后,公司名称的更改也就水到渠成了。公司将英文名称由“21 Holdings Limited”更改为“Huanxi Media Group Limited”,而中文名字则采纳“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换壳的完成。
关于董平,小娱此前曾有一篇未曾发表过的文章,正好拿来作为补充
【链接】
文化商人董平的“政商圈”
在中国“影视圈”的几位“大佬”中,董平或许是最懂得运用资源的一位。1996年创立华亿影视之后,他先是实现与北大的合作,接着开始与央企保利联姻。2009年成立文化中国之后,董平又实现了与人民网的合作,并在2012年通过收购中国娱乐,拿到了甘肃卫视的电视广告经营权。
董平热衷资本运作,曾先后实现两家公司在香港借壳上市。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文化行业并不多见。
合作对象:从校企到央企
2003年12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保利华亿传媒宣告成立。当时的新闻报道曾这样描述这桩并购——一个是拥有强大实力和背景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是灵活市场化运营的民营传媒企业,保利华亿是“迄今为止*的文化产业并购案”。
在这桩“文化产业并购”背后,是“文化商人”董平的身影。
董平出生于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早年从事国际贸易工作。1996年,他创立北京华亿影视公司,随后成功发行了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投资的电影包括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1999年的合拍片《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外语片”提名。
与北大青鸟旗下子公司北大文化的合作,开始了董平与国资、乃至国家队合作的历史。2003年接受千龙网专访时,董平称:“2000年12月开始,我们与北大青鸟集团组成了一个新的公司,叫北大艺影视文化公司,主要从资金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2003年,北大华亿获得了旅游卫视49%的股权,从而开始与海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打造旅游卫视。有媒体称,保利之所以会与北大华亿合作成立保利华亿,正是看中旅游卫视这一电视频道的资源。
当年《财经时报》的报道曾披露,在董平获得旅游卫视经营权之前,中信集团和保利集团也先后和旅游卫视的东家海南省电视台有过深度接触,但不知何因,却双双空手而归。这份报纸对此评价称:“但作为一个民营影视企业的老板,董平却能在国家政策监管比较严格的电视台经营上如‘探囊取物’,能量了得。”
对于董平来说,保利华亿的成立,意味着他的合作对象从校企,转而升级为具有更大背景的央企。
2005年,保利华亿在香港联交所实现借壳上市,改名华亿新媒体,董平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两年后的2007年,董平又将自己的部分股份转让给了中国网通前CEO田溯宁创立的CBC基金(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成功套现2.21亿港元,并辞去董事局主席和执行董事的职务。
“其实我没什么背景”
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2009年,董平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一次,他以个人名义购入了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上联水泥,将该公司旗下的水泥生产业务出售后,2009年10月,上联水泥更名为文化中国传播。2010年6月,董平宣布以4亿港元,从北大文化手中购买京华文化50%的股权。
京华文化,是负责《京华时报》广告和发行业务的一家公司。2001年,北大青鸟旗下的北大文化与人民日报社合作,共同创办《京华时报》,并组建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位《京华时报》老员工说,这是*份吸引“业外资本”创办的报纸,在当时的文化产业改革中,应当说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在入股京华文化之外,董平还实现了与人民日报旗下媒体的另一层合作。2009年12月,文化中国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与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协议组建合资公司,正式在中国开展手机电视业务。当年,人民日报社刚刚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手机电视特许经营权,随后授权人民网经营该项业务并接入移动通讯运营商的手机视频平台。
2011年,董平在接受《中国广播影视》采访时表示,“其实我没什么背景”,“正是因为之前有与人民日报合办《京华时报》的合作基础,与人民视讯的合作很容易就谈下来了。”
2014年1月曾传闻被调查
2014年1月9日,董平传出被有关部门调查,随后文化中国停牌。对于这样的传闻,董平一直未正面回应。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有消息称,董平当时被带走调查是因为涉及到一起官员案子,不过,董平应该去是配合调查。一位董平微信圈的好友说,董平最新一次更新朋友圈是3月9日,朋友圈上只发图不发文字,并没发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总体未见什么异常。
直到2015年1月28日,董平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天,港交所披露了他减持阿里影业的情况,作为阿里影业的前主席,董平于1月22日于场外以每股1.5港元,减持6.25亿股,涉资9.38亿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从那以后,由于持股低于5%,他在阿里影业的持股情况再也不需要申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